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兴路上丨邹城大束镇:小蘑菇撑开乡村振兴“致富伞”

2024-06-17 15:14: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李鑫鹏

  大众网见习记者 李鑫鹏 济宁报道

  夏初之际,走进邹城的大束镇,鳞次栉比的食用菌企业生产厂房、气势恢宏的蘑菇展馆、排列有序的菌包……如今的邹城的大束镇,现在正乘着乡村振兴的顺风车,完备的产业体系和庞大的产业规模使得这里的食用菌产业实现了工厂化运作,小蘑菇真正撑开了助力乡村振兴的“致富伞”。

食用菌生产线

  大束镇充分发挥食用菌“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的优势,通过龙头企业带动食用菌产业提档升级,形成“质量标准化、生产工厂化、品种多样化、品牌高端化、生态循环化”的“邹城模式”,食用菌年产值近 9 亿元,成为强市富民大产业。

  金针菇作为一种广受欢迎的食用菌,市场需求持续旺盛。位于山东省邹城市大束镇的山东友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不仅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单体金针菇生产工厂,更在当地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自2020年3月正式建成投产以来,该公司通过科技创新和智能化制造,实现了金针菇生产的现代化,日产金针菇达160吨,年产值高达2.8亿元。

  山东友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凭借其先进的生产技术及高效的管理,迅速在北京等大城市的金针菇市场占据了重要份额。“北京市场一天金针菇的消耗量在300吨左右,我们公司每天至少要向新发地农贸市场发货100吨,公司目前日产金针菇160吨,年产值达2.8亿元。”山东友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部副厂长葛强介绍。

金针菇培养基

  据了解,友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工艺现代化、环保,将农作物残留物如黄豆皮、棉籽壳等转化为优质培养基,经过严格的生产流程,最终养成高品质的金针菇。每批金针菇的生产周期大约为50天,期间经历接种、养菌、育菇等多个阶段,每一环节都严格控制,确保产品质量与产量。友泓生物还大量应用自动化智能生产机械,实现了生产流程的自动化与智能化,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稳定性。

  除了技术和产能优势,山东友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促进地方就业和社会发展方面也作出了显著贡献。该公司现有员工969人,其中130余人为原贫困户,平均薪资超过4000元,有效带动了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提升。

山东友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育菇车间

  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食品需求的增加以及市场的进一步拓展,山东友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计划扩大生产规模,同时加大研发投入,进一步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力争在全国乃至全球金针菇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

  乘着菌菇畅销的东风,在大束镇钓鱼台村,返乡创业大学生朱宁会承包了12个大棚。“我自己种的大棚,一个棚大约生产一万五千斤,销售这一块基本不用愁,厂里天天来回收,价格维持在7块钱左右,一年算下来,利润大约在五万元。”朱宁会说。钓鱼台村采用“党支部+合作社+企业”模式,发展特色香菇、鸡枞菌、羊肚菌的种植,现已运营菌菇大棚65座。

山东友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内的邹城蘑菇展台

  目前,大束镇日产金针菇400吨以上,吸纳就业1400余人,辐射带动南葛、钓鱼台、孔傅3个村庄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培养转化新型职业农民600余人。一株株小小菌菇如同一把把“致富伞”,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初审编辑:王爽爱

责任编辑:朱仙娉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