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台“稻改”亲历者李新思讲述“稻改”故事

2017-05-16 11:32:00 来源: 齐鲁壹点 作者:
  鱼台稻改是段不能忘却的历史记忆,它是在特殊困难时期,鱼台县委团结带领全县人民群众改造自然、生产自救、创造历史的一次壮举。它记载了全县人民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它见证了全县人民同心同德、众志成城、艰苦创业、改变现实、造福后代的伟大实践。从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稻改”精神已经成为历史留下的一笔宝贵财富。
  
   稻改热火朝天的水利工程施工大会
  50年前的“稻改”精神产生的年代,是一个风风火火的年代,1964年鱼台和金乡分开了县。在分县后县委了解到鱼台的整个情况,当时是“十年九不收、年年有水灾”。春天旱、秋天水,小麦每亩收不到一百斤,平均每人分几十斤小麦,吃饭靠国家供应一部分。一到秋后青壮年劳动力就到外面去要饭,家中就剩下老弱病残不能外出要饭的人员。我当时就跟着家里长辈和同村的小伙伴去外地要饭,把要来的半个馒头拿回家里,到秋后不能出去的时候就到豆秸垛下扒豆粒来维持家里生活。 
  在这种情况下新县委下决心进行了“稻改”,要把鱼台县变成大米之县。首先治理清理河道,全县就开展了各个公社的清理河道大会战。并要求各公社建立排灌站,罗屯公社在1965年同时修建罗屯站、袁庄站。在建排灌站时挖土方的是人山人海工地上红旗飘扬,做社会主义新愚公。不分男女老少齐上阵,人抬车拉,手上磨掉皮、肩上磨出血,早起三点半晚上加班干,雨雪不停工,大战流沙层。三九寒冬零下十几度都光着脚在水下挖龙沟,一干就得几个小时,上来冻的不能走路,就在太阳下晒、上面再盖上沙土,就这样一个多月挖开了一个六米深、四十多米长、二十多米宽的机塘。开始修建需要的沙子、水泥是从济宁用地排车挂上芭,两天拉一趟,每人每天给两元钱生活费,吃住都在路上,走到哪里就住哪里。石头是从北山开采来的。我们公社在那里有开山采石队,他们在那里一住就是一年半载,吃住就在山的附近搭的草棚里睡地铺,把石头一块一块搬到船上运到清河,再一块一块搬下来。我们就用地排车拉,每人一天一趟,鞋底跑掉、脚上起泡没人叫苦没人喊累。领导问民工苦不苦,民工回答:再苦比不上两万五。
  
  稻改时鱼台人民建设排灌站的场景
  在“稻改”中群众是主力军。建设袁庄站时有三百多人上阵参加建设排灌站,把拉来的石头由石匠在上面打好修好,再由农民工一块一块地背下六米多的机塘里,沙子水泥、二百多斤的大石头就几个人想着法子往下弄,抬的抬是背的背。当时的口号是轻伤不下火线,重病不离战场。同时还开工挖了近万米的干渠,到处是人山人海、欢呼声、歌唱声、口号声此起彼伏。当时的生活特别困难,全麦面、地瓜面都吃不饱,白菜、萝卜、粉条就是好菜,能过点丸子就是改善生活了,肉食类就根本没有啊;住的全是在路边搭的小草棚,睡得是地铺,把湿鞋枕在头下,怕第天早晨起来结了冰不能穿。不分黑白的干,无一人叫苦,上工地下工地人们都在唱着“稻改”的歌曲。在建排灌站时,群众还捐出了资金、木料和砖瓦。人们大干了一冬一春,排灌站建好啦!干渠也挖好啦!所有工作全部准备就绪。
  
  稻改时开发老砦北大淤
  五一那天,准备开机试渠,公社党委书记和其他的同志都来参观。书记找我谈:“千万要注意安全,保证送水万无一失。”我回答了书记:“请领导放心,保证完成任务。”我和刘清文同志共同操作,四台机组同时运行,水流特急,像松开缰绳的战马。两个多小时河水就到了各村的田间地头,农民在田间地头看到了水啦!在场的领导和全体员工都激动得流下眼泪,高喊着:“我们成功啦!我们成功啦!”
  各村育出了稻苗,泡上了稻田,也插上了秧苗。当时袁庄排灌站负责万亩水稻的灌水,就在当年稻改每亩产量就达到八百至一千多斤。从此改变了罗屯的经济面貌,我们从落后县变成了农业先进县、全省交粮大县。从此人们吃上了大米白面,过上幸福生活,农民脸上乐开了花。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通讯员陈长伟 李宾 整理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孔令俏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