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德贞60年渔鼓情

2017-04-27 17:49:00 来源: 大众网济宁频道 作者: 李丹

劳动人民最光荣(八)

毕德贞60年渔鼓情

  编者按:或默默无闻,亦或光鲜照人;或委以重任,亦或平凡无奇;或担当,或传承。劳动者无分高低,没有贵贱,唯有紧跟时代,不断进步,凝聚智慧,创造伟大。滴滴汗水,折射劳动七彩光芒;颗颗螺钉,凝聚着伟大力量。站在现实与梦想新的交汇点,中国梦扬帆起航之际,大众网济宁频道的记者走访了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用镜头和文字记录了他们平凡中造就伟大的瞬间。

  大众网记者 李丹


毕德贞参加演出

  在汶上县苑庄镇毕村的一处农家小院里,67岁的毕德贞怀抱渔鼓,手握简板,一段段脍炙人口的渔鼓表演脱口而出。60年的演艺生涯让他对渔鼓这项传统的民间曲艺不离不弃、世代传承。

毕德贞在自家小院里表演起了渔鼓

  爱听爱唱 走上渔鼓学艺路

  “我那时候最高兴的事就是赶集,集会上有唱渔鼓的,每个唱段都有个小故事很有意思,听着听着我就自己跟着哼唱。” 毕德贞向记者讲起了他的学艺之路,“我父亲看着我这么喜欢渔鼓,就告诉我,给你找个老师,正儿八经学学。”7岁的毕德贞便跟随济宁著名渔鼓艺人赵培真开始了学艺之路。

  “刚开始,师傅看我的年龄比较小,就让我跟着打个杂,边听边学,真正认真的学习,还是跟着师兄们。” 毕德贞跟着师傅、师兄经常到附近的村庄演出,特别是逢年会、赶集,师兄们忙不过来的时候,他也能跟着一起登台演出。经过了4年的打磨,12岁的毕德贞正式登台演出,渔鼓便成了他养家糊口的一门手艺。

  生活所迫  背井离乡踏上打工路

  毕德贞向记者介绍说,在80年代初期,作为民间曲艺渔鼓深受人们的喜爱,表演渔鼓的多,听的人也很多,“我跟着师兄到各个村演出,大爷大妈们不是给几块钱,就是给些粮食,我们感觉很知足。”但是在80年代末期,随着现代文化艺术形式的出现,渔鼓开始走下坡路。迫于生活的压力,毕德贞不得不背井离乡外出打工。

  经过家人的介绍,他到了一家工地当建筑工人,白天在工地上打小工,闲暇的时候就哼唱几句。久而久之,工友们知道毕德贞会表演渔鼓,于是晚上下了工就给工友们唱上几段。“那时候大家都喜欢听我唱,有的附近工地上的工人都来我们这里听我唱,很多人就劝我,会这门手艺不该在建筑工地打工。” 毕德贞按捺不住对这门艺术的热爱,在工友们的鼓励下他再次拿起渔鼓,并于1995年回到家乡开始了四处演艺的日子,从此也更加坚定了他传承渔鼓的决心和信心。

毕德贞与孙女一起参加省内的比赛

  传承渔鼓 祖孙携手相传

  在长期的表演过程中,毕德贞将剧中人物细腻传神的演唱风格,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渔鼓艺人。他融合了“说、表、唱、演、敲”于一炉,糅“手、眼、身、法、步”为一体,并能将各种民间小调、戏曲唱腔 、流行音乐以及“快板”“小品”“相声”“说书”等其他曲艺表演形式运用于道情演唱之中。 

毕徳贞教小孙女学习渔鼓

小孙女毕艺濛展示获奖证书

  让他十分欣慰的是,小孙女毕艺濛在他的耳濡目染下渐渐对渔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4岁的时候就和爷爷一起登台演出。“这个孩子天生就不怕生人,演出的时候声情并茂,很惹人喜爱。”目前,爷孙俩在全省各地参加的比赛获奖无数。毕德贞说,虽然在60年的演艺生涯中也教过5、6个徒弟,但都因误工费事,不愿意学下去,就连他的儿子也怕影响收入弃艺从工。2008年,“山东渔鼓”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项目后,毕德贞非常高兴,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召集更多的传承人,让渔鼓民间曲艺发扬光大。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贺亚林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