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马婧
原标题:九十七岁的一线教师
【身边的“四有”好老师】
夏夜,在厦门市前埔南区的一个老者家里,十几个人正围坐一室,就欧洲高等教育研究这一话题进行交流和探讨。沙龙的主人——我国著名教育家、厦大教育研究院名誉院长潘懋元,坐在离门最远的沙发上,静静地倾听着年轻学生们的观点,不时也发表自己的看法。
只要不出差,32年来的每周六晚,潘懋元的“家庭沙龙”都会在自家客厅上演。来参加沙龙,已成为学生们来厦大教育研究院求学的“固定节目”。沙龙只是潘懋元育人的一个“战场”。潘懋元从15岁开始教书,时至今日,97岁的他依然躬耕在教书、育人、科研的第一线。他常说:“我一生最欣慰的是,我的名字排在教师的行列里。”
敢为天下先
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完整的理论来支撑。那时,刚过而立之年的潘懋元,在厦门大学讲授教育学并负责教务行政工作。他敏锐地认识到,忽视高等教育的特点、硬把普通教育理论搬到高等教育中行不通,必须建立有别于普通教育学的高等教育理论。
1978年,他在《光明日报》上号召“开展高等教育理论的研究”,在《厦门大学学报》发表文章,提出“高等教育”学科一系列需要研究和改革的问题,首次向人们展示了高等教育科学广阔的研究领域和发展前景。1978年5月,我国首个以高等教育为研究对象的专门机构——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室正式成立。这时,距潘懋元把“高等教育”搬上讲台已过去了22个春秋。
1986年,66岁的潘懋元应邀去日本参加研讨会。听了与会欧美高校代表关于民办高校情况的报告后,他眼前一亮,脑中闪出一个想法:中国能否发展好民办教育?提出这个问题在当时需要一定勇气。那时对于所有制问题的探讨还比较敏感,在教育这个行业里搞“私有制”,怕是很多人会跳起来反对。为了说服反对者,潘懋元采取了迂回策略。他对西方国家私立高校进行了深入研究,又认真钻研了国家政策和改革倾向,于1987年初发表文章,首先破解了发展民办高校的理论难题,为当时刚萌芽的民办高等教育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
以实践检验理论
“高等教育学不是一门纯理论学科,而是应用性的社会科学。”对于高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潘懋元有着很清晰的认识。经过深入思考和研究,1980年在湖南大学讲课时,潘懋元正式提出教育有两条基本规律,一条是外部关系规律,一条是内部关系规律,并指出两条规律密切关联,相互作用。直至今日,这一理论还是高等教育研究的理论指导。
“实践”也是潘懋元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他创建了“自学—研究—教学实习”三结合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在前两个环节,学生不是放任式学习,而是带着潘懋元安排的题目进行学习和研究。“教学实习”环节,则让大家把学习心得拿到课堂上讲,其他同学来评析,并随之展开讨论。由于成效显著,这一教学模式被推广至校外。2001年该成果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学生的航标和榜样
在厦大教育研究院学生们的眼中,潘懋元不仅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还是自己为人的航标和榜样。大家都记得潘懋元常说的那句话:“导师对学生在专业知识上的具体帮助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方向上的指引、方法上的点拨及人格上的影响。”
虽身为高等教育领域的“泰斗”,但潘懋元从不摆架子。新生入学第一课,听到潘懋元的第一句话就是韩愈《师说》中的“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他以此主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在学术问题上展开论争。 (作者:本报记者 马跃华)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马婧
近日,济宁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发布2017年度市级安全生产领域联合惩戒对象(第一批)的公告,梁山兆鑫货运服务有限公司、鱼台县景润灶具服务站被纳入市级安全生产领域联合惩戒对象。[详细]
日前,记者从市卫计委了解到,为加强产前诊断与筛查技术服务的监督管理,规范产前诊断与筛查技术服务行为,济宁市将开展产前诊断与筛查技术专项监督检查,对于未经批准开展产前诊断类技术、不具备资质开展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检测或采血等违法行为将进行严厉查处。[详细]
“善心汇”名为慈善,实为非法传销,采取“拉人头”方式大肆发展会员,非法牟取暴利。近日,曲阜市的“善心汇”组织也被连窝端起,重要参与人、组织者刘明(化名)被曲阜市人民检察院依法批准逮捕。[详细]
记者从济宁市环保局了解到,近日,济宁市印发《济宁市2017年环境保护突出问题综合整治攻坚行动方案》。[详细]
2017年9月6日7时40分左右,梁山县拳铺镇万花张村西南方向,一家小型废弃作坊发生了燃爆,造成六人受伤。其中一人腿部骨折在梁山县医院手术治疗,其余五人轻伤在观察治疗,均无生命危险。[详细]
9月5日上午10时06分,济宁市公安消防支队指挥中心接到报警称,如意大桥东首发生交通事故,一人被困,随即调派高新区消防大队同济中队两辆抢险救援车,官兵10人,赶赴现场处置。[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