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城大地展宏图 ——嘉祥经济开发区建设纪实

2017-02-09 10:29:00 来源: 济宁日报 作者: 薛海波 杜杰 李明

  伊加民是嘉祥经济开发区规划建设局负责人,从2014年5月筹建嘉祥经济开发区开始,他对开发区的变化有着深刻地感受:园区基础设施日益完善,项目建设投产不断档,企业运行活力四射。

  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嘉祥经济开发区发生的变化同样让广大干部群众有目共睹:

  迅速拉开“两纵三横”骨干路网框架;

  污水处理厂、人工湿地等投入使用;

  红太阳生态产业园、华奔TPU、新希望六和肉鸭生产线建设快速推进;

  阳光科技、德丰重工、碧山漆业相继投产……

  一座活力四射的现代化高科技开发区迅速崛起。

  站在平坦宽阔的园区道路上,伊加民对开发区刚刚筹建时的景象印象深刻。2014年6月份,园区开始筹建一个月后,部分项目开始落地建设,由于没有路网,建设进度一度十分缓慢。“为了加快项目建设,我们仅用三个月的时间修建了新民路、明德路、至善路三条路共4.7公里,连同后来修建的新焦满线、南外环路构成了‘两纵三横’交通网络,拉开了开发区发展框架。”伊加民说,县委、县政府通过财政投入或PPP融资等方式,共投入基础建设资金3.33亿元,先后完成了南北两外环路、嘉金线升级、S252(北外环至高速段)改造、生物产业园三横两纵路网铺设共9条总里程28.63公里的道路建设,按照出让特许经营权方式,整合1.3亿元社会资金建设的70吨/小时供热热源厂、10000吨/天污水处理厂、公共管廊均已投入使用,人工湿地也已配套使用;同时,按照化工园区基础设施配备标准,规划设计了济宁市生物产业园固废处理中心,计划2017年开工建设并投入使用。

  随着相关配套设施的逐步完善,园区承载大型产业项目能力不断增强,项目建设进度明显加快,泽润丰、碧山漆业、远联化工等企业相继入园。到目前为止,嘉祥经济开发区入园企业已达到35家,形成了以德丰重工为龙头的装配式住宅产业链、以阳光科技为龙头萘系列有机颜料产业链、以新希望六和为龙头的食品加工产业链、以百曜医药为龙头的生物医药及中间体产业链等链条的延伸增粗和集群聚集发展,成为嘉祥县今后几年工业经济的主要增长点和支撑点。“与经济开发区合作投资,我们看中的是企业发展的优良环境。”山东世纪阳光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屈莉铭说。

  据屈莉铭介绍,山东世纪阳光科技有限公司拥有全球最大的2-萘酚生产车间,2,3-酸产量占行业总产量接近50%,是全球最大的生产厂家。公司采用具有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工艺,开发生产环保型萘系列有机颜料及中间体产品,总投资15.6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4.5亿元。

  栽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为更好地服务企业,嘉祥经济开发区不断完善对落地项目的服务,落实包保责任制,每一家企业都明确专人包保,负责办理工商注册、立项、安评、环评等手续,并负责协调解决企业建设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开发区还积极收集、梳理、储备上级政策与信息,进行深度研读,协助重点企业做好争取上级节能、技改、科技、发改等部门的项目资金,积极争取扶持政策。建立企业档案,协助企业申请专利,申报名牌产品、驰名商标,协助企业科学制定中长期发展战略计划。同时,以济宁市生物产业园公共科研服务中心为园区孵化平台,为入园企业提供专业技术服务,有效推进园区生物医药和精细化工行业的产、学、研等各种资源的深度整合和产业链上下游的无缝连接。园区平台吸引了包括上海张江药谷在内的多个知名药企和重点科研院所设立了分所及专业实验室,集聚了一批生物医药高端研发人才,全力打造省内领先、国内一流的生物科技产业创新研发基地、高端科技成果转化基地,逐步形成一条完备的生物医药产业链条。

  入园企业35家,亿元以上项目28个,10亿元以上项目3个,工业总产值完成162亿元,利税完成1.8亿元,利润完成9598万元,进出口总额完成4.1亿美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5.7亿元。作为开放开发的先锋,短短两年半的时间里,在嘉祥这片投资沃土上,开发区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让每一位投资者看到了嘉祥经济发展的实力,也让广大干部群众对嘉祥经济社会发展的光明前景充满了信心。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司璐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