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医附院兖州院区:挥洒青春汗水 护卫百姓健康

2020-08-17 15:04:56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孙泽文 张德君 董体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孙泽文 通讯员 张德君 董体 济宁报道

  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兖州院区,越来越多的90后医生走上医疗一线,他们勤奋刻苦、孜孜不倦,不断提升自身业务能力,同时,他们又以饱满热情、昂扬的状态,奋战在不同的岗位上,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为保障群众健康贡献力量。

  心内科医生王卫云:多看勤问精准探病因防发病

  王卫云是心内科一位新入职的年轻医生,也是一名共产党员。尽管工作时间不长,却全程参与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役,积极奉献了自己的力量。

  在今年的“最长寒假”结束后,兖州区各中学高三学生分批次来学校报到,为筑牢复课复学防疫线,济医附院兖州院区派驻医疗组开展驻校健康服务,为高三师生备战高考提供医疗保障。王卫云作为医疗组成员,24小时值守,和同事们一起驻扎学校近一个半月,配合学校开展入校学生体温检测、做好在校师生体温异常及其他紧急情况处理。

  疫情防控期间,一位老师突发胸闷、心慌、大汗淋漓。王卫云和值班同事火速对其进行诊断检查,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边抢救边拨打急救电话,正是他们及时正确的处理,最终让患者得到有效治疗。用王卫云的话说,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让她提升了专业理论和技能,也考验了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更考验了她作为一名医生的责任感。

  在心内科,王卫云接触到的大多是慢性病患者,他们看上去健康状态不错,却各自有着健康隐患。利用休息时间,王卫云每周会对出院患者进行随访,检查血压、血糖,引导其养成正确的术后生活习惯。若是发现问题,或是有什么想法,就随时记录下来,利用科室病例讨论的机会,向前辈交流学习。渐渐地,王卫云总结出一个道理——只有多接近病人,理解其最真实的感受,才能发现潜在危险和病因,给予积极有效地监护与治疗。

  在王卫云身边,常常带着一本厚厚的病例,有时间就看几眼,她觉得,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将每位患者的情况牢记于心,真正为他们送去最好的医疗服务。

  肝胆胃肠外科医生邵山:细致敏锐做一名出色的刀尖舞者

  今年是邵山参加工作的第三年,2017年,27岁的邵山硕士毕业进入肝胆胃肠外科,从辅助性工作做起,一点一滴地积累着经验。

  肝胆胃肠外科是医院的重点建设学科,也是重要的临床科室,去年一年开展各类手术1400余台,既不乏引领外科手术潮流的微创诊疗,也有风险高、难度大的复杂手术,一些突发紧急状况更是极大考验着医生的应对能力。去年夏天,一位90岁老人在科室住院,夜间突发腹股沟斜疝嵌闭,若不能及时手术,很导致肠穿孔、坏死,甚至危及生命,邵山在查房时发现异样,及时告知科室主任曹新福,并协助其完成手术,让患者转危为安。

  在不断的实践中,邵山已经能够在一、二级手术中担任主刀,并能参与到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全结肠切除术、胆癌根治术等一些四级手术当中。一次次手术过程,让邵山对于医生这个职业,对于救死扶伤,都有了更切身的认识。如今,在肝胆胃肠外科医生办公室,悬挂着一面赠予邵山的锦旗。今年4月的一天,一位八旬老人患胆总管结石来院就医,经诊断确定需要手术取石。老人有多年冠心病史,经过一段时间调理才得以手术,在术后不久,又出现了心力衰竭。在患者住院期间,邵山每日查房、询问病情,根据每日结果修改医嘱,对邵山而言,这些都是再寻常不过的琐事,但他细致的工作态度、亲和的交流方式,都给患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在顺利康复出院时,老人送上这面锦旗,感谢邵山连日来的悉心照顾。

  三十而立,但在临床一线,邵山深知自己还是资历尚浅的新人,他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外科医生,并会朝着这个目标勇往直前。

  康复医学科医生胡晓慧:用心陪伴 “语”爱同行

  与别人交流时听不懂对方说的话,也无法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些便是失语症人群面临的难题。言语治疗师就是帮他们重新恢复言语功能,重新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入科不久,胡晓慧遇到了一位年纪较大的患者,她患有严重的语言障碍,说话时仅仅能发出“啊、呃”类的词语,由于患者反应较慢,初期治疗进行得有些波折,从一开始的不太配合到主动积极的参与治疗。胡晓慧耐心地一遍一遍指导,口型做不出来,她便用手对着镜子帮她做出一个口型。慢慢地,从一个口型,到一个音,再到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患者终于能条理清晰地叙述事情,对患者而言便是莫大的突破。

  语言障碍的患者多是由脑血管病、脑外伤所致,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失语、吞咽障碍、认知障碍等症状。胡晓慧会针对每位患者进行功能障碍的评估,评估后结合患者的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兴趣爱好,为他们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做语言治疗已有7个年头,胡晓慧每天都会对一天所治疗的患者进行总结,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患者的治疗方案,以应对做训练的过程中的特殊情况,并患者康复出院后,对患者进行不定期随访。

  病人言语混乱无法表达其意,病情千态。他们的病种不同,生活环境不同,脾气秉性不同,对于治疗师而言每一次的治疗都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一个成长的机会。“做言语治疗师其实心理压力很大,患者说不出来,心里很着急,我们心里也跟着着急。”胡晓慧坦言,虽然言语治疗师是一个很繁琐、操心的职业,但看到患者重新开口说话,心底就很快乐,因为在她的帮助下患者慢慢回归正常生活。

  麻醉科医生郭永乐:为患者提供无痛舒适手术过程

  28岁的郭永乐是一名麻醉医师,参加工作至今,已在手术室工作了五个年头。与临床医师相比,麻醉医师并不为人所熟悉,却在整个医疗体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在手术过程中,他们随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及时做好相应的抢救治疗,在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的前提下,为患者提供一个无痛舒适的手术过程。

  对医生而言,治疗急危重症是最棘手的,对麻醉医生也不例外,当遇到严重创伤、失血或者休克的患者时,他们的工作常常会贯穿手术全过程。前不久,一位产妇胎盘早剥,被送入手术室行紧急剖宫产,郭永乐第一时间准备麻醉药物,并进行气管插管。在郭永乐的协助下,产妇母子平安,可他却没有些许放松,连忙为刚出生血氧不足的新生儿进行复苏,直到婴儿有了顺畅的呼吸,连续忙碌了几个小时的郭永乐才将悬着的心放了下来,望着由忧转喜的一家人,内心油然升起一阵欣慰和满足感。

  由于岗位的重要性,加班加点也成了郭永乐的工作常态,有时甚至一连在一线值守近24小时。8月7日,一场倾盆大雨降临济宁,在当天晚上,济医附院兖州院区临时安排了四台紧急手术,一时间麻醉人手紧缺,此时休班在家的郭永乐接到同事的求助电话,尽管户外天气恶劣,郭永乐还是冒着大雨从家中赶到医院,为手术顺利开展提供了及时而有力的技术支持。

  从第一次上手术台时的紧张和手足无措,到后来技术愈发娴熟、开始独当一面,郭永乐见证了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地成长,在忙碌之余,他从来不忘提升自己,在他看来,自己的业务越精进一分,就更能为患者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赵冉冉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