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印墨韵两相宜

2017-08-23 08:32:00 来源: 美术报 作者: 斯舜威

  印刷术是中国引以为豪的“四大发明”之一,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居功至伟。然而,历来人们关注的重点,可能容易偏向于“术”,也即印刷术作为一项技术成果的本身,重点自然是毕昇的活字印刷。在激光照排诞生之后,活字的“铅与火”成为历史,活字之“术”自然也成为历史。这一伟大发明的光环,是否会渐渐淡化?

  实际上,在毕昇活字印刷发明之前,还经历了十分重要的雕版印刷阶段。雕版不仅仅是“术”,更是“艺”,它和书法、篆刻、版画乃至于设计,有着紧密的、千丝万缕的关系。雕版之“艺”,乃至印刷术之“艺”,具有恒久的魅力,哪怕印刷术的实用功能已经风光不再,“梓印”艺术却历久弥新,其史料价值、艺术价值都必将与日俱增。搜集整理散落在历史深处雕版或拓片,汇集在一起,呈现出洋洋大观的面貌,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问题在于,很少有人关注这一领域,哪怕是书法艺术家,也很少有人想到去发掘“梓印”中蕴含的“墨韵”。这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

  雕版不仅与书法、篆刻密切相关,还与版画有着非同寻常的“血缘”关系,中国版画史的源头,可以上溯到汉代的画像石,尤以印刷术发明后为了适应刻本书需要而产生的雕版为盛,著名的徽州版画就肇端于墨模镂刻。这是最具民族性的艺术样式,从形式到内容都是属于本土的,对当代中国艺术具有很重要的启迪作用。然而,我们在研究版画史的时候,我们在提倡艺术的继承和创新的时候,雕版也很容易成为被忽略、被遗忘的“一角”。

  当我得以观赏到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新近出版的《梓印墨韵:田宇原书法作品集》时,不由得为之释怀,为之欣喜,因为,终于有人问津这一领域并取得引人注目的成果了。

  田宇原先生长期在新闻出版、文化、文联部门担任领导职务,文化底蕴深厚,酷爱收藏,而收藏的重点,则指向碑版、古旧章印等等,开头或许出于无意,日常月久,指向便明朗起来,意义也凸显出来,这或许是一个“冷门”,而当碑版中“艺”的部分越来越彰显,越来越清晰的时候,人们发觉,这或许会成为一个新的“热门”呢!

  为了进一步凸显“梓印之艺”,田宇原先生采取了“三路并进”的办法:一是文,二是书,三是印。概括起来,便形成了“墨韵”。

  先说“文”。田宇原先生对中国文化史,特别是木刻、碑版,以及印刷历史了如指掌,用概括、凝练的语言进行描述,而这些描述,都借助于书法表现出来。这形成了《梓印墨韵》的文字主干,同时,采录了不少西湖竹枝词、老庄语录等,多维度地来表现吴越文化、梓印文化。也就是说,田宇原先生书法集的载体是独一无二、不同寻常的,有一套属于他自己的“表述模式”。这是一种厚积薄发,多年来在古典学养上的修为,通过“梓印”这一小小的缺口,做了有节制的释放,让人耳目一新。

  再说“书”。田宇原先生之书,如其人,温文婉雅,拙朴自然。他涉略颇广,篆隶真草都有扎实的训练基础,取法高古,而擅长于行,用笔颇收敛,气息内敛,不露锋芒,不露痕迹,而神韵自在其中。走的是文人书法一路,即兴题跋尤为精到。特别是收录于《梓印墨韵》中的作品,基本上是古代雕版、碑版拓片上的题跋,根据不同图案,选择不同的内容,采用恰当的书体,线条粗细、墨痕浓淡都恰如其分。仅就这一点而言,这部作品集在众多的书法集中,已经占得几分先机了。

  另说“印”。我知道田宇原先生收藏了不少古旧印章,也知道他钤印特别讲究,别具一格,看了他的作品集,还是让我吃了一惊。一是数量众多,每幅作品的闲章基本上不雷同。二是内容隽永,不同作品配相契合的用印,相得益彰。比如古印有:太平、元贵、护封、堇封、雷霆都司、灵宝大法司、佛法僧宝、光川、三洪田等等;斋号、别号印有:且住庵主、玉池山房、树德堂、古照轩、三十六峰主人、钱塘曲阜人等等。除了“钱塘曲阜人”是他为自己量身定制的,其余的我估计都是老章。最精彩纷呈的是各式闲章:竹解虚心是我师、有好都能乐此生、春愁没处遮拦、月移竹影、渐入佳境、高枕卧烟云、书味夜灯知、几生修得到梅花、读书一心在圣贤、吟诗玩鹤花前、抱琴看鹤去枕石待云归、梅妻鹤子竹友花奴、觉前师渡觉后自渡等等,多达上百方。画家曾宓收藏许多印章,坐拥数千方章,还常说“章不够用”。田宇原与曾宓交往甚密,想必也是章越多越觉得“不够用”的主了。章多,是一种雅好,更是一种对古典文化的态度和追求,而体现在“梓印”上,就更是恰到好处了,雕版和印章,可谓相得益彰。没有这许多章,还真不足以表达“梓印”的博大精深。从“梓印”中寻求“墨韵”,并寻求书法发展的新的路径,为古老的雕版艺术增添新的意韵,让其焕发生机,这应该是田宇原先生良苦用心所在了。

  收藏也罢,书法也罢,无疑都是田宇原先生的余事,但他偶然一出手,便不同凡俗,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体现了传承、复兴传统文化的途径。我始终认为,书法不能片面追求“技”,应该注重“道”,而所谓“道”恰恰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把握。毕竟,“四大发明”已成过去式,而书法、版画、国画,还处于现在时和将来时,我们理当好好珍惜,做出自己的努力。这也正是《梓印墨韵》值得大加赞赏的地方。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高杨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