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镇人大代表打捞失落的民间故事 撑好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伞

2017-08-22 18:08:00 来源: 大众网济宁频道 作者:

  大众网济宁讯通讯员 刘峰)7月16日一大早汶上县白石镇文化站马继龙又开始了一天的工作,“老马,周末你都那么早下去,老人们都还没起,歇会再去。”碰到老马的人都知道老马又下去跑民间故事了,“民间故事是我们国家遗留下来的宝贵遗产,我可能晚下去一会,一个故事就消失了,我就是想把白石的民间故事尽最大努力的保存下来,让以后的孩子还能知道白石的昙山、水牛山、郭尚书。”马继龙说。王曰恒,汶上县人大代表,常年致力于保存古老物件 ,修建历史文化博物馆以及民俗馆,将原本老物件保存下来。

  今年以来,白石镇文化站积极引导人大代表投身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列,扩大白石乡风地区非遗文化影响力。

  白石镇通过组织人员进村入户调查摸底,列好保护清单,按各村情况做好流失的节庆仪式、老虎枕头、昙山根雕、白石雕刻等非遗文化的保护工作;根据非遗文化的地域分布划好路线图,实行人大代表分组负责制,定期跟踪走访,切实掌握好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现状;建立人大代表联系非遗传承人工作机制,引导和帮助各类文化遗产传承人等做好“传帮带”,培育和壮大一批民间传承人队伍。

  人大代表还就如何平衡白石镇非遗文化保护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提出意见建议,监督职能部门解决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北部山区的自然风光、特色产业、民族风情融合发展,致力于打造一个专属的特色文化标签。除此之外,人大代表还注重民间故事的打捞,让民间故事重新登上历史的舞台。

  曾几何时,在田头、村口或冬日的炉火旁,人们围坐在善讲故事的老人身边,被那一个个或美丽或哀伤或幽默的故事深深吸引着。在只有收音机相伴的年代,坐在“话匣子”旁,一个个评书演义里的英雄人物呼之欲出。“孩子们只认识白雪公主、小红帽等西方童话人物,却不知道孙武、孔融和“哪吒”。那些曾感动了一代代人的民间故事正在慢慢消失,就比如我们镇来说,很少有孩子听说过‘十亩地金子’、 ‘不畏权贵斗韩王’、‘ 半边井’的传说了。”面对记者,白石镇党委书记汪林介绍说。

  白石镇是文化古镇,历史悠久,这里既有四尚书之一的郭朝宾,也是儒家思想教学的舞台,众多的神话人物如送子娘娘、太上老君、二郎神、七仙女、东海龙王等,都在这里留下了无数动人传说。白石镇联合人大代表收集民间故事已经有6个年头,收集近150个民间故事,每一个民间故事都像一座古代文化遗址一样,其中积淀着不同时代思想的、道德的、民俗的、文化的因素。不仅要完整的保存还要做一些创造性的转换,使民间故事里的经典形象重新靓起来、立起来,白石镇与汶上县梆子剧团以镇好人好事为原型创作的《老核桃的梦》在汶上100余个村、15所学校上演,并且荣获济宁市首届小戏汇演一等奖,实现了从口耳相传到多媒体传播的时代变化,真正打捞、推广了我们自己的民间故事,民间文化绵延不断、生生不息,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贺亚林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