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米之乡鱼台县忆“稻改” 亲历者讲述时代故事

2017-05-25 09:51:00 来源: 东方圣城网 作者:

  

  鱼台稻改老照片

  

  眼下正值插秧的农忙季节,在农业机械发达的今天,水稻种植仍离不开大批人力劳作。试想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鱼台县,农田水利工程极度不完善,作为我市的水稻主产区,农民是如何破土引水,并由此练就影响一代又一代人的“稻改”精神的?今天,记者就带您回到过去,唤醒曾经那些鲜为人知的稻改故事,感受鱼台人民曾经艰苦奋斗、居弱图强的斗志。

  新闻1+1:

  王庙镇仇庄村刘效良:吃住在工地指挥部,尝尽了酸甜苦辣

  

  刘效良

  刘效良老人今年84岁,身体很硬朗,当时在王庙公社水利部门工作,亲历过兴修水利工程、建设排灌站和开沟挖渠挖河。提起鱼台稻改,老人有说不完的话,对于往事更是记忆犹新。

  据刘效良老人描述,以前王庙公社常遭水灾,农业生产春旱秋淹,是“无雨水汪汪,下雨一片塘”。旱不能浇,涝不能排,到处是被雨水侵蚀的盐碱地。“郭庙排灌站是我们公社最早建设的排灌站之一。”刘效良说,鱼台县里的技术人员确定好位置之后,1964年12月,王庙公社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开始了。男女青壮齐上阵,为每个生产队设计分工,常丰瑞和刘效良负责设计郭庙管区的所有干渠、支渠、斗渠、农渠。他们勘测地表、测量线路;插红旗,拉线、划线,吃住在工地指挥部,尝尽了酸甜苦辣。“修排灌站工作均在秋冬季节,由于王庙镇所处地质不同,一米之内的沙土下面是胶泥,硬度大,再往下就变成了塘沙泥,人下去会被吸住,越动弹越陷得深。”刘效良说,据当时老百姓讲,整个鱼台县只用数小时就可把地浇一遍水,效率很高。而且在治水的同时,社员们开始种植水稻,王庙公社魏堂村高级社派人专门去老寨公社学习参观水稻育种,回来后,社员开始育苗播种插秧,当年取得了水稻大丰收,平均单产200公斤。

  

  红卫河挖工:冬闲成冬忙,人力抬泥,肩上磨出血

  记者在了解鱼台“稻改”故事时,听一位知情人讲述了红卫河挖工时发生的感人故事。那是1964年的冬天,天上下着雪,过去的冬天特别冷,滴水成冰,河里的冰一冻上都接近半米厚。为了赶工期,和时间赛跑,冬闲的日子里,整个鱼台都是在冬忙。

  让知情人印象深刻的是,男人们干活时,下着大雪,但都光着上身流着汗,工地上的凌茬子,剐得腿脚上的皮肉血糊,但大家从不叫苦,也不叫累。当时大型车辆甚者机动车基本没有,更没有挖掘机,只有那么几个地排车,大量的污泥是靠人工用铁锨来挖,淤泥是靠人工用肩膀来抬。一开始抬泥用柳条筐,柳条筐沾泥之后非常沉,就发明了布兜子,两个人用杠子抬,就这样,磨得肩膀血肉模糊。

  

  不到150天,开挖灌渠总长2753公里

  1964年,鱼台当时是“十年九不收、年年有水灾”。春天旱、秋天水,小麦每亩收不到一百斤,平均每人分几十斤小麦,吃饭要靠国家供应一部分。一到秋后,青壮年劳动力就到外面去要饭,家中只剩下老弱病残。

  鱼台的稻改从1964年12月作出决策,到1965年5月完成第一期工程,历时不到150天。在这样短的时间里,共计建成排灌站46座,开挖灌渠7296条,总长2753公里,搬运的土石方计1500多万方。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建设了成体系的排灌系统。1965年,全县种植水稻35万亩,获得大丰收,总产达到1.16亿吨。鱼台县也由吃粮靠统销,连年逃荒要饭的贫穷县变成了余粮县。

  

   群众是主力军,条件艰苦但无一人退缩

  “要把鱼台县变成大米之县,首先要治理清理河道。”据当时“稻改”亲历者李新思回忆,当时在建排灌站挖土方时,不分男女老少齐上阵,人抬车拉,手上磨掉皮、肩上磨出血,早起三点半晚上加班干,雨雪不停工,大战流沙层。三九寒冬时零下十几度都光着脚在水下挖龙沟,一干就得几个小时,上来冻得不能走路。就这样,一个多月挖开了一个六米深、四十多米长、二十多米宽的机塘。“在‘稻改’中群众是主力军。”李新思说,建设袁庄站时有三百多人上阵参加建设排灌站,把拉来的石头由石匠在上面打好修好,再由农民工一块一块地背下六米多的机塘里,沙子水泥、二百多斤的大石头就几个人想着法子往下弄,有的人抬有的人背。“特别是当时的生活特别困难,全麦面、地瓜面都吃不饱,白菜、萝卜、粉条就是好菜,能炸点丸子就是改善生活了,肉食类就根本没有。住的全是路边搭的小草棚,睡的是地铺,但无一人叫苦。”李新思说,不仅如此,在建排灌站时,群众还捐出了资金、木料和砖瓦。人们大干了一冬一春,排灌站建好啦!干渠也挖好啦!所有工作全部准备就绪。(记者 刘伟栋 通讯员 乔志宇)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孔令俏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