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为了促进城区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缓解择校热的局面,济宁市先后采用合并、托管、学区制等形式,通过一些优势较明显的学校带动弱势学校,逐步使城区的学校之间差距缩小,弱势学校也一改过去招生难的局面。
济宁市政协委员、市教育局副局长郝民:
学校合并要有人事、财政权
“一些优势明显的学校,无论是管理理念、教学方法、师资力量,都值得实力薄弱的学校去学习,而城乡学校之间的差距就更明显了。”对于城市、城乡学校之间如何缩小差距、均衡发展,郝民认为,纯粹的交流毕竟效果有限,必然没有合并、托管的力度大。
郝民说,城区近几年有多所学校进行了合并,像十五中、十三中合并十六中、九中,经过打乱师资后进行统一调配使用,无疑让两个校区的发展不断趋于均衡。而附中和附小分别托管丰泰中学和科苑小学后,则是在一个领导团队下,以骨干老师组成队伍,派到被托管学校后成为这里的学科骨干,从而带动一个学科组共同发展。
而合并、托管后的学校,如何才能做到优势学校带动弱势学校,共谋发展呢?“那就要给学校充分的人事权,可以有对老师、中层管理人员的任命权。”郝民说,没有任命权,老师就无法充分的进行调配使用。同时,财政权对于一个合并或者托管后的学校而言也十分重要。“有了财政权才能使人、财、物自由流动,一旦流动起来,学校的管理就能更加灵活。”
济宁市政协常委、任城区政府副区长李玲:
探索教育模式,满足百姓期盼
“教育联盟、学校托管都是济宁探索教育教学的新模式,到目前老百姓反映非常好,越来越多的孩子享受到优质教育,这是老百姓所期盼的。”联合办学模式将优质学校的师资、管理理念等教学资源扩展到相对薄弱的学校,帮助带动它们一起成长,济宁市政协常委、任城区政府副区长李玲对此十分认可。
李玲说,目前济宁实行就近入学制度,在未实行联合办学等新模式前,部分学校存在大班额现象,这是家长想让孩子接受更好教育的表现,无可厚非,然而实行联合办学,将教育资源均衡到更多学校,让更多学生享受到优质教育,不论是名校还是相对薄弱的学校,教学质量都能得到提升。
李玲认为,家长有需求,反映到政府,政府应该按照事情发展规律,探讨新模式,满足老百姓期盼。谈及教育资源均衡,李玲今年提交的天正是关于这方面的。“现在《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已经完成,新建的幼儿园、中小学计划2014年秋季开始招生,但是目前这些学校还没有编制,没有老师,怎么招学生?”李玲建议,应该优先解决学校教师编制的问题,这样才能更有利于教育资源的均衡。
济宁市人大代表、汶上一中高三年级组主任刘其红:
学校合并给择校热“降温”
当了几十年的教师,刘其红没少去其他学校交流。随着城市的发展,他深刻体会到择校热带来的诸多不良影响。“城中心的学校规模越来越大,这就造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使好学校越来越受欢迎,条件较差的的学校越来越受冷落。”
汶上县实验小学位于汶上县中心,学校周边都是住宅区和商业区,在空间上根本难有拓展。“此前我们学校和汶上县明德小学合并,孩子们无论是空间上还是学习上,都松了一口气。”刘其红说,而前几年汶上一中和实验高中合并,学校高一、高二年级在本部,高三年级则都去实验高中校区。“原本大家可能都来一中,导致每个年级都极度膨胀,现在有两个校区分开,每个年级可以招更多学生,校内空间也宽松了许多。”
刘其红认为,不同的校区安置不同的年级,可以让优势学校的理念、精神、资源,都被带到弱势学校去,这样各方面的资源也自然能平衡,择校热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名校”教师带去优势师资力量
位于太白东路的济宁市十五中东校区,前身是济宁市第十六中学。这所经过投资重建的学校,在硬件上可以说是城区初中阶段最好的学校。然而因为某些原因,硬件实力虽强,却陷入招生难的尴尬局面。
面对尴尬的局面,2012年原市中区教体局果断决定将其与济宁市第十五中学合并,成立新的济宁市第十五中总校,让这所老牌“名校”与原来的十六中分享其优势教育资源。原中区教体局副局长、“教学资源均衡化,不单单体现在硬件设施上,在人才为重的现在,师资力量和水平也尤为重要。”十五中总校李敬东说。
十五中总校先后派出20多位骨干教师在东校区执教,使两校真正做到融合。昔日的十六中如今成为了十五中东校区,并且在两年的时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合并后,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师队伍的优化,建立统一课程资源、学校统一管理、统一教教研、组织备课、教师培训、质量监测、资源共享,教学质量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十五中总校副校长孙振说,去年原十六中的毕业班,中考两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杀进原市中区前两名,合校后的招生任务也都顺利完成,让孩子们在家门口“有学上”、“上好学”。
总校带动,教育资源逐步走向均衡
王卫国是济宁学院附属小学科苑校区校长,2013年2月25日由附小总校调至科苑校区工作。近一年的时间,在他的带领下,科苑校区向总校借势、借力、借经验、借思想,慢慢呈现出另一番景象。
“包括学生活动、教师培训等,逐渐将总校的办法应用到科苑校区,帮助师生更好地成长。”王卫国告诉,总校的教师也常到科苑校区教学、听课,将优质的教学资源带至这里,这种联合办学模式,受到了师生和家长的认可。在原有办学模式的基础上,王卫国又提出“微笑科苑”的想法,打造阳光教师和幸福少年。对于未来,王卫国表示下学期开始将全面成立家委会,让更多家长参与到办学中来。
“教育资源如何均衡发展是一个社会问题,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城区教育资源不均衡,城乡教育资源更是如此。”对于近几年城区学校而均衡教育资源而采用的合并等方式,李敬东认为,可以让城区学校和农村学校结对子,让城乡学校统一制定教学计划、备课、命题考试等,用这种方式稳步提高农村学校的教学水平。
家长声音:
就近享受到“名校待遇”
“学校离家只有三四站的路程,我们上班就顺路把孩子捎过来了,非常方便。”8日,记者在十五中东校区门口见到家长徐女士,对于孩子就读的中学她十分满意。
在孩子准备升初中时,徐女士也像其他家长一样发愁,想找一个离家近、师资好的学校。“得知十五中与十六中合并了,十六中保留原来的硬件设施,十五中的师资向十六中倾斜,孩子在这里读书很放心。”徐女士说,孩子现在读初一,班里学生相比其他学校要少一些,教师可以掌握每一个学生的情况,让学生得到更加细致的学习。
“学校管理得比较严格,校风、校纪都很好,听孩子说十五中的国际交流中心就设在东校区,学生们的业余生活也十分丰富。”徐女士说,孩子现在的学习环境他非常满意,希望孩子在良好的教育环境里继续努力学习。
学生感受:
学校托管后学习更轻松了
济宁学院附小科苑校区
四年级二班 李嘉菲
学校被托管之后,李嘉菲明显感觉作业少了,很轻松,原来每天晚上作做业得到七八点,现在六点多就可以写完。每节课的时间也降到了35分钟。“教室的条件也好了,每个班里都有两台空调。”李嘉菲说,桌子椅子都换成新的,原来开会都在自己教室里,现在也有大的会议室,全校师生都可以坐得下。
“门口的‘微笑教育’也是被托管后提出来的,同学们都很喜欢,课外活动挺多。”李嘉菲笑着说,原来课外活动特别少,现在大大小小的活动特别多,比如参观济宁市科技馆,还有英语风采大赛,师生跑步接力比赛,绘画比赛等等,同学们都特别喜欢参加,“很好玩,感觉学习更有趣了。”
记者 汪泷 贾凌煜 孔令茹 范少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