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2024-01-25 14:03:49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李慧

  大众网记者 李慧 济宁报道

  1月25日,济宁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精彩答卷·济宁2023”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城乡水务专场,大众网记者了解到,2023年,济宁市多措并举在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发布会现场

  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方面

  济宁市城乡水务局坚持全域统筹思想,坚持全域统一设计,优选国内知名设计院所,在对村庄环境敏感程度、污水产生情况、地形地貌等深入调查基础上,针对不同特点村庄,一村一策设计治理模式。坚持统筹实施,将农村污水治理与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相结合,同步摸排、同步治理,系统改善村庄水生态环境。与农村饮水安全相结合,将污水、供水、道路等工程同谋划、同施工,节省了资金,提升了群众满意度。

  济宁市城乡水务局积极探索治理新模式,在原有建站、纳管、拉运等传统治理模式基础上,积极探索形成了“以水养站”、生态滤池、生态氧化塘治理新模式,经验做法全省推广。积极降低成本,对上积极争取节省投资、便于维护的治理方式,2023年向省生态环境厅争取到黑灰分离简易处理村庄1026个。

  济宁市城乡水务局强化运行维护保障,制定了《济宁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办法》,将设施运行情况纳入市对县综合考核,压实县市区运行维护主体责任。建立了“1+11+N”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智能化运维管理平台,即1个市级平台+11个县级平台+N个农村生活污水设施远程控制系统,实现设施远程监控、指标监测、实时预警、数据分析、政府监管等功能。

  在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方面

  济宁市城乡水务局坚持积极探索创新,切实增强治理实效。在治理方式上,采取“五位一体”实施截污控源,创新分类打造供群众休闲娱乐的生态景观型模式、以养促管的生态经济型模式以及消除内源污染、维持水体及周边环境的生态清洁型模式“三种模式”;全面推行黑臭水体管护“二维码”,搭建升级智慧监管平台,全市共落实市级管护人员10名,县级管护人员64名,镇级管护人员401名,村级管护人员934名,系统设置巡查提醒和整改反馈,确保巡查全覆盖,实现“发现问题实时传录、录入问题立即反馈、反馈问题立行立改”的信息化、快捷化模式,群众通过手机扫码,问题和诉求“一键通达”,提高群众参与度。

  济宁市城乡水务局坚持积极对上争取,严格落实长效管护。最大限度争取中央、省级资金、政策支持,2023年争取省级乡村振兴重大专项资金1000万元,专项用于农村黑臭水体治理,12月份高质量完成试点项目建设;深入践行一线工作法,开展市县常态化成效核查和动态排查,以排查整改促进治理成效保持和动态清零。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建立县包镇、镇包村、村包坑塘(沟渠)的三级网格化包保机制,将河湖长制进一步向坑塘沟渠延伸,纳入河湖长重点巡查工作内容,推广安装视频监控,鼓励引导群众通过“二维码”扫一扫等手段参与水体管护,实时掌握水体情况,确保农村黑臭水体治的好、管的住、长久清。

初审编辑:高杨

责任编辑:马震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