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服务新模式能否让就业更轻松
□孟一 报道 就业指导师开展一对一指导。
□ 本报记者 孟 一 本报通讯员 郭召利
7月1日,济宁市开设了全国首家就业连锁门店,由政府买单为求职者提供“一对一”的就业服务,变职位推介为职业定制。就业服务模式的创新,能否有效改变就业市场的现状,为破解“求职难”与“用工荒”提供助力呢?令人倍感期待。
“细针密缕”定制职业规划
“欢迎您来到就业门店,请出示您的个人信息和相关证件,我们好作一下必要的记录。”7月4日下午,暴雨倾盆,可预约了当天就业服务的谢怀婷依然准时赶到了门店。没有生硬的开场白,无需闷头填写各种表格,取而代之的是一包纸巾、一杯水和一句问候。待谢怀婷擦掉被雨水打湿的头发,就业指导师开始了一段看似与就业完全无关的“闲聊”。
大学生活过得如何?班里有多少同学,男生女生各有多少?求职者聊得惬意,旁观者听得诧异,直到事后私下交流,记者才算是明白了其中的意义。
“通过闲聊,可以直观地了解到一个人的生活态度。而说话间捋头发、捂嘴之类的细微动作,也可能会暴露一个人的性格。”济宁人才市场首席就业指导师朱茂雷解释说,拿班里男女生人数的问题来说,能记清楚的人,多半记忆力好、注意力集中,且担任过班长等职位,他们的职业规划曲线也会因此向管理、经营等方向有所偏移。
在不经意间了解求职者的特质,进而为职介提供参考,这只是就业指导摸底的第一步。接下来,对于没有明确就业方向的,则要通过“考试”完成一份更为细致的人才素质测评报告,就求职者各方面的潜质和岗位胜任度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原来也到人才市场找过工作,就是在人山人海中挤出个空子,填表、递简历了事。今天这一连串的流程下来,才让自己对求职有了更深的认识。”谢怀婷告诉记者,就业指导师不仅分析了她所适合的职业,还现场从职位信息库中调取了3家企业信息,供其选择。
“就业指导的时间为每人1个半小时,‘细针密缕’地定制职业规划是为了满足不同人的个性需求,确保职位推介能有所收获。”朱茂雷说,自7月1日正式营业以来,已有26位求职者前来预约就业服务,目前已为其中20名进行了职位推荐。
一对一服务转嫁试错成本
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相关部门出台了很多政策、拿出很多资金,但由于缺少一个有效连结政府与求职者的平台,执行起来往往无法直达“病灶”。
“除政策落实难到位外,我们经过长时间工作摸索出的求职规律、职场动态等,也都没找到好的传播渠道,”济宁市人才市场信息与网上市场部部长魏志静说,信息的梗阻已然成了制约就业服务的一大坎儿。
基于这样一种认知,相关部门通过多次会商后得出结论,认为一对一服务模式对促进大学生就业最为有效。由熟悉行情和业务的就业指导师面对面地分析岗位匹配度、解读政策、推荐职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毕业生求职的盲目性和短视行为造成的频繁跳槽,转嫁不必要的试错成本。
服务方式的最优路径既定,下一步就该考虑如何建立便捷、广阔的服务载体,以扩大受众的接触面。
“前些年,在日本调研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到一种由政府买单就业服务的商业化职介模式,让人很受启发。”济宁市人才市场主任邵新才介绍,提供这种服务的店铺叫做民营职介所,它们每促成一名市民就业,就会向用人单位收取一定费用作为服务介绍费。此后,政府会把这笔费用打到用人单位账户上,体现出政府买单就业服务的性质。
据了解,济宁十二个县市区加起来,从事就业工作的人员也仅仅只有几十位,指望这些人手把手地提供就业服务自然很不现实,而这也就使政府参与商业化运作具有了可尝试性。
“此次开门营业的第一家门店就像是块试验田,2名就业指导师都是人才市场的工作人员。下一步,我们希望有更多个人加盟连锁,把门店开进社区、学校,让每个人都能就近享受到系统化、专业化的就业服务。”邵新才说。
业务拓展需破多层“梗阻”
大思路拉开了,试验田落地了,但记者仍对连锁门店业务拓展的可行性充满疑虑。
首先一点就是运营成本问题。开门店意味着大投资,即便第一家店选址共青团路北首的城市边缘,100多平米门店的租赁费用也要4万余元。再加上水电费和员工工资,按一家店2名就业指导师来算,每年的运营成本将达到12万元左右。
那么,这笔钱到底花得值不值,又是否能花得起呢?魏志静为记者简单算了一笔账,如果按一年成功安排300人就业来算,折合到每一个人身上的就业服务成本就只有400多元。400元为一名大学生作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找到一份工作,政府还是完全可以承担的。
“全市每年有1个亿的扩大失业金,其中,用于就业推荐的部分年年都用不完。现在,我们就是把这笔钱拿出来,为求职者购买高标准的就业服务。”邵新才说,为确保所提供服务取得实效,我们会对就业指导师进行业绩考核,促成就业的人数越多奖金就越高。
而说到就业指导师,一个新的问题就连带出现,究竟什么样的人有资格胜任这一岗位,济宁是否有这样专业人才的储备呢?
对此,朱茂雷坦言,就业指导师需具备专业常识、心理学知识等,且需要通过职业认证。而现在,几乎找不到拥有这一认证的“现成人才”。对此,人才市场正积极组织开展就业指导师培训,尽早填补这类人才缺位。
当运作成本可控,门店核心就业指导师可育,连锁推广的可操作性算是具备。但是,邵新才本人也对这一创新举措持谨慎态度,他说,“作为全国首家就业连锁门店,没有可供借鉴的成功范例。像保质无法保量之类的现实问题,暂时还找不到有效的解决路子。但我们相信,这必然是一种助力就业服务走出‘围城’的有益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