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物取象 自主表达——《生长的植物》课堂教学的启示

2017-08-23 11:24:00 来源: 美术报 作者: 李力加

  结合《生长的植物》课堂教学案例,中国美协少儿艺委会委员李力加老师对儿童美术的思维方式、表达心理以及学习原理作了启示性的分析。

  “观物取象”的儿童美术思维方式

  在中国的历史上,“观物取象”的方式与观念,影响了自彩陶装饰表现以来的所有造型艺术。作为中国传统装饰图形设计的基本创作原则和理念,其指导儿童美术教育学的价值体现为,儿童在美术活动中,一方面是依“观物”与“知物”的心理方法获得对某主题物象的认识,“取象”的方法与形式则是,首先由自己对自然物象的知晓程度,再加上自己眼睛所看到的这一物象的形态、或者是类似形态,经过心理内化后落实在笔下的痕迹。赵永华老师执教的《生长的植物》一课,学生们在两次写生练习活动的自主表现中,作业所呈现的形态都证明了:在儿童(包括幼儿)的线描写生作业中,其“观物”的成分自然要大于“知物”的程度,当然,“知物决断”的心理作用始终在影响儿童眼睛的观察深化程度。

  依据“观物取象”的观念与方式思考儿童美术教育,眼光,成为儿童美术课程体系中儿童自身美术素养培育的核心能力。所有孩子在经过个体“观物取象”心理研磨之后所获得概括的艺术形象,是儿童在美术活动中发展自己意象性眼光的基础思维。逐步建立这样的思维方法之后,儿童通过“观物”所取之象——艺术形象来传达其精神内涵,必然凸现出象征性、寓意性、涵盖性特点。如果儿童在若干年的儿童美术活动中,逐步建立从自然之象到意中之象,进而升华成为自己心中的艺术之象这样的境界后,其对美术文化的理解与认识就达到了相当的高度。这是儿童个体作为艺术创造者,凭借自己对客观自然、表现主题由心而出的情感感受,所进行的表现构思和艺术创造就达成了心境的升华与飞跃。

  有部分美术教师似乎看不明白赵永华老师在《生长的植物》一课教学中,孩子们为什么这样画的状态。理解了“观物取象”的本质意义,便知晓了学生们为什么这样画的心理过程,同时,也得以认识孩子们的心理认识基础和表现的基本运作方式。面对盆栽植物,儿童心中“象”的产生,既是一个认识过程,又是一个自我创造过程。孩子们此刻的内心状态是超越其社会因素左右下的盆栽植物之“像”,逐渐走向赋予个人意义之“象”的心理转化过程。这来自一种思维方法的引领与建立,这是教师教学指导思想作用下的心理变化。孩子们眼睛的看为“观”,“观”包括眼睛与思维方法意识下对外界物象的直接观察、直接感受。“取”则是在“观”的基础上有意识的提炼、概括、创造。因此,“观”和“取”都离不开儿童心理主体上生发的独特的意义之“象”,由此,就可以理解孩子们为什么面对盆栽植物画出了这样的形态。

  “知物决断”的儿童美术表达心理

  儿童笔下的形象,绝不是那个具体的物象或人像,而是儿童生命内在感受的意识之“象”。对于中国古代艺术家来说,“象”是其艺术创作构思的起点,是促进其艺术创作构思不断深入的,“象”是审美意象产生的标志。对于儿童来说,“象”是其面对生活世界时个人心境的独特感悟,而且是完全有别于成人的童稚哲学的精神境界。儿童美术活动中心理生发的“象”左右了其对生活世界的认识,所以,儿童笔下的画面不是物象之“像”,而是其内心意识之象感受后的“象”。

  如果从媒介与物的关系角度分析“象”,中国古代艺术家在观照创作对象的过程中,“象”是其意(创意、构思)的媒介,在使用具体媒材、工具对物象的表达上,“象”是其创作内容(主题)的媒介。本教学案例中教师给予的主题是面对盆栽植物后的造型,但孩子们在接受这样的工具材料(线绳与宣纸)进行表现的时候,他们内心对于植物形象的塑造肯定有惧怕心理,也就是“像”的问题,因此,孩子们在造型的时候,反而坚定地选择自己内心的意识认为可以表达的东西,这个东西是他们个人意识里的“象”,而不是植物之“像”。此刻,赵永华老师所提供的创作媒介视觉造物转换问题,对儿童表现时的心理过程影响甚大。赵老师用线绳在宣纸上演示线条游动的视觉图像,在所有孩子们脑海里有着短时记忆的残存,而教师提供的线绳、宣纸(媒材、表现工具)又与自己擅长的各类画笔有着根本的不同。因此,无论是“以线带笔”或是“以线为墨”的心理意识此刻在孩子们内心时是相当混沌的,于是,“象”产生于意的心理活动中,成为孩子们表现前“道”之媒介,所以,“象”是孩子们个体的生命世界,是孩子们内心世界与艺术表达相遇之后,再转化为自主表达的独立生命体。因而,当孩子以自己应对美术教师表现口令时所画出的形态墨迹,自然不是那个具体的植物形象,此刻,他们内心“像”什么的意识,已经被线绳这一媒材,被自己第一次用小手拎着线绳运动的行为状态所打破,于是,孩子们在美术活动中的意象性表现顺畅产生。

  本案例中儿童美术的学习原理

  在所有的儿童内心,其自娘胎出生后就有这样的意识:儿童自身在美术活动中能够产生任何“具象的”美术作品(图画)之前,线条是其用于表达个人感悟的第一个形式元素。每个儿童会觉得,线条是自己能够用来记住个人思想(心里想法)的最快捷、最直接、最容易上手的方法。线绳这一媒材,虽然不是可以画出线条的笔,但材质本身所具有的明显的线条特征已经暗示给孩童们,你们能够在一切可以留下痕迹的地方,迅速用线条(线绳)捕捉自己的思想以免可能被遗忘。孩子们画得最精彩之处不在于像什么,而是对线条这个美术语言的运用水平、对于构成画面的原理自主掌握的水准。这两个问题解决好了,孩子们作品体现的他们自己所理解的美术文化就开始显现出来,美术的教育功能自然润泽了孩子。

  本案例说明,“象”之所以非“像”也,是中国人独特的符号观念这一潜意识在孩童身上瞬间的释放,达成了符号极其显现意念的会通与和合。如果我们的儿童美术教学始终在秉持通过艺术的教育,“一是人应该接受教育以实现本来的他,另一是人应该接受教育以成为非本来的他” 的宗旨的话,那么,孩子们内在的本来的他,那些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潜能,不仅可以通过艺术的教育使这些潜能得以释放,而不是长久凝固。同时,孩子们与生俱来的潜能和特质,在逐步符合成为社会一员时所需要的理想品格的塑造过程中,每个孩子的品质在不断地与社会需要的公民品格相适应与融合,成为社会需要的品质,成为非本来的他。这也证明,在儿童期的美术教学中,“象”的境界之开发过程所以比“像”的短视行为更重要,过程更艰巨,真正意义的儿童美术教育是与人一生的可持续发展紧密相关的生命教育。

  这就是通过艺术的教育所给人带来的潜能释放、性情改造、人格重组的双重效益。也是建立中国美学命题下的儿童美术课程体系的必由之路。■李力加(中国美协少儿艺委会委员)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高杨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