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山湖湿地发现近40个新物种

2022-04-28 17:36:30 来源: 大众日报客户端 作者: 王浩奇 白文娟 郭芳

  4月27日,记者从微山湖湿地生物多样性院士工作站获悉,工作站目前共采集近200个物种,其中包括近40个新种(全球首次发现的物种),获得新分子标记序列百余条,80多个中国新记录种(国内首次发现的物种),初步呈现了微山湖湿地中纤毛虫物种—基因—生境多样性的家底信息,同步形成了相应的显微图鉴和检索表,填补了国内外淡水湿地生境中相关的研究空白,并初步探讨了水生态环境变化和纤毛虫物种群落演替之间的关系。

  “这是固着类纤毛虫,个体一般在50—200微米之间,通常以柄附着在基质上面。”微山湖国家湿地公园腹地的一座小楼上,微山湖湿地生物多样性院士工作站的博士后王哲,将显微镜放大100倍,一组像树枝一样聚集在一起的纤毛虫清晰地呈现到电脑屏幕上。它们多以细菌、单胞藻类等初级生产者以及有机碎屑等为饵料,同时自身又被后生动物所捕食,往往作为活性污泥中的指示生物来评判水质环境的变化。

  “纤毛虫是最简单的动物,亦是原生动物中特化程度最高且最为复杂的类群。虽然它们个体微小,但却是水体微食物网的重要参与者,在水生态环境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生态平衡等方面中起到关键作用,对水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王哲告诉记者。然而,受限于多种原因,在我国围绕淡水湿地中纤毛虫的研究极为匮乏,基于现代研究手段的工作基本空白。鉴于此,在过去3年,微山湖湿地生物多样性院士工作站在微山湖湿地系统地开展了涵盖纤毛虫物种、基因和生态三个方面的多样性调查。

  “研究内陆湿地原生动物在国内是拓荒性的一步,我们前期的工作表明微山复杂和多样的生境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微山湖湿地生物多样性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卢博荣介绍,微山湖湿地生物多样性院士工作站是由中科院院士、原生动物学家宋微波教授团队和微山县南四湖渔业有限公司于2019年合作创建,团队包括2名博士后和4名博士研究生,常年在微山湖湿地开展科学研究,已产出10余篇SCI科研论文。

  现阶段,工作站已在微山湖一带布局30多处采样点,开展纤毛虫物种多样性调查,预期利用5年的时间,全面构建微山湖环境中纤毛虫多样性格局的第一手信息,探讨水环境变化和纤毛虫群落演替之间的关系,以期为微山湖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生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和水产养殖业的病虫害防治等领域提供一份(相关原生动物类群的)专业级的参考资料和理论依据。

初审编辑:高杨

责任编辑:朱仙娉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