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7-3161789

通讯员QQ群:242839438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新闻热线:0537-3161789   新闻邮箱:jndzwww@163.com   QQ:948367398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聚焦

媒体质疑数十亿元档案费去向 专家:要把收支弄清楚

2014-08-14 14:58 作者: 来源:人民网
昨日有媒体报道,全国档案收费每年或达数十亿元引发舆论关注。近年来,全国每年高校毕业生超过700万人,除了国家机关公务员、部分退役军人、部分残疾人、失业者,按规定,其余所有人都需要缴纳档案保管费,每人每年上百元。据估算,全国200多个地级市,每年收取的档案托管费至少达数十亿元。
 人民网北京8月13日电 (记者盛卉、实习生刘雅萱)昨日有媒体报道,全国档案收费每年或达数十亿元引发舆论关注。近年来,全国每年高校毕业生超过700万人,除了国家机关公务员、部分退役军人、部分残疾人、失业者,按规定,其余所有人都需要缴纳档案保管费,每人每年上百元。据估算,全国200多个地级市,每年收取的档案托管费至少达数十亿元。

今天有媒体报道,从2016年元旦起,全国都将取消档案管理费,由财政拨款解决档案管理问题。那么,档案管理费收取标准是如何制定的,巨额资金去向何方,人民网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

档案管理属公共服务 收支信息公开是政务公开应有之义

据悉,从上世纪90年代起各地人才市场就开始收取档案保管费,在社会各界的呼吁下,收费有所下调。收费标准由财政部、发改委下发,采取收支两条线管理,收费统一上缴财政,人社局不截留,所需档案管理的经费由财政局下拨。而记者了解到,全国尚无哪个省市公开过档案保管费的具体使用、支出细目。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许耀桐认为,档案对于市民来说很重要,是记载学历、工作经历的重要依据,档案管理是公共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收支信息的公开是政务公开的应有之义,不应该成为机密。

“档案管理是保障社会安全运行、管好居民的重要前提,是国家基础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要主动收取和‘积极出击’,管好公民的档案,担起公共服务的责任。”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竹立家说,收取档案管理费成为商业行为,违背公共服务的性质。在目前的这个收支体系来看,在缴纳管理费和支出的过程中涉及到部门利益,若不及时取消收费,可能滋生腐败。

不能敷衍和“变向审批” 关键是把收支弄清楚

据一些地方人社部门介绍,存档的“死档”数量高达总量的20%至30%。北京171万档案中,可流动的档案近164万,比例在全国较高,但由于庞大的体量,目前“失联”逾5年的“死档”也有61334份。

“收费贵不说,一件事得跑好几趟。打电话提前咨询基本无人理睬,还会互相推脱,不一定接收档案。”在人才市场挂档的杨予鹏说。

“人社部下设的人才市场是事业单位,在收取管理费后存抱着敷衍了事的态度,导致大量‘死档’的出现。”竹立家认为,在接纳档案的过程中,设置“管卡”和障碍,运用权力搞“变向审批”,提高门槛变向收费,长此以往,会催生“庸政”和“懒政”的现象。

许耀桐说,档案管理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的“死账”问题,使人才市场成为诟病的对象,但不能让人才市场来“背黑锅”。只要人才市场根据管理所需开支将档案管理收取的费用和细则公之于众,就能缓解舆论压力。问题的关键还是把收取标准和支付去向弄清楚。每年120元的费用,如何核实?有没有过渡收费?收费的根据在哪里?这对于找工作的流动人口来说,都是需要了解的信息。

提高管理水平 规范流程走向科学规范

据媒体报道,从2016年1月1日起,全国都将取消档案管理费。届时档案管理费用将由国家财政统一拨款,具体的拨款方案仍在探讨中。目前,国家人社部正在进行调研,测量各地档案管理标准。标准一出,各地就会根据此标准进行财政拨款。

事实上,两年后取消收费并不意味着一劳永逸。档案管理管理制度和管理技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许耀桐说,事实上,真正没有编制的,单位不能代管档案的人口也有限,但档案管理不应该成为人才就业和流动的掣肘。在国家财力允许的情况下,由财政来承担这个费用和开支,也不是复杂的事。从公共服务的角度来看,这算是给老百姓做了件好事,具有重要意义,是档案管理制度科学和规范化的体现。

“在2016年前,政府和人才市场需要做的就是将收支和细则搞明白,顺应电子政务的时代要求,提高电子档案的管理水平。”许耀桐说。

竹立家说,在数据时代的今天,政府部门制定决策越来越依靠数据,公民的家庭情况、户籍去向、履职经历等基本信息是重要的参考来源。并不是说取消收费就可以了。工商局、人事局等社会管理部门要提高基础信息收集、管理的水平,规范管理流程,做好人口流动的疏导工作。尤其是人员的跨省市、跨城乡流动,需要重点关注。

来源: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4/0813/c1001-25460814.html

初审编辑:王振   责任编辑:朱仙娉

手机快拍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分享此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 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 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 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