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速公路ETC专用车道。
|
□ 本报记者 侯颖
不停车畅行五省市高速
“跨省也能统一刷ETC了,这样过年回家就更方便省事儿了,不用在人工车道排队了。”准备回天津过年的亓帅告诉记者,今年想开车带一岁的儿子回家过年,得知京津冀鲁晋高速ETC联网,更坚定了开车回家的念头。“坐火车带孩子回去有些折腾,得换乘倒车,还是开车方便,这不又联网了,不用准备过路费的零钱,刷卡就行,也省得排队等候了,很方便。”
“以后驾驶员不用到各地充值ETC了,五省市联网以后在一个地方充值即可,这对驾驶员来说非常方便。”滨德高速公路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2013年12月31日11点,京津冀鲁晋五省市高速公路电子收费系统实现全面联网。该区域内ETC用户可在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东省、山西省境内所有高速公路实现ETC专用车道不停车通行和人工车道刷卡非现金支付,由系统完成通行费的跨省市结算。
五省市高速公路电子收费系统联网之后,联网区域高速公路总里程将达到16712公里,累计建成1544条ETC车道、10510条人工刷卡车道,五省市电子收费用户总量达到180万。
目前,我省已经在215个高速公路收费站建设469条ETC车道,ETC收费站覆盖率达到63%,全省共发售鲁通卡85万张,发售OBU45万个,全路网非现金支付使用率达到22%,通行费总额中非现金结算比例近30%。
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谢涛介绍,为做好“京津冀鲁晋”区域高速公路ETC联网工作,山东于2013年在与河北省交界的济聊路冠县西收费站、高邢路鲁冀收费站、青银路鲁冀收费站、京台路鲁冀收费站和荣乌路鲁北收费站建设了省界ETC专用车道。“京津冀鲁晋区域ETC联网运行后,我省将继续加大ETC在全省的建设和推广力度,进一步提高ETC平均覆盖率和非现金支付使用率,确保2014年与长三角区域高速公路实现不停车收费联网。”
通行量是人工收费车道的4倍
谢涛指出,京津冀鲁晋区域高速公路电子收费系统联网运行,将会为区域内群众出行提供更为便利的条件,提高通行效率,加速省际城市间信息、资源流动,同时,对于促进绿色低碳交通和信息化与产业化深度融合也将会产生积极影响。
“一条ETC车道通行能力相当于人工收费车道的4至6倍,可以缩短人工收费车道的排队长度、减少排队时间,缓解收费站的交通拥堵。”同时,通行费的自动电子缴付,解决了驾驶员长途携带现金的不便和安全顾虑,方便了驾乘人员的出行。
对于高速公路部门工作人员而言,ETC的使用,缩短了收费站收费服务的时间,提高了服务质量,而且电子数据的交换与资金扣除,更方便了财务管理,减少了现金管理增加的相应成本和风险。
期待全国ETC联网
“今后如果全国都统一联网就更好了。”摄影发烧友王谦告诉记者,原来,王谦加入了一个摄影爱好群,群友们每年都自驾去全国各地拍摄风景,“今年去了承德坝上、青海湖,如果全国的高速公路ETC都联网了,我们自驾游更方便了。”
2007年长三角的江浙沪三省市正式启动了区域联网不停车收费,之后安徽、江西、福建三省陆续加入。2012年8月2日,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等长三角区域六省市高速公路联网不停车收费全面开通。
2010年9月28日,京津冀实现了高速公路联网不停车收费。为扩大ETC使用范围,2013年12月31日11点,京津冀鲁晋五省市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正式实现全面联网。
2013年9月,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改进提升交通运输服务的若干指导意见》(简称《意见》),提出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将基本实现全国ETC联网,为ETC用户提供跨省服务。而根据国家“十二五”高速公路发展规划,在“十二五”期间,将继续推进国家高速公路路网建设,大力推广ETC系统,完善公众出行信息服务系统,实现电子化、网络化,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能源消耗,促进节能减排。
京津冀鲁晋区域高速公路电子收费联网也是全国高速公路电子收费应用发展的一个里程碑。目前,全国已有26个省(市)开通了高速公路电子收费系统,用户总数突破600万。交通运输部已完成全国高速公路电子收费联网方案,将在未来的几年内,以现有电子收费区域联网为基础,逐步实现全国联网。届时,ETC用户行驶高速公路时将可实现“一卡在手,畅行神州”。
对于今年的春运回家之路,亓帅有自己的打算,“公司对我们家是外地的允许提前放假,我们准备1月30日一早回去,这样晚上还能全家一起过除夕,如果不堵车,省去省界换卡缴费、停车等候的时间,三个半小时就能到家。”
我省交通部门工作人员提醒,由于春节与去年相比提前了十天,学生流与务工流、探亲流将形成叠加,1月30日将出现客流高峰,提醒驾驶人员出行时,要尽早作出规划,避开出行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