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创新审计组织模式 促进财政增收节支

2021-03-15 08:01:12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济宁报道

  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离不开强有力的财政保障,济宁市创新审计组织模式,实现对市级财政预算和县级财政重要事项的一体化、穿透式、全覆盖审计,促进财政增收节支。

  前不久,济宁市发布2019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公告,涉及55项问题全部实现销号清零。

  据介绍,原来市、县两级财政预算情况都是同级审计部门进行审计,同级进行督促整改,问题整改容易出现不彻底的情况,甚至个别地方还出现年年审年年有的现象。

  趋于固化的审计组织模式,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审计质效的进一步提升。面对窘境,2020年,济宁市审计部门对传统的预算执行审计组织模式进行优化创新,打破条块分割等因素的制约,由市级审计机关直接审计县级政府的财政收支情况,实现上下联动,通过构建全市审计“一盘棋”工作格局,加大对市县两级财政重要事项、重点财政资金、重大财政风险的审计力度,沿着财政管理和资金使用链条,全面摸清市县财政“家底”。

  针对审计项目高度集合、审计任务深度交织的特点,审计部门统筹调配全市优势审计力量,聚集市县两级审计机关106名审计“骨干”,开展“大兵团”审计。分成市直组和11个派驻到县市区的审计小组,“一竿子插到底”,由原来的同级审计变为“穿透式”审计。推动财政资金合理配置、高效使用,防范重大财政风险,真正把钱用到刀刃上。

  为提升审计质量效益,济宁市还坚持“一把尺子”抓整改,通过实行整改督查、整改约谈、整改问责、整改报告、整改公开五项制度,确保整改落实到位。2020年,济宁市审计机关共完成审计项目413个,促进财政增收节支24.7亿元。济宁市2019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被国家审计署评为优秀审计项目。

  济宁积极推进审计组织模式和业务流程的创新,统筹整合审计项目、审计人员和审计数据等资源,突出审计结果的运用,审计监督的广度和深度得到进一步拓展,“经济体检”的效能和“治已病、防未病”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助力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高杨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