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济宁丨机器人养鱼!微山县生态养殖蹚出产业致富路

2024-05-13 17:51: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李鑫鹏


  编者按:

  在济宁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人工智能(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赋能千行百业,掀起一场创新变革的浪潮。AI 如同神奇的催化剂,加速着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为济宁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新质生产力。让我们一起走进济宁,探寻 AI 赋能的精彩故事,见证这座城市在科技引领下的蓬勃发展。

  大众网见习记者 李鑫鹏 济宁报道

  会养鱼的机器人你见过吗?近年来,微山湖现代渔业产业园大力发展生态休闲和智慧渔业,着力构建集育苗、养殖、研发、销售于一体的现代渔业产业链条,全力打造微山渔业百亿级产业集群。智慧车间可实现南种北繁,冬繁冬育,为湖区渔民提供优质鱼苗,亩增效益1000元。

智慧管理中心

  微山湖现代渔业产业园的智慧车间引进了浙江大学渔业养殖智能装备首席专家刘鹰研发的智能机器人养殖管理系统,实现智能投饵、水质检测和养殖设备巡检,该系统能通过对鱼类行为学的数据统计,自动判断鱼的生长状况及饥饿程度,实现精准投喂。智慧车间智能化程度高,集成了智能传感、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5G等现代技术,实现了养殖系统在线监测、养殖设备智能控制和养殖生产实时监管。

超级渔仓厂房

  近年来,微山县持续开展池塘生态化改造试点,采取“池塘排水+生态沟渠+沉淀池+过滤坝+曝气池+过滤坝+综合净化塘+过滤坝+人工湿地”模式,在高楼乡、昭阳街道、留庄镇、南阳镇改造池塘2.3万亩,改造完成后形成10处2000亩规模的生态渔业园区。同时,微山县与中国科学院、中国水产科学院合作,建立生态渔业研究院等科研成果转化基地平台,建成4处4250亩规模化设施渔业养殖基地,微山湖现代渔业产业园成为国内首家实现机器人养殖的智慧化渔业生产养殖基地。2023年以来,微山县累计退出渔业养殖面积21.87万亩。

水质检测机器人

  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微山县持续发展渔业新型经营主体380余家,建立“渔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养殖户”模式,鼓励和支持养殖水面向新型经营主体流转,带动16万人增收总额近10亿元。

微山湖超级渔仓项目

  搭建渔业技术服务联动平台,微山县开通“渔业通”暨渔业技术远程服务与管理平台,建立渔业疫病测报信息系统,开展渔业养殖信息化体系建设,创建水产养殖类省级智慧农业应用基地3处。同时,微山县强化财政金融联合保障,拓宽渔业筹资渠道,开展银企对接,为有需求的渔业企业及农户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为绿色渔业发展注入金融“活水”,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初审编辑:高杨

责任编辑:朱仙娉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