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老年人成图书馆常客 文学类教辅类最受欢迎

2016-12-23 15:51:00 来源: 齐鲁网 作者:

  有人说,图书馆是一座城市的文化灵魂。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图书馆的接待量、馆藏书的借阅情况均从侧面反映着人们的阅读方式、阅读习惯的变化。连日来,记者经调查了解,就济宁高新区科技图书馆的图书借阅来看,中小学生和老年人是图书借阅的主流人群,文学类图书和中小学教辅书的借阅量高居借阅排行榜榜单。此外,随着阅读方式的多样化,电子阅读蔚然成风。

  今年借书、看书的市民有所增加 

  “从2014年10月开馆至今,一共办理了近2万个图书借阅证,其中今年办了近7000个。由此来看,与前两年相比,今年来图书馆借书、看书的市民明显多了。”12月17日,济宁高新区科技图书馆管理员沈惠文告诉记者,该馆藏书达5万余册,自开馆以来,接待读者数量、外借书刊、办理读者借阅证的数量逐年增加。据统计,2016年1月至今,该馆的借阅文献达22433册。“就图书馆借阅书籍的人群来看,以中小学生和老年人居多,中青年人则较少。”沈惠文说,中小学生主要借阅教科辅导书,比如作文辅导书,老年人借阅较多的书籍主要是文学名著和医学养生类图书。

  记者当日采访时看到,科技图书馆内图书类型齐全,设施齐全,环境优雅。除了很多家长陪着孩子看书,还有一些老年人在借阅图书,却难觅中青年人的身影。在附小就读四年级的琪琪每到节假日都会到科技图书馆“报到”。琪琪妈妈告诉记者,孩子非常喜欢看《五·三班的坏小子》、《漂亮老师和坏小子》、《假小子戴安》系列书,所以每到周末,她都会带着琪琪到图书馆看书。“琪琪除了看这些校园文学类的书籍,还经常借阅作文辅导书。正因为琪琪爱读书,她的思维表达和写作能力都不错,作文常受到老师的表扬。”

  《三国演义》借阅次数高居榜首 

  图书馆里图书种类繁多,哪些图书更受读书“宠爱”呢?就高新区科技图书馆的图书借阅情况来看,文学类图书最受读者欢迎,学生辅导书和校园漫画文学次之。据统计,高新区科技图书馆开馆至今,借阅前十的排行榜中,文学作品几乎“霸占”了排行榜单,其中《三国演义》以69次的借阅次数高居榜首。“平均每个月我都会读一本经典文学作品,从中感受经典的魅力。”在科技图书馆阅览室内,市民黄女士告诉记者,虽然现在的阅读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但她还是喜欢看纸质书籍。“手捧书籍,闻到的是墨香,徜徉书海,心情舒畅。相比电子书,纸质书籍便于收藏。”

  除了文学巨著,《365夜故事》、《五·三班的坏小子》、《小学生最新优秀作文全辅导》等儿童类书籍的借阅次数也较高。“现在家长培养孩子读书的意识越来越强,图书馆无疑成为中小学生学习、看书的好去处,每到周末都会看到众多家长带着孩子来这里借阅图书、看书。”沈惠文说,中小学读者的增多,提升了图书馆内儿童文学作品和教辅书的借阅量。数据显示,该馆开馆至今,读者借阅排行前十的图书中,《五·三班的坏小子》、《小学生最新优秀作文全辅导》、《假小子戴安》等儿童类书籍均列榜单席位。

  电子阅读受年轻读者追捧 

  当下是纸质书和电子书并行的时代,各种电子阅读载体日渐兴盛,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阅读方式。新媒体时代,新兴阅读方式随之兴起,人们的阅读习惯不觉间发生着改变。为顺应人们的阅读习惯,高新区科技图书馆推出了电子阅读媒介,提供数字阅读服务。沈惠文指着图书馆一旁的移动图书馆告诉记者,馆内的移动图书馆内图书种类繁多,名著、杂志、报刊等各式纸质书籍都很齐全。“读者只需下载一个APP,扫描二维码,几秒钟内可将图书免费下载到手机上,整个过程耗时不到1分钟,方便快捷。”

  由于移动图书馆的电子书更新速度快于图书馆内的纸质书籍,加之数字阅读方便,所以移动图书馆颇受年轻读者欢迎。90后小环拿出智能手机,进入APP客户端,对着电子屏幕上的二维码扫描了一下,瞬间《平凡的世界》便下载到手机中。她告诉记者,平时工作忙,很少有时间到图书馆借书、还书,把书下载到手机上,只要有空便可拿出手机阅读,非常方便。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数字化阅读的盛行为人们的生活和学习提供了更多乐趣和便利。动动手指,就能阅读到书籍,这样的变化,其实正是我们身边每一位读者真实的写照。“电子书携带方便,随时随地都能阅读。”市民王薇薇酷爱阅读,身边很多朋友也喜欢在网上下载书籍进行阅读。

  年度借阅前十 

  2016年1月至12月17日 

  《三国演义》

  《365夜故事》

  《朝花夕拾》

  《山海经:白话全译彩图版》

  《明朝那些事儿·第壹部·洪武大帝》

  《一千零一夜》

  《明朝那些事儿》

  《中华上下五千年》

  《最震惊的中国未解之迷》

  《边城:纪念版》

  人物 

  转乘一个多小时公交车 82岁老人拄杖到图书馆借书 

  12月17日上午,82岁的郑兰亭再次来到高新区科技图书馆还书,他一手拄着拐杖,一手拿着准备归还的图书——《史记》。“15路公交车转26路就到了,车程一个多小时。”在郑兰亭老人看来,几经周转到科技图书馆借书并不是一种“折磨”,老人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活到老学到老”的深刻含义。

  家住南张镇的郑兰亭是一名小学退休老师,尽管现在年龄大了,眼神也不太好,但他仍然坚持每天都读书,从文学名著到医学养生类图书,涉猎广泛。“《史记》这本书我一共读了两遍,这本书是我们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文学巅峰,每看一遍都有不一样的收获。”在郑兰亭老人看来,读书是一种乐趣。“之前,我看了《本草纲目》,这次我打算借《黄帝内经》来读。”郑兰亭说完自己想借的书后,工作人员帮老人在电脑上检索书目。“现在馆内没有《黄帝内经》了,被别人借走了。”“那帮我找本养生类图书吧。”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郑兰亭老人每个月都会到馆内借书、还书,是图书馆的“常客”。(记者 曹俐)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许芳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