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7-3161789

通讯员QQ群:242839438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新闻热线:0537-3161789   新闻邮箱:jndzwww@163.com   QQ:948367398

当前位置:首页 > 理财 > 理财产品

中国普惠金融发展迅猛 但尚存不足

2013-12-17 15:37 作者: 来源:中国网
  “发展普惠金融,意在服务和补充中国金融长期缺失部分,发展普惠金融就是让老百姓享受更多金融服务,发展为草根阶层服务的金融,将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在日前举行的《2014中国普惠金融实践报告》发布会上如此表示。
  为了探究当前中国普惠金融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若干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携手哈佛商业评论杂志、宜信公司等机构共同撰写了《2014中国普惠金融实践报告》。
  该报告指出,中国有一半以上的人未被传统金融服务体系有效覆盖,属于需要普惠金融服务的范畴。作为这一报告的牵头人之一,互联网金融的领军者、宜信公司CEO唐宁表示,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在服务理念上、服务模式和技术上进行创新。
  金融体系的普惠程度仍不够
  报告显示,在新技术、政府放松管制、金融机构创新活力增强等多重因素的推动下,近年来中国的普惠金融机构和业务均呈现快速发展态势,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P2P借贷平台等新型普惠金融业态得到长足发展,涌现出一些有代表性的普惠金融服务模式。
  而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普惠金融的概念也伴随其机构和业务的快速扩张,迅速在国内流行开来,成为实业界和学术圈关注的热门词汇,形成新的产业浪潮。但深入观察普惠金融这几年在中国的迅速发展,可以发现,中国普惠金融体系在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和可获得性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金融体系的普惠程度仍不够。具体表现包括:农村金融基础薄弱、网点少、成本高;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仍然存在;小型社区类金融机构发展亟待加快;新技术革命冲击下的部分金融创新业务有待进一步规范;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力度还不够大等。
  报告认为,这些问题的存在表明,中国的金融体系尚未完全实现“普惠金融”概念所要求的普惠大众的基本目标,这是巨大的挑战,亦是未来的机遇。
  产品与服务创新能力仍不足
  据报告案例研究表明,一些有代表性的普惠金融从业机构根据各自的比较优势,开发推出了各具特色的普惠金融产品和商业模式,普惠金融在中国的内涵已远远超过了小额信贷的范畴,支付、汇款、保险、典当等各类金融服务均包含其中。特别是近年来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撑下,中国综合性普惠金融服务呈现网络化、移动化趋势,第三方支付、网络P2P信贷、网络保险、移动支付等新兴普惠金融业态蓬勃发展。
  但同时,延续数十年的以经营模式单一的传统大型银行为主导的金融结构仍未根本改变,金融机构的国际竞争力和创新能力依然有限。中国普惠金融发展仍处于初期阶段,市场环境有待改善,市场竞争仍停留在较低层次上,普惠金融机构的盈利模式和创新能力亟待实现新的突破。
  风险管理和监管迎来新挑战
  金融服务的良性发展必然要求对风险有很好的管理和防范。作为面向新群体的一种新的金融服务,普惠金融服务具有与传统的金融服务截然不同的风险特征,如果套用传统的风险管理手段和监管方式,必然不能适应普惠金融业务发展的需求。
  报告认为,普惠金融的发展对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全方位的风险管理的方式和手段都提出了新的挑战。普惠金融的发展需要很多技术的支撑,普惠金融的新模式发展迅速,所有的创新都必须遵守“利国利民、合法合规”的基本原则,一方面需要通过行业自律加强内部规范,一方面需要通过适度的监管加强外部监督,既鼓励创新又能够防范风险。
  金融基础设施供给急需增加
  对于普惠金融体系的发展和完善而言,互联网技术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一方面,基于互联网的低成本金融创新和应用,各类金融组织不断采用新技术来改善服务渠道、降低享受金融服务的门槛,居民和小企业的金融诉求得到更多的关注。另一方面,互联网时代让信息更加开放,客户信息安全面临新的挑战给整个金融市场带来了一定威胁。
  在监管未明的情况下,互联网金融有可能引发市场风险失控或投资者保护缺失。因此,报告认为,在金融监管创新和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要积极面对新技术所带来的挑战。在全球互联网金融模式都尚未定型之时,如何加强监督和监管,如何提供合适的金融基础设施都是有待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前不久,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也明确提出“发展普惠金融”。由此,有业内人士认为,普惠金融在中国的发展将掀开全新的一页。  

初审编辑:王振   责任编辑:宋申超

手机快拍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分享此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 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 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 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