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风停了再站起来

2020-04-19 10:40:00 来源: 中国新闻网 作者:

  3月,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董明珠接受媒体采访时说:“2月份格力电器的销量几乎是0,损失接近200亿。”

  不过,铁娘子不会认输,她认为:“自然灾害导致今年欠收,欠收就勒紧裤腰带共渡难关,有什么了不起的?疫情发生,经济下滑是明摆着的,这就说我们不行了吗?台风来时顶着台风上是死路一条。台风来自然要回避,过了再站起来。”

  主动出击,填补业务空白

  疫情爆发后,格力第一时间全国联动,驰援抗疫一线。截至目前,格力向武汉及各地捐赠物资价值超过3212万元,其中捐赠杀病毒空气净化器和空调合计2525台套。

  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开工建设后,格力派出200多名安装工师傅志愿报名组建空调抢装“先锋队”,高质且快速地完成了两山医院的安装任务,并在此后为方舱医院抢装分体式空调。

  2月11日,格力集结了一支19人的焊工“突击队”,再度驰援雷神山,完成南区15个分区、上千个焊点的焊装工作。这支队伍被负责现场统筹的领导称赞:“能打硬仗”。

  当意识到口罩的巨大空缺后,2月,格力成立子公司——珠海格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口罩首先要有口罩机,这是公司成立之初的目标。值得一提的困难是格力虽然有装备研发经验,但从来没有生产过口罩机,没有人知道怎么做。在格力的研发过程中,团队报废了很多材料,员工心疼成本,董明珠也心疼,但她更明白:“要敢于伸出援手、敢于吃亏。”

  在口罩机成功发布的同时,格力开始自己生产口罩,如何实现大规模量产是新的问题,但格力从不因难停下脚步,董明珠表示:“我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怎么面对,而不是被动地等、要、靠,疫情之下每个人都难,重要的是解决困难,主动出击。格力会不断努力,不断满足市场需求,希望能为每个人提供他们真正需要的优质产品。”

  格力必须要做的事:自主研发医疗设备

  疫情后,格力的行业版图已经在之前的消费板块、工业装备板块外,新添医疗设备板块。董明珠透露,格力计划投资十亿发展医疗设备板块,未来还会投入更多。“突破核心科技、掌握技术,自主研发医疗设备,不再依靠进口,克服短板,”这是她认为“必须要有人做的事”。

  “格力拿十个亿投资医疗设备,即使不成功也要投进去”,董明珠的话并非未战先怯,投资也非盲目冒进,她对格力的研究团队充满信心:“我的信心来自于这些格力优秀的年轻人,有了他们我认为没有什么做不成的,只是时间问题。”

  格力正是通过自主研发,从不懂技术,不掌握核心科技到懂技术、掌握核心科技,从出口量大但只能代工贴牌,到成为全球技术领先的空调品牌。格力空调的蜕变之路是中国制造业摆脱“低质低价”标签的必经之路。董明珠表示:“这里面是涵盖了企业的实践,这是中国制造业的使命和责任。让中国制造真正成为一个担当者,走上世界舞台,唯一的解决方案就是自主创新。”

  大企业先动起来,启动市场是关键

  董明珠对于市场仍持乐观态度:“疫情影响的不只是一个企业,还关乎到我们整个行业,甚至是全国、全球。这两个多月以来,我相信任何一个企业都会受到影响,但我认为这些影响都是短暂的,市场还是在的。”

  复工初期,空调行业处于一个尴尬境地。即便空调卖得出去,也无法安装,因为疫情管控,安装师傅不能进入小区。董明珠说这就是空调行业的特点——做不到“独善其身”。在她看来,随着疫情逐渐受控,情况已经逐渐转好。截至3月19日,格力总部已实现90%的复工率。

  董明珠认为比起单纯的企业补贴、资金扶持,如何让市场活起来是更重要的事情:“市场一旦活起来,小企业就能活下来,还可以和大企业实现联动。” 格力与不少小企业合作,疫情发生后,董明珠发现很多小企业连零部件都无法提供,补贴不能解决小企业从上游拿货。问题的关键是启动市场。

  有了财政支持,企业还需要自觉能动。董明珠倡议:“企业要有雄心面对。疫情带来了很多困难和危机,不少中小企业甚至生存不下去。大企业应该全部先动起来,一个大企业可以带动很多中小企业继续走下去。未来还是很有希望的。”

  盈利是认可,让世界更美好才是目的

  “有人讲过中国没有企业家,都是商人。这话偏激了。”董明珠认为企业家要有情怀,要无私无畏,不能患得患失。

  盈利是企业的永恒话题。董明珠解释,企业一定要盈利,盈利证明了社会对企业的认同,但盈利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让世界更美好。

  “吃亏精神”是董明珠经常挂在嘴边的。她也认为这是克服疫情的办法:“我们必须要有一种忘我舍我的精神,关爱社会、关爱别人才能干成大事。”

  格力2019年年报显示,全年收入2005亿,同比增长0.24%,净利润246亿,同比下跌5.84%。不算亮眼的成绩,但困难时时都有,格力和董明珠早已做好准备。如她所说:“唯一的出路就是想解决方案,而不是退缩。同心协力,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要敢于面对黑暗,敢于期待光明,疫情之后依然是春天。”

  以下为专访董明珠访谈实录(有所摘编)

  近段时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蔓延,对各方生产生活带来一定困难,不可避免对经济发展也带来相应影响。在您看来,疫情对中国经济影响会有多大?

  董明珠:自然灾害导致今年欠收,你说怎么办?欠收,我们就勒紧裤腰带共渡难关,对不对,那有什么了不起呢?疫情已经发生,经济下滑是明摆着的,但是这就说我们不行了吗?我认为不是。就算今年下滑了,回头跟10年前的指标比,我们依然是进步的。台风来时总不能顶着台风上,那是死路一条,台风来自然要回避,台风过了就再站起来,这时号召的是什么?信心。我们每个人都要重新审视和面对疫情。

  媒体天天讨论GDP下滑、股市下跌。我们不要急,我们举全国之力对抗疫情,从最初的紧急应对到现在基本控制,这就是进步,全球没有哪个国家能做到。GDP不增长是正常的。股市本来就几十倍了,下跌一点有什么关系?我觉得没什么。有一部分人搞资本运作当然着急了。我们一定要正确的态度去看待问题,不能用经济下行之类的说法来引导整个社会。

  疫情发生后,您的企业在抗击疫情过程中发挥了哪些作用,贡献了哪些力量?

  董明珠:格力第一时间全国联动,驰援抗疫一线。截至目前,格力向武汉及各地捐赠物资价值超过3212万元,其中捐赠杀病毒空气净化器和空调合计2525台套。

  一线疫情灾区缺什么,我们就尽自己所能做什么,救急如救火,我们有能力就出力。格力的员工是最辛苦也是最可爱的,他们志愿驰援疫情体现了中国制造从业者的担当和大爱,我认为这是最宝贵的。

  在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开工建设后,格力的200多名安装工师傅志愿报名组建空调抢装“先锋队”,高质量完成雷神山医院和火神山医院空调安装任务,并在此后为方舱医院抢装分体式空调。2月11日,格力集结一支19人的焊工“突击队”再度驰援雷神山医院,完成了南区15个分区上千个焊点的焊装工作,被现场统筹相关领导称赞为“能打硬仗的队伍”。

  总之,国家有需要,格力人就去做。2020年2月,在疫情形势严峻、防控物资紧缺的情况下,格力成立子公司——珠海格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具备高标准净化车间及相关检验检测能力,主要生产口罩、护目镜、红外测温仪等医疗器械产品,全力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目前,格力加紧生产温度计、护目镜、口罩生产设备、杀病毒空气净化器、“风无界”新风空调等一系列抗击疫情产品,缓解物资紧张,助力疫情防控。

  我要特别要说一下格力自主制造的杀新冠病毒的空气净化器。我们制造这个空气净化器就是因为防疫需要,急武汉人之急,用两个月的时间研发出了可以杀灭新型冠状病毒的空气净化器。经过武汉定点收治医院实地测试和权威实验室检测,1小时能有效杀灭空气中99%以上的新冠病毒,杀灭99.99%的冠状病毒。我们已经将自主开发的空气净化器送到武汉一线,希望这个产品能够为全力救治病人的医护人员带来一份安康。前几天有个批量购置我们杀新冠空气净化器的企业负责人告诉我,用了我们的空气净化器,他们现在在会议室开会时都不用戴口罩了,所以特别感谢我们。

  企业作为经济构成的微观细胞,在您看来,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对公司所处的行业带来哪些影响。给您的企业又带来哪些现实问题?

  董明珠:我觉得疫情影响的不只是一个企业,还关乎整个行业,是全国、全球都要面对的一个问题。这两个多月,我相信任何一个企业都会受到影响,但我认为这些影响都是短暂的,市场还是在的。空调行业有一个特点,就是你做不到“独善其身”。像一些管理比较严格的省份和城市,很多小区进不去,空调即使能卖但也无法安装。由于疫情期间复工推迟和人员流动管控,格力电器初期也遇到了复工人员不足,订单产能受限等问题,但随着疫情逐渐受控,很多问题都已经迎刃而解。

  您认为您的企业当前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又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效果如何?

  董明珠:疫情爆发时,我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怎么去面对,而不是被动地等、要、靠。疫情之下每个人都遭遇困难,更重要的是解决困难,主动出击。

  过去我们做空气净化器,可以过滤PM2.5,并杀灭一些常见病毒,提高空气质量。既然有这个技术基础,我想到有没有可能研发一个可以灭杀新冠病毒的空气净化器。如果研发成功,可以有效控制疫情发展。

  春节期间,我们的研发团队加班加点,研究专门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净化设备。在疫情爆发两个月后,就在原有净化器的技术基础上,研发出了一款专杀新冠病毒的空气净化器。如今可灭杀新冠病毒的空气净化器正式上线,经验证效果非常好,已经捐赠给了武汉定点收治医院并投入使用。

  我想说的是在防疫过程中,面对困难要勇敢,一定要勇敢面对,这个是很重要。

  以自主制造口罩机和生产口罩为例。在此之前,格力虽然有装备研发经验,但是没有口罩机的开发经验,不知道怎么做,是在一张白纸上做口罩机。在试验的过程中,报废了很多的材料,有的员工担心成本过大。但我想到了“吃亏精神”,今天你愿意帮助别人,明天别人也许才会愿意回报你,要敢于援手。后来我们把口罩机做出来了,也给很多企业提供了设备。

  同时,我们又听说外面有很多假的、不达标的口罩,政府也很着急。我提出要做口罩,多尽一份力量,而且要保证格力的口罩是合格的、能够抗疫情的。在“一罩难求”的情况下,“董明珠的店”面向普通老百姓出售口罩。虽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遇到新问题,比如:产能限制,但格力还是会不断努力、不断地满足市场需求。希望格力可以给每个人提供他们真正需要的优质产品。

  您的企业目前复工情况如何?当前,中央各部委、地方纷纷出台复工复产利好政策,对于政策的支持,您有哪些建议?

  董明珠:面对疫情,格力将防疫工作放在首位。1月23日,格力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我担任组长。此后,我们制定并发布《格力电器复工防疫指南》和《格力电器疫情防控禁令》,逐级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确保生活区和厂区零感染。可以说采取了非常严格的措施进行防疫。我们的指导思想是确保厂区和生活区零感染。这其中压力还是很大的,比如我们要实时掌握9万名员工每一个人的防疫信息,要做到可查可溯。另外仅珠海总部的厂区我们就有28000名员工,每天换一个口罩,这个量也是很大的。不过总体来说,这些都可以克服。

  与此同时,格力调整生产线,全力生产防疫物资,并加大科技投入,研发生产杀病毒空气净化器等产品,想要以科技力量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助力。截至3月19日,格力总部已实现90%的复工率。

  我觉得政策上应该多考虑怎么让市场活起来,而不是一味给企业资金赞助,单纯的资金扶持对小企业来说也没用,市场不活起来,过一段时间还是死。一旦市场活起来,小企业才能活起来,还可以和大企业实现联动。很多小企业为格力服务,零部件都送不过来,当地政府给钱也没用,可能还存在到上游拿料的问题。所以关键是解决整个市场的启动问题,只有市场启动才能解决全盘问题。

  在面临困难的同时,往往也蕴藏着诸多发展机会。作为企业的掌舵人,您有没有想动动“方向盘”的想法?您对未来会有哪些方面的思考规划?

  董明珠:我们可以自豪地说,在空调领域,格力现在是全球最大、科技技术含量位于世界前列的品牌,这是最让我们自豪的。过去格力的出口量那么大,但都是给人家代工、贴牌,没有真正的引领价值。而现在格力空调通过自主研发,从不懂,到掌握核心科技,到今天成为世界领导者。这是企业实践的全过程,也让我们认识到了中国制造业的使命和责任。我认为,真正让中国制造成为担当者,走上世界舞台,摆脱“低质低价”帽子的唯一解决方案就是自主创新。

  空调是格力电器的主业,格力永远不会放弃,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我们会用更多先进的技术撑起行业发展。格力有两大板块:消费和工业装备。疫情之中我看到格力还有另一个挑战——医疗设备领域。现在,格力要拿十个亿干这件事。

  在疫情发生后,我们国家因为没有掌握核心科技出现了很多医疗设备短板,而这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格力宣布拿十个亿投资到该领域,即使不成功也要投。而且我相信十个亿投进去不可能没有结果,以后还会追加更多的投入。而且做这件事,格力没有跟政府要一分钱,都是自己要做的。

  我认为口罩、口罩机,包括一些日常用品的科技含量不高,格力一定要进军高端医疗设备领域,为什么?现在很多高端医疗设备还在依靠进口,核心技术需要突破,总要有人做这件事。很多人可能还没意识到这件事的重要性,经过疫情,我现在有强烈的意识,疫情后格力电器一定要增加医疗设备板块。我比较有信心,信心来自于格力优秀的年轻人,有了他们,我认为没有什么做不成的,只是时间问题。也许现在我们看到的明天还是黑暗的,但是后天也许就是光明的了。我们要敢于面对黑暗,敢于期待光明,这期间是一个自我挑战、面对困境挑战的过程。

  经历这样一个“黑天鹅”后,您对好企业的认定标准是否有了变化,它是什么?您认为这次疫情会成为推动企业、行业创新转型的关键吗?

  董明珠:企业不能老是觉得自己可怜、乞求生存,我们更应该要有雄心面对。疫情带来了很多困难和危机,很多中小企业甚至没有办法生存下去。但是如果大企业全部动起来,一个大企业可以带动很多中小企业继续走下去。所以是很有希望的,我们的未来是阳光的。

  很多人简单地用GDP减少,产值下滑来看疫情,不是这样看的。改革开放40年到今天我们没有经历过战争,越来越像是在蜜罐里面生活。这次出现疫情,反而给了我们一个机会在不确定或者不好的世界里看到好的一面。

  很多人把疫情说成“黑天鹅”事件,我认为当下确实是有很多不确定因素,但是我们的信心、包括对未来的期望是一定能够战胜困难的。有时候“无心栽柳,柳成荫”,你爱别人就是爱自己,这就是我在疫情当中感受到的。

  在您看来,企业家精神是什么?当国家遇到困难的时候企业家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和责任,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董明珠:有人讲过中国没有企业家,都是商人。我觉得这话偏激了,一定有企业家,但是我们有些人认为只要做企业,就是企业家,这就错了。每个人都爱给自己戴个帽子,说“我是企业家”,但企业家是要情怀的,企业家是要无私无畏的,企业家是不能患得患失的。

  企业一定是要盈利的,但是盈利不是目的,盈利是因为社会对你的认同。那么我们目的是什么?是让世界更美好。

  疫情中,我找到了克服疫情困难的办法——“吃亏精神”。我们必须要有一种忘我、舍我的精神,要关爱社会、关爱别人,才能干成大事。疫情发生至今我认为也快接近尾声了,即使还要有一段时间,我们也要用正确的态度面对。困难时时都有,但在困难面前,唯一的出路就是想解决方案,而不是退缩。同心协力,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我相信疫情之后依然是春天。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孟艳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