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攻坚在路上:一塘莲藕“旱涝保收” 脱贫贫困户“不脱”政策

2016-11-02 09:53:00 来源: 大众网济宁频道 作者: 朱仙娉

  大众网济宁11月2日讯记者 朱仙娉)当前,济宁各地年内实现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正在逐步实现。如何让已脱贫的“贫困户”不再返贫,未脱贫的“贫困户”稳步脱贫,已然成为奋战在扶贫一线的决策者们重点关注的问题。近日,记者来到了邹城市城前镇西康王村,实地探访了该村巩固扶贫成果的举措以及惠及贫困户的收益保障机制。

  荒滩变“金滩”,一池莲藕稳固脱贫成果


西康王村的荒滩变“金池”,一塘莲藕改变了贫困户的生活

  邹城市城前镇西康王村位于城前镇北部,多为丘陵地,以传统农业为主,村民主要种植花生、地瓜,村集体经济薄弱。

  济宁市国土资源局驻村第一书记田锋介绍,全村共有有精准扶贫户11户16人,多数是享受政策兜底的低保户。村里利用荒滩建设而成的藕塘如今已经初具规模,这为享受着扶贫兜底政策的贫困户又上了一道“双保险”。

  “刚到这里时,这一片都是荒滩,又臭又脏,我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修筑河堤。”田锋指着栽种满了莲藕的藕塘告诉记者,如今这些连片的藕塘共有31.6亩,亩产5000斤预计收入30余万元。为了发挥产业项目的带动作用,帮助村级精准贫困户脱贫和强化提升,“莲藕种植”项目受益部分全部分摊给精准扶贫贫困户,帮助他们彻底脱贫致富。

  村里成立了“藕池管委会”,66岁贫困户当上会长


66岁的贫困户李广申担任着藕池管理协会会长,每天打理藕池

  王广申是西康王村的贫困户,今年春天认领了270平米的藕池进行种植,66岁的他还可以下池塘里做一些打理工作。刚刚打理完藕池的王广申告诉记者,五月份种下的莲藕芽在春节前就可以收获了,能有3000多元的收入,再加上政府给予的低保政策,一年下来的收入也算不错。

  说起藕塘的种植过程,王广申笑得合不拢嘴,“种植莲藕,村里没让户家掏一分钱,还给我们派了技术员,看藕叶旺盛的生长势头,今年的收成应该差不了,而且藕塘里还放了泥鳅用来松土,这样一来,年年的收成会越来越好。”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西康王村11名贫困户分到各自藕池后,村委针对有的贫困户年老体弱现实成立了由精准扶贫户、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组成员等13人组成的精准扶贫藕池管理协会,统一负责莲藕的播种、浇灌和后期收获、销售等管理工作。年长的贫困户王广申则成了会长,负责这些藕池的日常管理工作。

  王广申告诉记者,村里的贫困户每户都可以分到200-300平米的藕塘,由于每块藕塘的大小都不相同,藕塘大小会有点差别。

  旱地养藕成规模,产业项目为脱贫提供资金保证

  西康王村党支部书记黄成宝介绍,“莲藕种植”项目的实施不仅使荒滩变废为宝,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同时也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为帮助精准扶贫户脱贫提供了资金保证。

  “驻村第一书记来到以后,我们在村里蹲点调研,因村制宜,借鉴其他村的成功经验,利用荒滩废弃地计划开建60亩藕塘,现在只是第一期工程,还要后续建设。”黄成宝说,村里还有为新增的贫困户准备的储备池,这些贫困户虽然已经脱贫,但他们可以一直无偿承包下去。如果贫困户个人有能力脱离藕池可以致富,村里就会将藕池收回,重新分给新增的贫困户。

  据介绍,“莲藕种植”项目在资金筹集上采取“村集体出一点、扶贫资金补助一点、驻村部门帮扶一点”的方式,现已争取市级专项扶贫项目开发资金15万元。按照目前市场均价2.00元/斤,每亩收入约10000元,31.6亩共计收入可达316000元。按分配藕池的所产藕的销售收入全部归该贫困户所有,贫困户每年可获得3000-4500元稳定收入,贫困户生活大为改善。如果遇到不可抗拒自然灾害,精准扶贫户也可以领取村委会根据与贫困户所签订的协议“不少于10%”的产业扶贫扶持资金,确保了精准扶贫户“旱涝保收”。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司璐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