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司璐
目前已进入采暖季,大家在关注是否温暖的同时,还多了一点对空气质量的关心。如何能更好地监控污染排放,让蓝天更多?大数据可以帮上忙。济宁市搭建的城市智慧环保系统,借助大数据、云计算,可为污染源监管及环保决策提供“管家式”服务,目前已取得显著效果。
智慧环保监管平台,是济宁城市环保的神经中枢,它的触角已经伸向了全市38285个污染源,平台每小时发布废弃、可吸入颗粒物、废水、污水等监测结果,对环境进行常年的无间断体检,基于大数据的空气质量动态调控技术和快速溯源系统,可以从事后发现变为提前预防。
深圳中兴网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任军:“(智慧环保平台)有两个功能,一个是‘千里眼’,一个是 ‘预报员’。通过这样的数据搜集和分析,可以迅速地发现问题,定位问题,解决问题,关闭污染源,提升空气质量。”
城市污染治理只有大脑不行,如何让大脑发布的指令快速落地,济宁市还搭建了176个覆盖到乡镇街道的环保网格,每天有近千个环保网格巡查员,实时对城市污染情况进行收集、处理。杨德龙就是一名环保网格巡查员,他负责的网格面积大约有85平方公里、50多家企业。
环保网格巡查员杨德龙:“用上智慧环保,再也不用像从前那样依靠人海战术挨家挨户蹲点监管了。系统一旦发现我辖区有污染情况,会第一时间通知到我,并协调周边的公安、环保等力量,快速处置。”
线上千里眼监控,线下网格员联动,这种新型环保监管模式让治污更科学,调控也更精准。智慧环保平台还积累了大量的环保数据,通过大数据比对分析计算,可以对未来四到十天的空气质量进行预报和预测,特别是可以对重污染过程进行精准的预测。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大气环境首席科学家柴发合:“精度在不断地提升,预警预报的时间在不断地加长,这对我们重污染的应对是非常有好处的。这样我们可以提前应对,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来降低空气污染对公众健康的影响。”
环保部最新通报显示,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28个城市,细颗粒物PM2.5月均浓度济宁最少,空气质量改善明显。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司璐
在省内沿海城市生活的小伙伴们早已看过雪景之后,济宁今年冬天的第一场雪终于来了。本周伊始,济宁市气象台曾预报周五会出现降雪,不少人还觉得降雪要“看缘分”,来不来不一定呢!结果周五还没到,今早一开窗就是惊喜!窗外雪花纷纷飘落,少有人走的路面已经覆盖了...[详细]
自12月15日起,我市东外环、西外环全天24小时禁止达不到国Ⅳ排放标准的重型货车通行。凡经东外环通行的重型货车全部绕行北二环东延-S104-诗仙路-幸福河路;凡经西外环通行的重型货车全部绕行S338-机场路-临菏路。对违反限行规定的车辆,交管部门将依法依规顶格处罚。[详细]
昨日,记者从任城区交警大队采访获悉,辖区吴泰闸路与建设路西200米的第五加油站在促销优惠时常常会有大量机动车排队加油,造成交通拥堵,严重影响到该路段的通行速度。[详细]
12月12日,济宁市第七届全民健身运动会“谁是球王”乒乓球争霸赛、羽毛球擂台赛年终总决赛(以下简称“总决赛”)新闻发布会在济宁体育中心举行。[详细]
12日上午,济宁市智慧旅游工作培训大会暨旅游新媒体联盟成立大会在香港大厦举行。[详细]
12月11日,济宁职业技术学院举行举办2017年校园招聘会。2018届毕业生近5000人参加了招聘会。当天共有330余家用人单位向毕业生抛出橄榄枝。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闫志强、院长李新斗、工会主席杨淑启等领导到招聘会现场指导。[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