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科技助力披风少年

2021-05-27 09:05:02 来源: 中国消费者报 作者: 武晓莉

  随着国家层面数智化进程的推进,5G赋能千行百业正在变成现实,基于5G的人工智能(AI)技术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教育领域,AI已经可以帮助我们用更低的成本去获得更好的教育质量,助力教育均衡发展,实现大规模因材施教、个性化、强体验的学习场景。

  人工智能让教学服务标准变身为一个产品,在正确教育理念指导下,智能科技产品正在让教育变得更加美好。

  产品化才能体现AI价值

  在第七届“互联网+教育”创新周上,记者了解到,教育信息化1.0建设过程中,全国已部署333万个大屏,约占课堂总量的93%,但配备了学习终端的还不到10%。目前已有的各种“端”中,大约60%是答题器,30%是PAD(其中约30%配有手写板),10%是WiFi手写板。

  在专家们看来,AI在教育领域渗透还很不足,核心原因在于AI所需的教与学数据基础尚未被有效建立。而学生学习终端配备比偏低,学习情况的数据自然收集不上来,AI的价值也就无从体现。教学离不开纸,AI离不开数据,市场需要低成本的手写数据无感采集工具,在丰富学习体验的同时,实现纸笔连接与数据打通。

  “人工智能已经具备让教学服务标准化为一个产品的条件。”在罗博智慧笔创始人殷述军看来,教学服务其实很难大规模处理,因为大规模处理会带来边际成本的上升。但产品不是,产品上规模意味着降低成本。因此,如果能够将教学服务产品化、标准化,就能低成本化,也就意味着学生花较低的价格就能买一个学习产品。“这样才能通过技术赋能达成教育均衡。”殷述军认为这是科技使教育更美好的初衷。

  练字和听写功能都是刚需

  对中国人来说,写一笔好字从来都是一件可以一辈子受用的事情。3月31日,教育部颁布《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指导要点》,明确提出要“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写好字主要靠练,陪小学生练字是父母们的必修课。查笔顺、纠握姿、校架构,一项都不能落下,费心耗神。各种练字班由此盛行,但效果、效率、护眼等方面会怎么样,只有听天由命,而花钱请陪练更不是每个家庭都能承受得起的。

  练好字又不加重家长、学生的负担,这件事AI可以做到。借助智能硬件,通过对手写笔迹采集和笔迹分析,用AI模式实现汉字书法自主学习功能,达成线下1对1教学效果,是AI练字的核心目标。

  此次“互联网+教育”创新周上,记者体验了一款采用真铅芯智能笔的AI练字应用。只要用铅笔在普通纸上书写,就能实时进行智能判别、点评和指导,基本上是一个每个人都用得起、小学生也能用的“书法培训老师”。

  通过专利技术,智能笔实现了书写过程中握姿和握位的检测与提醒功能。该笔还可以完成英语单词的AI听写功能,据介绍,汉字听写与AI口算等功能也将陆续实现。智能手写板可实时采集书写轨迹、笔画、笔顺、握笔姿势、笔的空间姿态等多维数据,为AI系统提供支撑,将作业本置于智能手写板上,就可以“收集”书写问题,形成基于单字的“问题库”,这样,在开始练字前就能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进而针对解决。同时,“书法教学大脑”进行实时智能评价,笔画和笔顺可基于有过程的笔迹进行AI判断,并结合标准字体与持续收集的例字库,对写出的每个字进行AI点评与AI指导。

  在电子化和减负中寻找平衡

  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学生线上学习时间加长,户外活动减少,近视防控和健康等问题面临挑战。4月28日,教育部办公厅等十五部门印发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和科学规范使用电子产品是两大重点方向。手机禁止带入课堂、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时长30%、原则上采用纸质作业等细节,在通知中被再次重申。

  智慧纸笔在不改变传统书写习惯的前提下,既满足了护眼需求,又实现了AI数据采集,已经成为各地教育部门重点关注与推进信息化的主要选择。

  “纸屏同步”是AI练字的一大特点,由于更专注于在纸上书写,读屏时间占比较少,能够帮助学生更护眼地自主完成训练。据介绍,目前,一些中小学正在与国内教育信息化企业通力配合,逐步实现“纸屏同步”。既充分使用到了平板教学的丰富性,又通过纸笔的应用,在不改变学生手写习惯的前提下,通过对教与学全场景无感数据采集,实现学习情况分析与个性化教学,逐渐成为课堂教学场景的主流应用。

  科技力量助力孩子成长

  “一个好的教育科技产品,不应该仅仅是一个工具。”在大力智能品牌创始人阳陆育看来,AI赋能教育科技产品的目的,应该是和家长一道,从科学的教育理念出发,借助科技力量为每个小孩的成长助力。

  说到教育借助科技的力量,人们脑海中可能会浮现出把孩子“扔”给手机、iPad,或者用摄像头远程监督孩子写作业、在网站上给孩子查答案、买课;再或者就是用微信等工具进行家校互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教育部家庭教育指导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孙云晓认为,这里面有一个教育理念上的偏差,那就是家庭教育的学校化、知识化。而如果利用不好,所谓科技赋能就会加重这种偏差。

  “现代化应该给孩子最好的助力是什么?”清华大学社科学院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副主任赵昱鲲认为,总的来说让孩子有更多的自主感、胜任感和连接感。数据回溯研究表明,这样的孩子会更喜欢学习,也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学习,以后获得的学历会更高,对工作更满意,而且会感到更幸福,更少消极情绪和孤独感,锻炼习惯更好,感觉更健康,并且更可能建立起稳定的亲密关系。但实际上,相关数据显示,只有5.7%的孩子对放学后干什么有自主决定权。

  无处不在的手机、网络以及各种智能教育产品,无疑更加重了这种不能自主的情况。如何在设计智能教育产品的过程,把培养自主、自信、有爱的目标融合进去,直接关系到孩子的未来。

  智能产品应让教育更美好

  “陪太子读书”是当下一些家庭教育的主要场景,对每个家长来说,每天的必修功课不是坐在灯前陪读就是通过远程控制陪读。但盯着孩子写作业的结果真的好吗?“血淋淋”的教训太多了,在家长付出极大心力和孩子的不领情之间,是亲子关系日益紧张,是孩子自主、自信、有爱特质的丧失。

  “要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和选择权。”阳陆育说,“所以我们做‘大力神灯’的设计时,就希望这个产品能够稍稍拉开家长和孩子的距离,智能作业灯没有监视功能,孩子做作业的时候,家长不要在旁边盯着。”

  智能作业灯的自主性体现在“作业闯关”等功能上,孩子可以自主设定作业完成的顺序和时间,作业灯将作业完成路径虚拟为小岛闯关模式。而家长只需通过手机和台灯联动,就能实时了解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鼓励。阳陆育认为“成功是成功之母”,培养孩子自信的关键,是不断加强做好一件事情的正反馈。基于此,智能作业灯不仅为孩子设计了勋章体系,也给家长设计了激励工具,同时通过大量内置鼓励语音,引导家长称赞孩子们的努力,而非表扬他们有天赋。

  平等积极的沟通才能传递爱。解放“鸡娃”,让教育更美好,本身就是智能教育产品的应有之义。帮助家长从基础重复的家庭学习场景中解脱出来,构建良好的家庭关系,先进的技术必须结合更科学的理念,才能真正实现AI赋能教育的初衷。在庞大的算法工程师以及大批教育领域研究专家的共同努力下,通过用户反馈、数据调研和科学分析,不断迭代产品和服务,才能引导家长形成更正确的育儿观,助力孩子更好成长,拥有创造幸福快乐人生的能力,成长为掌舵自己人生的披风少年。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爽爱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