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马婧
原标题:给校园装上“安全控件”(评论员观察)
只有让城乡教育资源更加均衡,创造更多优质教育资源供给,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才能让孩子们享有教育的权利,沐浴安全的阳光
近日,河南濮阳一小学发生踩踏事故,一个幼小生命戛然而止、20多名学生不同程度受伤,让社会关注的目光再一次聚焦到校园安全。根据当地公告,事发原因是课间时间较短,学生集中去厕所,拥堵导致踩踏。在对受伤孩子全力以赴进行救治的同时,也需对校园安全进行检视与反思。
踩踏事故的发生,往往与人群失序有关。造成秩序失常的原因多种多样,但引起河南濮阳学生人群失序的原因,竟是集体上厕所的争分夺秒。这背后,是短短十分钟的考前间歇、逼仄狭窄的楼梯设计、不合理的厕所布局。据记者现场观察,全校1700多人共用四间厕所,其中女厕坑位只有24个。
教化之本,出于学校。这显然不是校园安全警钟的第一声长鸣,却依然让人们的心震颤不已。有研究报告显示,校园已成为少年儿童、青年学生最为安全的生活场所;但与此同时,另一份调查却表明,学校也正成为家长们最担心孩子受到伤害的地方。这样的矛盾是因为,安全事故概率虽低,但对于当事人和家庭而言,每一起事故都是100%。近些年来,从食物中毒到校舍倒塌,从校车车祸到校园欺凌,校园安全事故多次演变成社会公共事件,所积聚的焦虑亟待通过加强校园安全建设来有效纾解。
安者,非一日而安也;危者,非一日而危也,皆以积然。在生产领域有一个海恩法则,是说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对校园安全而言同样如此。其实,无论是厕所还是校园的旮旯角落,不管是课堂还是课下对学生的每一句叮嘱,只有时刻控制好校园内外关系师生的每一个变量,才能解好校园安全这道难题。这不仅需要教育部门切实的检查督导,更需要教学领域所有参与者不只停留在口头的自觉与重视。
往深层看,此次事故所折射出的不仅仅是单纯的校园安全问题,更是一个有待解决的教育资源分配课题。据悉,事发学校共有学生1704人、23个班级,这明显违反了教育部有关“城市完全小学最大规模是30班、1350人,班级平均规模不应超过45人”的规定。这样的“超载”,在很多地方都存在。
教育资源的现实布局与实际需求不匹配,反映出当前不少地方教育实践的尴尬。教育部早就明确指出,“城区学校‘大班额’现象普遍”“大城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读数量倍增,配套学校和教育设施未能实现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基础教育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一方面是优质教育资源产生“马太效应”而聚拢大量学生,另一方面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资源供给不足,既留下了教育的难题,也埋下了安全的隐患。这说明,只有创造更多优质教育资源供给,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让教育资源的分配更合理,才能让孩子们既享有教育的权利,也沐浴安全的阳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孩子们成长得更好,是我们最大的心愿。保证校园里的一方净土,让设施齐备的校园成为孩子成长的保护层,是实现这一心愿必不可少的“安全控件”。
《 人民日报 》( 2017年03月24日 05 版)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马婧
3月23日,济宁检察机关开展“六型”基层检察院建设年活动动员大会召开。济宁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宋晓磊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李斌主持会议。[详细]
日前,记者从济宁市招考中心了解到,2017年上半年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NCRE)将于3月25日开考,3月28日上午9:00全部结束。[详细]
3月22日,济宁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联合市公安局公交警察支队、市公共汽车公司,在火车站公交广场和公交IC卡服务中心向广大乘客讲解电信诈骗知识,“以案说法”开展反电信诈骗宣传活动。[详细]
自4月16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将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较调整前增开动车组列车25.5对,客流饱满区段出行压力将进一步缓解。届时,济宁地区部分普列、高铁列车车次也将微调。受此影响,4月14日之后的部分列车车票将暂停发售。[详细]
自济宁市安监局开展非煤矿山专项执法和工贸行业安全生产执法异地互查活动以来,全市安监部门成立了7个检查组,每个检查组下设2-3个检查小组,对465家重点工贸行业企业同步开展异地检查。截至17日,全市工贸行业企业异地执法互查共立案调查400项,暂时停产停业企业1...[详细]
自去年2月济宁市大气污染防治“百日攻坚行动”动员大会召开以来,济宁市住建局制定印发一系列文件标准,通过在制度标准上进行全面保障。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检查建筑工地5.9万余次,查处94家违法企业,罚款252.68万元。[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