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马婧
人民网北京2月21日电 (记者林露)记者近日从四川省教育考试院获悉,四川省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将在2018年下半年出台,这意味着2018年秋季新入学的高一学生将面临“新高考”。此次改革的基本方向是:由原来“依据高考统考科目成绩”改为“两依据、一参考”,即依据3门统考科目和3门选考科目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
据了解,相比此前高考模式,“新高考”主要有5个方面变化。
在录取模式上,由原来“依据高考统考科目成绩”改为“两依据、一参考”。
在考试科目上,由原来的语文、数学、外语、文(理)科综合科目改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考科目和3门选考科目,取消文理分科。
在考试时间上,由原来的6月一次进行所有科目统一考试改为分两次进行;选考科目在高三第二学期高考前,统考科目仍在6月。
在外语考试上,由原来的学生外语科目只能考一次改为学生可以有两次考试机会,取最好成绩计入高考总成绩。
在计分方式上,考试总成绩由原来的各科成绩直接累加改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考成绩加上3门选考科目按等级折算的相应分数。
据四川省教育考试院招生一处处长冉启银介绍,四川从明年秋季新入学高一年级开始实施高考综合改革方案。2021年按高考综合改革方案进行录取,初步形成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模式。目前,四川省已着手调研、起草高考综合改革方案。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马婧
18日,济宁市出租车智能信息管理平台启用,该平台启用后,通过对出租汽车实时监控了解车辆位置、行驶状态,可以对车辆进行智能调度。不久之后,市民可通过电话、相关平台直接约车。此外,今后每位出租车驾驶员都会拥有智能上岗证,市民通过该证就能了解驾驶员信息并...[详细]
2月13日,记者从全市宣传文化工作会议暨第一届全市文明家庭表彰大会上了解到,今年市里将立足我市传统文化资源优势,推出一批底蕴深厚、涵育人心的优秀文化作品,组织创作生产一批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具有大众亲和力的动画片、纪录片和节目栏目。[详细]
昨日上午,全市科技工作会议召开,会上总结了“十二五”以来全市科技事业发展情况,并部署了“十三五”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科技创新发展的目标任务,即如何加快建设创新济宁。记者了解到,我市将积极推动科技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并着力实施科技“沃土计划”,全面建设...[详细]
济宁主城区将再增65处公共区域免费WiFi,6月30日前,这些新增的公共区域免费WiFi都将向公众开放。智慧城市建设及公共区域免费WiFi建设被列入今年全市经信工作重点。此前,济宁主城区的55处公共区域WiFi已对外开放。6月30日前,又一批公共热点区域免费WiFi也将对公众...[详细]
2017年2月15日上午,中国共产党济宁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召开。市委书记王艺华代表中国共产党济宁市第十二届委员会作报告,回顾总结了市十二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详细]
2017年2月15日上午,中国共产党济宁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召开。市委书记王艺华代表中国共产党济宁市第十二届委员会作报告。[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