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区的健身设施的不断增加,如今每个社区都装上了不少于一处配套的健身器材。市民走出家门不用跑远路就可以锻炼身体。小区健身环境好了,越来越多的懒人也逐渐爱上了运动。
身边有了健身广场,运动的热情涨高
15日上午,在西门社区这里的小绿地竟增设了一处健身广场。远远望去,一排崭新的健身器材,配上修剪得当的绿植,不禁让人眼前一亮。
“附近玉米仓小区的健身广场,也安装了不少健身器材。”一位居民说,这里的健身器材直接装在居民楼旁,出门就能锻炼身体,想忽视它们的存在都不行。
小区外一家商户老板告诉记者,自己就住在这个小区。之前附近没有健身器材,小区喜欢运动健身的居民只能走远一点去广场或者在马路上散步。“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健身,不仅人性化还很方便。”这位老板说,如今他这原本并不爱健身的人也渐渐爱上了运动。
济宁市体育局将持续有计划地加快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到2020年,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0平方米以上,县级以上主城区建成“10分钟健身圈。”
“现在我们就是要建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设施,器材设施建设要多样化,顾及到老人、中年、青年、孩子各个年龄段人群,普及全民健身运动,给市民倡导一种健康的生活理念。”济宁市体育局群体科科长王金强说,2017年上半年已经采购了1200万元的健身器材用于全市健身设施建设,下半年还将在全市新建55处球类场地,包括10个足球场、15个篮球场、30个羽毛球场。
每个社区都能健身,体育设施种类多
除了在全市范围内根据空间资源和市民需求新建健身广场外,一些老旧健身广场之前出现的设施损坏,不能满足市民需求等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在任城区更道街东门社区的一处健身广场,记者发现这里的健身器材种类大大小小有几十种,还专门划出一处乒乓球场地,能满足不同年龄段人群的使用。除了健身器材,供居民休息乘凉的亭子、高大的树木、动物石雕等配套设施也很完善。
“我每天都会带着小孙女来转转,这里干净整洁环境好,还新增了这么多健身器材,来了就不想走。”居民王大妈告诉记者,以前这里器材损坏不少,很多都不能使用,垃圾也多。想锻炼身体都没地方去。现在,损坏的器材都维修好了,还新增了不少,老人孩子也都愿意来这玩。
记者从济宁市任城区全民健身活动指导中心获悉,根据每个社区不能少于一套(12件)健身器材的要求,对全区没有健身场地的社区进行新建。同时,还把以前已达到报废年限及人为造成损坏器材不全的场地进行了健身设施修理和增加。目前,任城区健身设施已基本达到8分钟健身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