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扶贫的“静宁模式”

2017-07-26 17:00:00 来源: 中国教育报 作者:

  原标题:教育扶贫的“静宁模式”

  7月的黄土高原已是鸟语花香。在甘肃省静宁县,不论走在偏远的农村,还是繁华的城镇,目之所及,最漂亮的建筑是学校,最优美的环境在学校。

  受益于教育精准扶贫,在静宁,昔日破旧的校舍已被崭新的教学楼取代,曾舍近求远、择校转校的农村学生,如今正在逐步“回流”。今天的静宁,走出了一条符合实际的特色教育精准扶贫之路,让每个孩子和他们的家庭都享受到了教育扶贫带来的实惠。

  贫困山村有了漂亮“童话城”

  静宁县城川镇红旗村老贫困户王跃刚的小儿子王萌,现在也和城里的孩子一样,在家门口上幼儿园。“保教费免了,孩子每天还能吃到营养可口的饭菜,天天吵着要去幼儿园哩!”王跃刚说。

  但就在几年前,对于村里的百姓来说,这还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红旗村原来有一所幼儿园,只负责孩子的日常活动。家长们每天忙农活,中午接孩子回家吃饭,一来一去,大部分精力都耗费在了接送孩子上。

  为了减轻家长负担,红旗幼儿园探索实施了日托模式,并采取集中加工、分点配送的方式,为幼儿提供早餐、午餐,还为孩子们创设温馨舒适的午休场所,让家长们能安心干农活。

  “我们与静宁一幼建立‘一对一’帮教机制,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开展幼教培训,规范保教行为。”红旗幼儿园园长穆新燕说,“依托‘静宁教育云’平台,我们与静宁一幼开通同步课堂,真正让农村孩子与城里孩子一样,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学前教育资源。”

  红旗幼儿园不是个例。在静宁县,许多家长和孩子都感受到了幼儿园带来的“实惠”。

  2015年至今,短短两年,静宁县行政村幼儿园从3所发展到149所,其中贫困村幼儿园75所,实现了有需求的行政村、贫困村幼儿园全覆盖。

  为了确保农村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资源,解放农村劳动力,静宁县把发展学前教育作为教育扶贫的重要举措,按照有利于利用富余校舍和师资、有利于社会力量参与、有利于幼儿就近入园、有利于分级管理的“四个有利于”原则,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据统计,2017年春季静宁县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9.1%。

  乡村致富有了专业“好帮手”

  现就读于平凉机电工程学校(静宁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农牧系园艺(151)班的王伏帅,从小就喜欢听父亲讲果园管理方面的知识。

  来到学校后她惊喜地发现,学校建立了静宁苹果产学研联盟实习实训基地,园艺专业学生每学期都有校外实践机会,能把课堂知识和生产技术有机结合起来。

  每次回家,王伏帅都会与父亲交流果园管理方面的知识和经验。新旧知识的碰撞,理论与经验的交融,在她的技术支持下,父亲建起了3个日光温室,栽上了油桃、杏子,利用反季节栽培,家里的收入增加了几万元,不久就翻新了房子。

  为了对接市场需求,优化专业设置,静宁县投资2.6亿元,建起了占地266亩的静宁县职教中心新校区。围绕苹果、建筑两大富民产业,静宁县在职教中心设置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和工程施工、工程造价、设备安装、楼宇智能化设备安装与运行等建筑类专业,每年输送毕业生300人以上,培训果农和建筑从业人员1.2万余人次。

  学校还与省内外30余家企业深度合作,建立了贫困家庭学生就业援助机制。近3年,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到99%,其中,贫困家庭学生就业率达到100%,实现了“输出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

  学生上学有了惠民“及时雨”

  “靠着助学贷款的支持,我才能顺利完成学业。”今年刚从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毕业的石杰告诉笔者,他每年都能获得5000元的生源地助学贷款。而在4年前,手捧大学录取通知书,每年的学费却愁坏了石杰一家。

  得知县上有针对贫困大学生的助学贷款,石杰赶紧递交了申请。有了助学贷款的帮助,石杰更能专心于学业,成绩优异的他被保送到山东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

  在普惠性政策支持的基础上,静宁县坚持“扶真贫、真扶贫”,将教育惠民政策资助和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深度融合,做到了精准识别、精准对接、精准资助、应助尽助。静宁县成立了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严格对照国家、省市相关政策要求,构建起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等各学段全覆盖的贫困户学生资助体系。

  静宁县全力实施学校改造提升工程,建立贫困家庭学生资助体系,近3年累计投资4亿多元。同时,积极落实学前教育免保教费和学前幼儿资助、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及营养改善计划、普通高中免补学杂费和助学资金、中职免学费和助学资金、省内高职院校免学杂费、大专(高职)及以上教育生源地助学贷款等各类惠民政策,广泛吸纳社会力量捐资助学,确保了每一名学生不因贫失学。

  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静宁县把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工作作为教育扶贫的重要内容,督促各部门、乡镇、村社和学校紧密联系,排摸留守儿童情况,建立档案;落实强制报告、控辍保学、排查解忧、结对帮扶等留守儿童关爱工作长效机制;探索落实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政策,动员县域内企业扶持留守儿童父母就近创业致富,让贫困学生家长就近安心务工、尽快脱贫。(郑芃生 高文博)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马婧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 【创城看变化】他用近百首歌谣描绘出创城变化的鲜活画面

    %EB9UR%AO%8LGD$6B{F_S93.jpg

    “红帽,你已成为创城的符号,处处闪动的身影,似炽热的火苗。红帽,你已成为创城的骄傲,因你的存在,交通变得更井条。……”这是56岁的高为洲在创城伊始时写的第一篇“创城谣”。高为洲说,大家戴着红帽,早出晚归,干得热火朝天,那种撸起袖子干起来的热情丝毫没...[详细]

    07-26 08-07大众网济宁频道
  • 曲阜共享单车入驻社区 “最后一公里”出行服务送到家门口

    QQ图片20170725110500.jpg

    23日上午,济宁首个共享单车社区落户曲阜,将打造成慢行交通示范社区,方便社区业主绿色出行。记者了解到,自摩拜单车进入曲阜后,受到了当地市民的欢迎。随着摩拜单车投放数量地增加和车辆的智能调度,共享单车给市民的日常出行带来越来越多便利,同时也成为曲阜慢...[详细]

    07-26 08-07大众网济宁频道
  • 济宁首批微山“白条”柳编制品将进入德国市场

    f04da22d7d2918cb4a7c20.jpg

    近日,微山一家工艺品公司完成了柳编制品注册登记,成为来自“杞柳”种植之乡的第一家柳编出口企业,填补济宁辖区“白条”柳编制品出口的空白。[详细]

    07-25 07-07大众网济宁频道
  • 1至6月份济宁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6.1%

    143559ak1kf01a09jzwlwu.jpg

    22日,山东召开“全省环境保护突出问题综合整治攻坚动员大会”,重点针对近期大气质量改善压力大、水环境质量距国家要求差距较大等环保突出问题打响“攻坚战”,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守护群众心中的碧水蓝天。[详细]

    07-25 07-07济宁晚报
  • 山东点名通报12起环保问题责任人 济宁占7起

    Cr4JZvhDCf1eGbwIfCPNMi1Gfi28zt3sTS72yXUxvpUWP1483632793786compressflag.png

     21日,山东省环保厅公布了12起因环保问题整改不到位、监管履职不力被问责情况。近期,针对环保部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组和省级环保督查组在检查中发现问题整改不到位、环保部门监管履职不力等问题,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有关部门依规依纪对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了...[详细]

    07-24 07-07齐鲁晚报
  • 上半年快递业务量超2547万件 市民忍不住买买买

    t017501a02ab68bfe03.jpg

    近日,市邮政管理局公布了今年上半年我市的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突破2500万件。其中,5月份的快递业务量达486万余件,接近去年11月份的数据量。[详细]

    07-24 07-07济宁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