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7-3161789

通讯员QQ群:242839438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新闻热线:0537-3161789   新闻邮箱:jndzwww@163.com   QQ:948367398

当前位置:首页 > 济宁新闻

济宁:强力打造转型升级和经济文化融合发展高地

2013-12-18 13:20 作者:吕光社 张誉耀 王德琬 王磊 来源:大众日报
《西部经济隆起带发展规划》提出,在建设具有较强区域竞争力的经济隆起带中,济宁的目标是建设“转型升级和经济文化融合发展高地”,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加快发展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建设国家采煤塌陷地治理示范基地和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示范市。积极发展以京杭运河为依托的园区经济和以内河港口为依托的优势产业集群。

△北湖新区京杭运河特大立交桥架起济宁至曲阜机场、邹城峄山、曲阜高铁东站的快速通道

△济宁城区洸府河畔起大城

△北湖水质净化湿地     

△济宁市奥体中心      

△尼山论坛      

△东宏工业园PE管材生产车间

△山推生产车间

△科技重点实验室

点击浏览下一张

△鲁抗制剂生产车间

  ◆核心提示

  《西部经济隆起带发展规划》提出,在建设具有较强区域竞争力的经济隆起带中,济宁的目标是建设“转型升级和经济文化融合发展高地”,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加快发展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建设国家采煤塌陷地治理示范基地和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示范市。积极发展以京杭运河为依托的园区经济和以内河港口为依托的优势产业集群。

  支持济宁市在带动西部加快隆起、转型升级中发挥更大作用。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壮大装备制造、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等支柱产业,改造提升能源、化工、造纸等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商贸流通等特色产业,进一步彰显济宁现代产业新城、文化旅游名城、生态宜居水城的特色魅力,打造区域性产业、交通、商贸、物流、文化、金融“六大中心”,建成鲁西科学发展高地、中华儒家文化区、国家级生态示范城市和西部区域性中心城市。

  ★发展目标★ 

  ——打造鲁西科学发展高地

  抓住机遇,重点突破,整体带动,通过五年的努力,使济宁经济总量、主要指标人均水平等在周边区域发展中居于领先地位,将济宁建设成为实力较强、产业发达、城乡秀美、人民富裕的区域中心城市。

  ★战略定位★ 

  ——区域中心城市。加快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构建起以优势传统产业为主导、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新型产业格局;依托“水陆铁空”四位一体立体交通优势,加快形成区域交通集疏中心,打造运河物流品牌;做大做强中心城区,加速都市区融合发展,加快构筑起以中心城市为核心、都市区为主体、县城和小城镇为支撑的新型城镇体系。发挥交通、产业、文化等优势,推动济宁与周边区域之间对接融合,把济宁建设成为经济实力雄厚、资源要素汇集、文化特色彰显、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区域中心城市。

  ——先进制造业基地。坚持新兴产业规模化、传统产业高端化、产业发展园区化,依托一批国家级产业基地,大力实施“1351”百千亿产业培植工程,加速壮大以煤化工、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和光伏产业为重点的先进制造业,千亿级产业集聚发展,百亿级大企业大集团加速膨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进入全省前列,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明显提高,成为主导产业优势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科技创新先行区。以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为动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大创新投入力度,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构建起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年提高,自主创新企业、公共服务平台、高新技术人才形成规模,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以上。

  ——文化经济特区。以建设“曲阜文化经济特区”为牵动,有机整合全市文化资源,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基地和文化产业集群建设,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明显提升,打造儒家文化传承创新区、文化经济融合创新发展示范区和国际旅游目的地,建设凝聚全球华人的文化圣地和共有精神家园。

  ——生态示范城市。高效利用能源资源,加大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五年内建成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成为天蓝地绿、山清水秀、生态宜居的国家级生态示范城市。

  ——民生和谐示范区。全市人民共同富裕步伐加快,城乡居民收入实现倍增,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社会安定有序、文明和谐、充满活力,人民生活质量、幸福指数及群众满意度均实现较大幅度提升。

  □吕光社 张誉耀 王德琬 王磊 

  “省委、省政府高瞻远瞩,决定实施‘一圈一带’建设,西部经济隆起带建设为济宁加速跨越崛起、实现争先进位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战略机遇和助力平台。”济宁市委书记马平昌表示,济宁还拥有曲阜“经济文化特区建设”上升为省部级战略,省政府专门出台了支持济宁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七个方面政策等有利条件,济宁的资源禀赋、区位交通、产业基础、经济实力、区域影响力在整个西部地区都具备较大优势,济宁将抓住用好机遇,高点定位,集中突破,建成西部区域性中心城市,在带动西部加快隆起、转型升级中发挥更大作用。

  发挥更大作用济宁有先发优势。从地理位置看,济宁居于西部六市的中心位置,与菏泽、枣庄、临沂接壤,与聊城、德州相近,是西部经济隆起带“U”形的中间地带;从经济实力看,济宁在鲁西六市中,经济总量、工业规模、财政收入均占第一位,占西部经济隆起带总量的25%左右;从发展趋势看,济宁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兼具“水陆铁空”交通特点,特别是济兖邹曲嘉都市区建成面积达到240平方公里,空间优势巨大;从资源占有情况看,济宁煤炭储量占全省一半以上,区域淡水资源人均占比在西部六市中居第一位,儒家文化发祥地的文化优势无可比拟。

  这些都是济宁打造区域发展高地的有利条件。刚出台不久的《西部经济隆起带发展规划》已明确了济宁的发展定位:建成鲁西科学发展高地、中华儒家文化传承创新区、国家级生态示范城市和西部区域性中心城市。济宁市委、市政府见事早、行动快,先期开展了一系列和省里的对接争取工作,并于今年5月3日召开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体会议作出专门《决议》,对打造鲁西科学发展高地作出了全面部署,目标定位、发展布局、工作重点完全符合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

  突破产业和大项目 >>>>

  引擎鲁西科学发展高地

  区域经济发展,“先极化、后均衡”是规律。“谁率先打造出增长极、建成‘发展高地’,谁聚集要素和争夺市场的能力就强,谁就能抢占发展先机、赢得竞争主动。”马平昌说,在鲁西地区乃至淮海经济区20多个城市中,济宁的经济总量、财政实力都居“第一方阵”。

  济宁市委、市政府抓住全省建设西部经济隆起带的重大机遇,做出打造鲁西科学发展高地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经济战略转型这条主线,进一步深化思路布局、强化推进措施,全力攻坚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打响转方式调结构攻坚战,打造济宁经济升级版。

  为加速产业转型升级,打造鲁西科学发展高地,济宁以实施“1351”百千亿产业培植工程为抓手,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大体系,重点培育机械、化工、煤炭、食品医药、新能源、纺织服装、造纸、冶金建材、电力、信息十大产业。

  “我们实施优势竞争战略,坚持增量提质原则,集聚优势资源,突出优势区位,做强优势区域,发展优势产业,加快实现资源型城市向新型工业城市转变。”济宁市发改委主任尤卫平说,将通过完善产业体系,打造全国性的产业基地,以资源整合集群发展为方向,加快东部工业聚集区建设,形成市域工业发展中心和西部经济隆起带最大的工业聚集区。

  与此同时,济宁持续开展“大项目突破年”,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增投量、优投向。围绕“1351”百千亿产业发展,济宁筛选960项工业项目、576项技改项目,筛选确定100个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技术改造项目,全面实施推行“分线作战工作法”,建立健全领导包保、重点调度、集中开工、部门联系推进制度,完善关门点评考核制度,提高重大项目审批效率,确保各类项目以最短的流程、最快的速度落地。

  济宁在产业升级转型中交上了漂亮的成绩单:传统优势产业改造提升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植壮大的“双轮驱动”,构建了新型产业体系:能源、装备制造、化工、食品“四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659.3亿元,成为全国第三大工程机械制造基地;全市销售收入过百亿企业达到8家,4家企业上榜中国企业500强,43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济宁,其中投资20亿美元的惠普国际软件人才及产业基地项目正式落地建设,建成后将一举使济宁IT产业走在全国前列;坚持以特色化、基地化为方向,以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新信息和节能环保产业为重点,建成了一批特色园区,以台湾联华电子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快速成长,产值年均增长45%;以服务业牵动转型,万达广场、东方文博城、尼山圣境等一批服务业大项目相继启动建设,服务业投资占规模以上投资的比重达到48.5%,服务业增加值占比两年累计提高1.8个百分点。

  建设“美丽济宁” >>>>

  打造国家级生态示范城市

  “建设国家级生态示范城市,是省委、省政府对济宁提出的要求,也是济宁正在全力推进的生态建设目标。”马平昌表示,举全市之力实施生态突破战略,加快提升生态文明水平,坚持“治气当先行、治水当示范、绿化当模范”来建设“美丽济宁”,早日建成天蓝地绿、山清水秀、生态宜居的美好家园。

  济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工作,始终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确立了举全市之力实施“生态突破”的重大战略,作出了建设生态济宁的专门《决定》,制定了《生态济宁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以生态环境治理为重点,持续加大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全市呈现出经济较快增长、污染稳定下降、生态持续改善的好局面。

  蓝天行动:治气当先行。济宁制定了高于省定目标的具体指标:到2015年底前,济宁城区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10三种污染物年平均浓度比2010年分别下降20%、13.6%、27%;其他县、市三种污染物年平均浓度比2013年均下降15%。

  济宁对燃煤电厂执行严于当前国家标准的“济宁标准”,稳步推进异味污染、扬尘污染、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和秸秆禁烧等重点工作,通过大力度综合整治,去年全市城区环境空气主要污染物年平均浓度下降幅度均超过10%,位居全省前列,摘下了多年来“全省倒数”的帽子。今年通过深化治理,城区环境空气质量呈现出逐月向好趋势,1-8月份监测数据显示,城区环境空气二氧化硫浓度均值较去年同期改善27.1%,PM10同比改善5.2%,“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天数明显增加,城区空气环境质量按月排名较前年提高了5-8个位次。

  碧水行动:治水当示范。济宁把水污染防治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建立完善“治用保”防控体系,成立了由市长任指挥长的济宁市南水北调沿线水污染防治工作指挥部,从各部门单位抽调精干力量集中办公,明确分工,压实责任,以“倒计时”的方式抓落实、抓推进。

  截至2012年底,济宁市列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山东段控制单元治污方案》的119个项目全部建成,13个入湖考核断面全部实现达标,南四湖内5处水质监测点位全部达到规划水质目标;南水北调水质改善目标基本完成,顺利通过环保部、国调办专家联合考核评估,为整个山东段成功试通水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年7月12日,环境保护部、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在济宁市召开了山东、江苏两省南水北调治污现场会,充分肯定了该市水污染防治取得的成绩。李克强总理作出重要批示,指出济宁南四湖流域治污工作“相关经验可予总结,以资借鉴”。

  增绿行动:绿化当模范。济宁提出到2015年创建成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建设无山不披绿、无水不映绿、无路不荫绿、无村不掩绿、无城不盈绿的绿色生态济宁。

  今年以来,按照“一轴两城三网四区”的总体创建模范城市布局,济宁全面开展“大绿化行动”,大力实施山区绿化、平原绿化、镇村绿化、湿地保护等10项重点工程,快速增加城乡绿量。1-7月份,全市完成造林25.7万亩,抓住今年雨水充沛的有利时机,大力度推进雨季造林和荒山绿化,完成造林5.5万亩,有林面积达到290万亩;新建绿色通道93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绿色通道149公里;完成湿地保护修复30万亩,建成省级以上生态示范区5处。

  加推曲阜“经济文化特区” >>>>

  引领中华儒家文化传承创新区

  济宁历史悠久,始祖文化、儒家文化、水浒文化、运河文化、梁祝文化在此交相辉映、相融共生,是名副其实的文化之城。孔子故里、世界文化遗产地、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这些都是引以为豪的城市名片。但如何将文化资源优势变为发展优势,让它为现代经济社会服务,是济宁一直在思考的问题。”马平昌在接受采访时说。

  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去年,济宁研究提出了文化建设“突破曲阜”战略,出台《关于实施文化建设“突破曲阜”战略的意见》,每年财政列支3000万元支持曲阜文化建设,在土地、税收、人才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去年年底,国家文化部与山东省政府签署《关于合作推进山东文化强省建设框架协议》,提出共同探索创建“曲阜文化经济特区”。4月12日,济宁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曲阜文化经济特区”规划建设的意见》,意见指出,将以曲阜、邹城为中心,规划建设曲阜文化经济特区,并将其打造成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儒家文化传承创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先进区、文化经济融合发展示范区、文化创意创业人才聚集区和国际旅游目的地。曲阜文化经济特区建设随即全面启动,这标志着济宁将走出一条以文化引领、融合、催生地方经济转型发展的新路。

  《规划》中提出,济宁打造中华儒家文化传承创新区,济宁以加快曲阜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建设进程为主抓手,“一区多园”布局正在形成,推出一批重点文化建设项目,包括尼山圣境项目、孔子学院总部项目、鲁国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项目、明故城儒家文化体验园项目、曲阜万豪儒家文化动漫体验园项目、蓼河仿古文化商业街项目、孔子及七十二贤雕塑园区项目、十大儒家文化主题公园项目、孔子六艺城提升改造项目、中华孔子中医文化养生园项目等。目前,园区的融资规模不断扩大,项目建设也不断提速。其中尼山圣境项目、诸子百花谷等核心景区已经大规模开工建设。

  当前,济宁正牢牢把握“省市文化建设‘突破曲阜’、文化部与山东省共建‘曲阜文化经济特区’”两大机遇,推进“重大项目带动、人才引领、文化科技金融旅游‘1+3’融合发展、文化惠民”四大工程,打造文化经济融合发展创新示范区。

  截至目前,济宁在建待建的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共有100个。总投资25亿元的梁山水浒文化主题公园项目正紧张施工,总投资12.4亿元的金乡羊山古镇国际军事旅游度假区项目初具规模,总投资16亿元的汶上中都佛苑文化产业园项目正开门迎客,一期投资16亿元的兖州兴隆文化主题公园项目东西两区已开工建设……在这座老工业城市的地标上,一个崭新的文化产业格局雏形正悄然形成。

  建设济兖邹曲嘉都市区 >>>>

  构建区域性中心城市

  放眼国内外,举凡发展程度较高的区域,都是以较强的中心城市为带动和支撑。“在西部经济隆起带打造科学发展高地,培育区域中心城市的‘造极’能力是关键,对于济宁,则应加快强化城市功能,增强复合中心的带动力。”济宁市市长梅永红如是说。

  济宁市城乡规划局局长祝清荣告诉笔者,因为周边压煤,济宁的中心城区面积曾长期被国家限定为37平方公里,但济宁也有自身的优势。济宁市城区和周边的兖州、邹城、曲阜、嘉祥距离都很近,用梅永红的话说,“基本都是半小时车程,组成了一个完美的‘七星图’,想要发展成联系紧密、功能完善、职责清晰的‘济宁都市区’具有很好的基础。”清华大学教授顾朝林在济宁调研时曾表示,这样的城市建好了,既可以拥有完备的功能,又可以避免“摊大饼”式的城市病,刚好符合当下“中心—边缘型城市群”向“多中心城市”过渡的趋势。

  “济宁的城市发展与省西部经济隆起带中给予济宁的发展定位是相衔接的,构建区域中心城市,我们独具优势。”尤卫平分析,“古代讲,‘府与府,三百五’。济宁方圆几百里内没有大城市,并且居于西部经济隆起带‘U’形谷的中间地带。这是地利;经济总量、工业规模、财政收入均居鲁西六市首位,特别是济兖邹曲嘉都市区(济宁城区、兖州、邹城、曲阜、嘉祥)建成面积已达240平方公里,空间优势明显。这是现实基础。”笔者了解到,都市区五大板块相距16至30公里,聚集了全市52.5%的人口、70.3%的经济总量、77.8%的财政收入,已成为人口集中、经济发达、设施完善的区域,发展潜力巨大。

  据此,2008年,济宁调整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实施了“中心突破、组群发展、城乡统筹、梯次推进”战略,中心城区按照“一城四区、竞相发展”的格局拉框架、扩规模、提品质,形成以新区开发带动旧区改造,以水系改造、运河和湖区为载体提成城市品质,优化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及空间结构,力促中心城区扩张,牢固确立济宁城区在市域体系中的首位城市地位。同时要求城区每年拓展8平方公里以上、新增人口10万以上,今年实施了总投资145亿元的120个重点城建项目,出台了一揽子政策加快北湖新区开发建设步伐,同步推进东部科技新城、济北新区、西部运河商贸物流区和老城区重点片区开发。

  济宁正着手构筑以中心城区为核心、济兖邹曲嘉为主体的大都市区体系。“我们正加快中心城区‘东拓西跨南连北延’,推进都市区一体发展,合理调控各组团功能,规划建设城市二环线,加快东外环南延进度,启动开展东、西二环线前期工作,大跨度拉开城市框架。”济宁市规划局副局长刘海涛介绍,同时,将尽快完善曲阜高铁站连接线,启动建设济宁铁路物流园及湖西铁路,实现都市区各板块深度融合。力争到2015年,济宁中心城区建成面积达到16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150万以上,都市区城镇人口达到300万,成为引领带动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的中心城市。

  目前,济宁正实施高新区升级、济嘉西部融合、组团道路对接、公交一体化等12项行动计划;以现有的快速路网为基础,发展快速公交、BRT、城际高铁,实现以济宁为核心的“半小时单程出行”目标。已启动总投资173亿元的39个城际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开通了济兖邹曲嘉都市区城市公交,加速组群城市融合发展。祝清荣说,今年国庆节前五大板块间将开通10条城际公交,市民出行将不用换乘。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奋进的号角已经吹起,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济宁市将进一步解放思想、提升标杆,以打造“鲁西科学发展高地”为统领,坚持跨越发展争先定位总基调,深入推动工业化、城镇化“两化并进”强力实施工业、城市、县域、文化、生态“五大突破”,加快构建民生保障“十大体系”全力做大总量、提高均量、提升质量,切实在建设西部经济隆起带中发挥重要作用。

初审编辑:李龙   责任编辑:刘小双

手机快拍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分享此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 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 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 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