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高杨
刘惠被评选为山东省岗位学雷锋“最美人物”,山东省共四人,她是济宁市唯一一名。
大众网济宁3月5日讯(记者 孔令俏)“就算是365天不停地对这些孩子重复进行语训,我也坚定一辈子就做好这一件事。”济宁市惠泽儿童康复中心创始人刘惠,用“一条道走到黑”形容自己现在做的事情。从刚开始的接触,到中途的犹豫,再到最后的坚定,记者无法感同身受刘惠经历的各种“酸甜苦辣”,却能深切体会到,她每一个接下来的打算都是为了听障儿童,为了无数个“特殊”的家庭。
25岁收获陌生孩子的一声“妈妈”
“最初想要开办听障儿童康复中心,是一种机缘巧合。”在回忆起创办初衷的时候,刘惠说,她是泰山医学院聋儿语训专业毕业,曾经在康复中心实习,正是25岁那年陌生孩子的一声“妈妈”,让她想要毕业回家创办一所听障儿童康复中心。
刘惠告诉记者,2004年实习期间,有位70多岁的老人找到她,央求她在周末时间教教自己的听障孙女琴琴。“老人来找我的时候心情非常激动,由于家庭原因无力给孩子治病,就希望我能在空闲时间教教孩子。那一整夜我都没睡着,满眼都是老人的音容笑貌,虽然不知道自己能使多大劲,但也决定要尽力。”刘惠说,从第二天开始,自己有空就去老人租住的地下室,帮助琴琴吐字说话。“慢慢的孩子就会往外‘蹦’单字,直到两个月后开口对我叫了一声‘妈妈’。”刘惠说,那年自己25岁,未婚,心情无法用语言表达。
从那天开始,刘惠萌发了回家创业、开办康复中心的念头。她说,“初期想法很简单,就是希望让更多像琴琴这样的孩子能开口叫声‘妈妈’,能有就近的地方让他们变得健康。”
刘惠在平时也会为孩子们讲授语训课。
回家创立康复中心 被家人认为“不走正道”
2005年9月,刘惠在济宁唐口租来的地下室里成立了“惠泽聋儿康复中心”。“开办康复中心,最初就遭到了姐姐的反对,认为我是‘不走正道’,浪费钱。”刘惠说,资金当时都是向家里人和亲戚借来的,招生困难就是她碰到的第一个“坎”。
“当时有个喻屯镇的孩子,叫梦梦,去了家里5次希望帮助她,都受到了她家人的质疑。”刘惠告诉记者,别人一方面觉得自己像推销员,另一方面又认为自己中心没有一个已经康复的孩子,不值得信任。“我三番五次地去到梦梦家里,最后用真诚打动了她妈妈,决定把孩子交给我进行语训,但要求只有一个,就是孩子能开口说话。”刘惠说,在她的劝说下,孩子妈妈给梦梦装上了助听器并放手交给自己进行康复,直到三个月后,梦梦开口说话。
想要放弃 却因一位妈妈变得坚定
从梦梦之后,刘惠陆续招到了学生,但也正是这时,刘惠却想要放弃。“在农忙时候,这些孩子的家人都无暇照顾,所以康复中心慢慢成了‘全托’,我既是老师,也是妈妈。”刘惠告诉记者,那个时候是自己最困难的时期,最多一个晚上揽着5个孩子睡觉。“有时候醒来看着镜子里狼狈的自己,总会想还要不要坚持,是不是该放弃。”刘惠说,直到遇到一位孩子母亲,激起了自己坚持做下去的动力。
“一个金乡的母亲瞒着家里人把小女孩莹莹送到我这里,希望她能够开口说话。”刘惠说,因为受到封建迷信的影响,家里的老人并不相信科学的康复治疗,反而认为莹莹可以自己开口说话。“在中心待了3个月后,孩子会叫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这对于孩子妈妈来说,就是最大的喜讯。”刘惠告诉记者,莹莹妈妈把喜讯告诉家里人后,老人开始反对孩子再次进康复中心,认为孩子没有必要接受治疗。“后来得知莹莹妈妈吃下整瓶安眠药以死相逼,希望莹莹能够得到上学治疗的机会。”刘惠说,她永远忘不了那天的场景,莹莹的爸爸带着莹莹和孩子母亲,来到康复中心,母亲只说了一句话:莹莹的上学是妈妈用命换来的。
“从那次以后,我忽然觉得自己的工作如此重要,什么工作是可以让别人值得以生命相托付的,我就应该做好。”刘惠告诉记者,她坚定了一个信念,就是一辈子就要做好这一件事。
刘惠帮助听障儿童认识“降落伞”。
要让孩子在快乐中得到康复,在康复中收获快乐
2009年,惠泽康复中心承担了国家和省、市贫困聋儿免费康复救助训练任务。2012年,康复中心顺利通过了国家和省两级达标验收,成为国家和省、市助听器、人工耳蜗术后训练康复定点机构,其办学规模和语训水平在全省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同年,康复中心作为全国唯一的聋儿康复机构,参加了中残联和《星光大道》共同举办的“全国助残日特别节目”,聋儿们受到全国残联主席张海迪的接见,表演的节目受到全国人民的称赞。
近几年来,康复中心实行了聋儿康复医教结合模式,积极开展康复教学改革试点,引进世界最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新上了听觉口语法、言语矫治、口肌治疗、亲子同训、融合教学等康复配套教学项目,使中心从单一的康复教学走向多学科的康复教学体系,听障儿童康复率基本可达到100%。
目前,康复中心现有教职工43名,拥有语训师34名。每年平均收训听障儿童130余名,累计训练听障儿童近千名,自16年起,康复率基本可达到100%。“目前我们推崇的就是快乐康复,精准服务。让我们的孩子在快乐中得到康复,在康复中收获快乐。”刘惠告诉记者,目前的课程中还增加了国学、传统文化等内容,康复中心的孩子精气神都非常好,他们不排斥走进社会、融入社会。
“下一步我们想要做融合教育,融合幼儿园,为听障儿童进行精准的教育和服务。”刘惠说,今年联合爱心企业开展了扶贫项目,为听障儿童的家长提供就业的机会,帮助他们解决家庭的后顾之忧。
“我们的老师和家长都在付出努力,即使是枯燥的坚持,但在看到孩子一点点好转的时候,就是最大的欣慰。”刘惠说,只有聋哑儿,没有聋哑人,是她的梦想,也是她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高杨
3月4日,2017年中国汶上宝相寺太子灵踪文化节旅游推介暨新闻发布会在汶上举行。来自郑州、徐州、济南、泰安等地各大旅行社300余人参加活动,拉开了2017年中国汶上宝相寺太子灵踪文化节的大幕。[详细]
3日,记者从全市旅游工作会议上获悉,2017年,济宁将创新旅游市场运作机制,建设乡村旅游产业集群,扶持36个旅游扶贫点投入10亿文旅基金提升旅游基础设施,设计便民旅游BRT通道,围绕“2017旅游项目建设年”,实施“全景济宁、全域旅游”战略,争创国家旅游业改革创...[详细]
3日,济宁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在邹城召开。记者从会议上获悉,2016年全市系统完成食品、药品监督抽检共7214批次,其中食品抽检5607批次,合格率93.6%,药品抽检共完成1517批次,评价性抽检合格率99.5%。全市共查处案源总数4347件,罚没款2...[详细]
济宁首届“圣地智谷”科技车展是济宁地区新常态车市下的开年销售大戏,也是济宁市民首选的主流公信力购车平台。自启动以来,活动就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追捧。众所周知,济宁首届“圣地智谷”科技车展是利用大数据精准分析锁定目标客户的车展。活动结合大数据精准营销...[详细]
去年,济宁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56亿元,其中,民生支出达438亿元,占总支出的79%,增长8.6%。近八成财政收入投向了民生领域,有力地推动了民生保障十大体系建设。[详细]
公共交通,除了方便市民出行,也最为节能环保。构建以城市公共交通为主的城市机动化出行系统是今年公共交通发展的目标,除了完善公交网络,增加线路和车辆外,6月份还将开通3条夜间公交线路,方便“都市夜归人”。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