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将文化旅游产业的综合带动作用落到实处,霄云镇抢抓全县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历史机遇,以建设“文旅名镇”为核心,按照“强基础、聚人气、立产业”的发展要求,拟定形成“一区”(霄云寺景区)、“两线”(以东鱼河、白马河、惠河、农家村庄休闲片区等为主的生态旅游线和以古香寺、鲍楼红色村庄等为主的文化旅游线)、“三大主题”(红色旅游、绿色旅游、古色旅游)的旅游发展新格局,使乡村旅游成为我镇旅游业突出亮点和农民增收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加快项目建设,打造旅游精品。坚持“文旅名镇”战略不动摇,致力打造“禅修圣地、养生福地”发展品牌。以申报“长寿乡镇”为契机,打造生态休闲养生主题项目,着力把镇驻地南部区域建设成为霄云的客厅、休闲养生基地;依托深厚的佛教文化,着力打造霄云古香寺景区,目前该项目已基本完成景区项目一期大雄宝殿、禅修堂等项目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利用东鱼河生态资源与压煤搬迁复垦区融合,打造“生态、休闲、度假、养生、采摘”品牌,把东鱼河沿线建成旅游度假区。
二、发展乡村旅游,丰富旅游产品。以古香寺景区和生态、红色文化资源特色为依托,以打造“红色村庄”为目标,加强整体规划,完善基础设施,突出红色、农耕,充分挖掘文化内涵,建设特色旅游村,繁荣乡村旅游市场。对鲍楼及其周边村庄进行整合,完成红色革命旅游乡村整体规划,适时启动鲍楼红色革命纪念馆项目建设及对店子革命纪念馆进行升级改造。目前,正在对鲍楼革命老区红色系列电视剧《护送》剧本进行创作,并通过招商推进电视剧《护送》的拍摄。对张庄等五个压煤搬迁复垦地,规划一处高标准农业示范园,建成集餐饮、田园休闲为一体的综合型乡村旅游特色基地。
三、完善配套设施,改善发展环境。完善旅游接待基础能力设施建设,新建和提升镇域内饭店、宾馆等设施,通过招引项目建设旅游集散中心 ;加快旅游交通设施建设,修缮镇驻地及景区周边道路,完成交通主干道的交通标识系统和旅游交通指示牌建设;加大环境整治力度,抓好东鱼河堤景观林改造、美丽乡村建设、旧村改造等工作,提升城镇整体形象和品位。
四、加大宣传力度,拓展旅游市场。加大霄云旅游品牌的宣传推广力度,通过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利用各类推介会等平台及举办佛法交流会、红色体验、闲静养生、农家采摘等活动,提升霄云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建立重点市场旅游营销队伍,推行旅游志愿者服务,加大市场营销和推广力度;依托建设完成的霄云古香寺研发具有霄云特色的推广宣传产品,依托两省四县交汇处优势区位,力争打造鲁西南边陲的文旅圣地。(周尚印、周文强、孟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