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医疗专家团队连续8年支援青海红十字医院工作纪实

2020-12-21 15:29:44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王彤彤 张勇 高爽 丁梦依

  大众网·海报新闻见习记者 王彤彤 通讯员 张勇 高爽 丁梦依 济宁报道

  在青海,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医疗专家团队协助该院建立了青海省内第一条急性心梗救治绿色通道,创建了青藏高原第一个胸痛中心;为青海红十字医院建立了自己的先心病救治团队,组建了首个手足外科专业组并开展了肺部微创技术;率先在青海省开展了严重复杂小儿先心病救治工作。这些就是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专家8年来坚持不懈、接续不断支持援助交上的一份沉甸甸的工作答卷。

  青海湖畔寄来的哈达

  2020年8月的一天,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胸外科专家张子腾收到了一个来自青海的包裹,他打开后里面有一封感谢信,还有一副洁白的哈达,这是谁寄来的呢?原来这是他在青海红十字医院帮扶工作时治疗过的一名患者。7月份,张子腾结束帮扶任务返回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康复后的患者十分感激张子腾为他成功做了手术,为了表达感激之情,他打听到张子腾的地址,便寄来了感谢信,还有一份最珍贵的礼物---寄托美好祝福的哈达。

  张子腾是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帮扶青海红十字医院众多专家成员之一,如今,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医疗专家已分别完成援助任务返回医院,但他们把精湛的医疗技术、丰富的管理经验、“一支永不撤离的专家队伍”留在了青海红十字医院,把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的“大爱无疆”精神留在了青海,把齐鲁儿女对青海人民的深情厚谊留在了那片美丽的青藏高原。

  究竟是怎样的一段缘分,叙写了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与三千里之外的青海红十字医院两家医院之间的一段帮扶情,这还要追溯到8年前。

  多项技术从无到有 一次次书写生命奇迹

  创建青藏高原首家胸痛中心

  2012年12月至2013年11月,现为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时为该院心内科专家的甘立军作为中组部第十三批博士团成员赴青海红十字医院开展帮扶工作。面对当地医疗服务技术相对落后的局面,甘立军攻坚克难,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结合当地实情和个人专业,通过开展调查研究,把提升受援单位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水平作为主要抓手,在青海省率先开通了急诊PCI救治急性心肌梗死绿色通道,实施了急诊冠状动脉照影+支架植入手术,该项技术填补了青海省在急性心肌梗死救治领域的空白。

  帮扶期间,甘立军成功挽救当地众多危重心梗病人生命,使青海红十字医院常规及急诊PCI治疗实现从无到有,并进一步做大做强的局面。为了培养更多的心内科人才,带动医院心内科持续发展,甘立军心系青海,积极联系协调省、市、学校,在他结束一年帮扶工作任务后,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于2013年、2014年、2016年,应青海红十字医院要求,又先后选派心内科业务骨干程云涛、曹勇、陈安勇等专家赴青海红十字医院开展对口帮扶。

  2015年3月到2018年9月, 甘立军作为西部特需人才被引进,调往青海红十字医院任党委书记、院长。在甘立军带领下,青海红十字医院心血管内科以介入心脏学为重点主攻方向之一,广泛开展心脏疾病治疗新技术,仅2017年青海红十字医院就完成各类心血管介入手术700多台,推动青海急性心梗救治水平达到与国际水平同步。

  继2013年建立起青海省内第一条急性心梗救治绿色通道后,在甘立军指导下,青海红十字医院于2017年开始创建国家级胸痛中心,并于2017年7月顺利通过国家胸痛中心评审,该胸痛中心现已形成覆盖全省州县医院的区域救治网络体系,为全省近4100余名基层医生进行技术交流和指导搭建了平台。

  在胸痛中心大平台的支撑下,青海红十字医院心血管专业技术得到快速发展,远程心电诊断工作现已覆盖全省六州四市61家区域网络协作医院。2018年,青海红十字医院心衰中心通过国家认证,成为甘、青、宁三省区第一家国家级心衰中心。

  心脏外科让高原患者看病不出省

  因为高原气候的原因,青海先心病患者发病率高,加之医疗技术条件有限,很多先心病患者要到外省手术治疗,给患者带来不便。

  为了方便高原地区先心病患者的治疗,让他们不出省就能把病治好,2015年青海红十字医院人才柔性引进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外科专家乔衍礼,为期三年。援青期间,乔衍礼组建了青海红十字医院先心病救治团队,创建了该院心脏外科,带领心脏外科和小儿外科加强学科建设,制定了专业诊疗常规,开展了一系列高难度心脏手术,挽救了众多先心病患儿生命。

  在乔衍礼的指导下,青海红十字医院从第一例成人心脏手术的顺利实施,到第一例超低龄先心病患儿的成功救治,一遍遍刷新医学记录,走在了青海省心脏外科领域的前列。

  2019年,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外专家王为新接替乔衍礼工作。王为新积极开展先心病及瓣膜病外科治疗,完成、参与巨大动脉导管结扎术、主肺动脉瘤切除术、先心病矫治以及“冠状动脉搭桥术”等10余项手术。王为新团队创新工作,率先在青海省开展了法洛氏四联症、大动脉转位、肺静脉异位引流等严重复杂小儿先心病救治等手术,填补了青海红十字医院甚至该省空白。

  目前,青海红十字医院心脏外科已全面开展心外科顶尖级手术“孙氏手术”,多个病例创造省内第一,在大血管疾病早期识别与指导转运、早期诊断、早期监护及手术治疗方面处于省内前列,A型、B型夹层及壁间血肿保守手术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手足外科百余例新技术造福患者

  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手足外科专家韩清銮带领下,青海红十字医院成立了手足外科专业组,组织召开了青海省第一届手足外科高峰论坛。

  根据青海患者发病机理和畸形程度以及患者需求,韩清銮开展了手外伤皮肤缺损多部位皮瓣修复术、前臂骨间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小腿巨大血管瘤切除+血管移植重建术等100余例新手术。

  胸外科早期肺癌筛查及微创治疗走在前列

  2019年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胸外科专家张子腾在青海支援工作,在他的积极联系下,中国胸外科肺癌联盟在青海红十字医院成立了“青海省肺结节诊疗会诊中心”,以此为基础,该院成立了肺结节MDT团队。

  张子腾还带领胸外科科室在青海省内率先开展了“早期肺癌筛查及微创治疗”,使肺癌腔镜手术及微创手术成为科室常规手术。

  胃肠外科微创手术率先开展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胃肠外二科专家姜飚作为中组部第十六批支援青海博士团成员2019年来到青海,他带领科室技术团队开展了胃肠外科恶性肿瘤规范化根治手术,如胃癌根治术、结直肠癌根治术、腹膜后肿瘤根治性切除等,并率先开展了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解除了众多胃肠疾病患者的痛苦。

  个体化精准健康扶贫 百余名先心病患儿获救治

  因地理气候原因,加之医疗条件限制,青海还有一些偏远地区存在看病困难的问题。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支援青海专家制定符合当地情况的帮扶计划,开展了点对点的个体化精准健康扶贫工作;他们深入偏远地区、藏区、农牧区等少数民族群众居住地开展送医下乡,进行先心病、肺癌高发人群筛查,把健康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甘立军在援青期间,经常带领医护人员牺牲节假日到偏远藏区、牧区开展疾病筛查,了解到青海省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高达10‰,许多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由于家庭困苦得不到及时治疗,有的造成终身残疾或过早病逝。甘立军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积极与各方沟通联系,2013年促成了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与青海省慈善总会、青海红十字医院三方达成了“先心病爱心医疗救助合作”协议,把青海那些贫困家庭的先心病患儿接到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免费手术。2013年至2014年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成功为46名贫困家庭的青海先心病患儿实施心脏手术,解决了这些贫困家庭的后顾之忧,促进了民族团结。

  2017年8月至9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专家陈安勇在帮助红十字医院胸痛中心开展的“溶栓万里行”活动中,历经六州一市等偏远农牧地区和各州县医院,行程一万多公里,培训基层工作者学员1000余人。

  2020年,王为新在青海期间积极利用省内“爱心健康,护心成长”免费先心病筛查救治项目,全面开展先心病筛查治疗工作,2周时间共筛查幼儿园、小学、初中近1万人,仅2020年上半年就成功救治先心病患儿100余名。另外,王为新还积极做好先心病等心脏病“三级防治”等宣传工作。

  张子腾到青海红十字医院后,主持成立了“青海省肺结节诊疗会诊中心”“青海省肺癌联盟”,“肺结节门诊”,“肺结节病房”,组织设立青海红十字医院肺结节委员会和MDT团队,为广大患者开展了肺癌的早期筛查工作。2020年9月,在张子腾的积极协调下,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与青海省海北州第二人民医院本着平等自愿、友好帮扶、共同发展的原则签订了专科医联体联盟,将从人才培训、技术提升、健康扶贫等方面对其加大扶持。

  姜飚在下乡巡诊中,发现青海海东地区有胃癌发病率高的问题,经过调研认为这跟当地气候和饮食有很大的关系,一些患者一旦发现却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他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早期开展胃镜普查和科普宣教的意见建议。

  倾情传授管理经验 一支永不撤离的专家队伍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援青专家的到来,为青海红十字医院的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科室管理等注入了新的理念,使该院总体医疗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服务能力等不断攀升,实现稳步发展。在帮扶工作中,专家组结合科室整体技术相对薄弱的情况,手把手教年轻医生问病史、查体,分析评估病情,明确诊断并讨论如何制定切实可行、安全有效、费用低廉的治疗方案。在管理方面,专家组强化学科梯队建设,履行学科带头人的职责,积极投身于科室管理,努力提高科室业务水平,加强科室整体力量的建设,帮助科室解决“成长中的烦恼”。

  甘立军在青海红十字医院任职期间,采用科学的医院管理方法,带领青海红十字医院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初步实现了医院外科系统占主导、各专业齐头并进、各专科特色鲜明的发展模式,带领医院走出困境,逐步发展成为青藏高原“患者满意、员工满意、社会满意”的医学高地,得到了青海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认可。

  为培养一支永不撤离的人才队伍,甘立军通过举办学术讲座、病例讨论、日常查房、手术指导等,手把手地向医务人员传授技术经验,经过培养,一大批技术骨干已能够独立开展相关手术。为推动医院长远发展,甘立军积极牵线搭桥,促成了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与青海红十字医院达成友好协作医院,目前双方医院已开展了多种形式和层次的交流互访活动。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援青专家们在青海红十字医院留下技艺传承,实现了“输血式”援助到“造血式”援助的转变。

  除在技术帮扶、提升科室管理水平外,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还派出质控、住培、护理、信息等方面的专家开展持续帮扶,使该院综合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洁白的哈达寄深情,无疆大爱惠及民生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长达八年的援青工作,让更多青海的患者在不出省的情况下得到及时救治。青海患者们把最美好的祝福送给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专家,献上充满敬意的哈达和感激的锦旗,那一刻大家为共同生活在团结和谐民族大家庭而感到欢喜和自豪。

  为了表达对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帮扶工作的感谢,每年,青海红十字医院都寄来感谢信,2016年春节前夕,该院还组织了慰问团来院演出,表达对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支援西部卫生事业、促进民族团结的感恩之情。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倾力帮助青海受援医院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提升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开展精准健康扶贫,帮助当地群众实现疾病早防早治,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援西部地区建设,让高原各族人民感受到了该院专家“大爱无疆”的情谊和担当,为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和山东省卫生工作赢得了荣誉,书写了一曲“大医西行”的动人乐章,为助力高质量打赢健康扶贫攻坚战。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赵冉冉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