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记 标题 图文
  • 段炎平:让国学思想薪火相传

    段炎平教学生国学学习方法.JPG

    “不学礼无以立,不学诗无以言。”在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曲阜,有一位远近闻名的国学学者,他就是致力于国学教育的段炎平。 [详细]

    04-30 18:07大众网济宁频道
  • 世代相传 康氏兄弟的传统文化情结

    W020170430345382746307.jpg

    在汶上县康驿镇康庄村有一支民间艺术表演队,以康德贵、康德金、康德库三兄弟为首组织而成。逢年过节有庆典活动他们就成了主角,舞龙、舞狮、花车、旱船、踩高跷、二人斗样样精通。[详细]

    04-30 18:08大众网济宁频道
  • 竹编老人张步升:五十年的坚守

    W020170427523437854859.jpg

    在济宁市城区,竹竿巷算是当地数得着的老巷子了,由首尾相连的五条街巷构成,是以经营竹编、土产、杂货等为主的手工业作坊区。张步升老人便在这里做了20多年的竹编手工生意,最拿手的是笼屉和箩。花白的胡茬、干裂发黑的掌纹,还有泛着光泽的木头刨子,都在无声地诉说...[详细]

    04-28 17:46大众网济宁频道
  • 他用26年时光留住三孔古建筑的不老容颜

    121.jpg

    随着山东省首批文物修复师的聘任,“文物修复”这一颇具神秘色彩的“行当”进入了我们的视野。28日,记者来到了曲阜,与刚刚受聘为山东省文物修复师的孔令德一起行走在孔庙古建筑群中,听他讲述着入行26年间修缮古建筑的这些事。[详细]

    04-28 17:58大众网济宁频道
  • 鱼台杞柳编:老手艺人的“莫失莫忘”

    0067.jpg

    提起柳编,老一辈人都不陌生,上街买菜提着的柳编篮子、晾晒粮食的柳编簸箕、盛放食物的柳编食盘,这一中国民间传统的手工艺品是千百年来人们最常见的日用品之一。在鱼台县,小杞柳催生出了大产业,单以清河镇为例,目前杞柳种植面积已达2.5万余亩,深加工生产企业3...[详细]

    04-28 18:01大众网济宁频道
  • 裱画师崔兴伦:书画艺术的“二次创作”

    2.jpg

    走进裱画师崔兴伦的家里,他就向记者介绍起自己的裱画台和大大小小的工具。裱画台上的几幅字画已经基本完工,二楼还有大量的画品正在上墙。[详细]

    04-29 17:18大众网济宁频道
  • 毕德贞60年渔鼓情

    微信图片_20170428091959.jpg

    在汶上县苑庄镇毕村的一处农家小院里,67岁的毕德贞怀抱渔鼓,手握简板,一段段脍炙人口的渔鼓表演脱口而出。60年的演艺生涯让他对渔鼓这项传统的民间曲艺不离不弃、世代传承。[详细]

    04-28 10:02大众网济宁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