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马婧
原标题:研究称培养运动习惯有助学生远离“自杀”
南京理工大学动商研究中心近日发布的一篇文章《学生自杀频发,体育生却是个例外》引起了广泛关注。这篇文章把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讳莫如深的话题——学生自杀,抛到了公众面前。
目前我国并没有发布过每年对学生自杀现象进行统计的公开数据,但根据已经见诸媒体报道的学生自杀事件,可以推测,学生自杀现象的确可以用“频”字形容。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曾在2007年发布过一份对过去12个月的统计报告,调查显示,我国五分之一的中学生产生过自杀念头,6.5%的中学生为实施自杀做过计划,这个数据是非常惊人的。
在如何帮助学生树立更积极的人生观、扫除自杀阴霾的问题上,南京理工大学动商研究中心提出,应重视运用体育手段。
“体育生以及有运动习惯的学生,为什么自杀现象比较低,因为体育运动对学生本身就是一种挫折教育。”南京理工大学动商研究中心主任王宗平教授向记者表示,体育的作用不仅是锻炼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更重要的一点是它对人的意志、精神方面的锻炼。
姚明曾在参加一次学生活动时说过一句名言,“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放弃一定失败”。创造了北京奥运会“八金”奇迹的美国著名游泳运动员菲尔普斯曾说过,战胜失败的唯一办法是更加勤奋。中国第一位网球“大满贯”单打冠军选手李娜曾表示,她希望与球迷们分享的人生经验不只是成功体验,还有失败经历。
参与体育的过程,就是一个人不断面对失败的过程,磨炼的是一个人永不放弃的意志。但这种挫折教育,在文化课学习压倒一切的中国各级学校中,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王宗平表示,“从体育来说,其实是‘教化’的作用更优于‘健身’的作用,但我们不仅没有充分意识到,眼下还在削弱。”
比如,所谓艰苦一点的、“危险”一点的体育项目,正在逐渐退出学校体育活动,从长距离的跑步,到体操的器械锻炼,再到野营拉练等都是如此。但在学校的教育体系里,体育对学生意志品质的磨炼,具有其他教育手段不可替代的特性,王宗平表示:“学生的顽强意志,是文化课堂上很难培养的。”
北京某大学体育老师发现,近20年来,娇弱的大学生越来越多,身体素质的下滑只是其一,这些大学生心理上的脆弱,“稍遇挑战就放弃”,才更让人担心。
放弃并不是战胜失败和困难的办法,那些热爱体育的学生会更懂得姚明所说的“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放弃一定失败”的道理。然而,有一些学生不仅选择放弃应对失败,甚至还放弃自己的生命。
智商、情商、动商,这应该是一个人成材的三个基本条件,动商在一个人身上的体现,除了强健的体魄之外,还包括因体育锻炼所带来的顽强意志、不屈不挠和团队合作精神。
不久前,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李稻葵教授写过一篇文章《为什么有体育特长的人更容易成功》,文章列举的国内外一些知名的政界领导、商业领袖、学者精英,几乎都是体育爱好者。健康的身体素质当然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石,但更重要的是,体育的教育价值在这些成功人士身上一览无遗。
要让体育在我国的教育体系里获得应有的地位,需要突破很多掣肘。
王宗平表示,“我们整个教育和人才的评价机制,太偏向书本知识;所谓的校园安全问题,限制了稍微带点‘危险’的体育活动的正常开展。大多数家长的观念里,还是孩子只要学习好,其他都可缺失。”
因此导致的问题已在显现,有些问题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如中国青少年体质连续30年下滑,已经攸关民族存亡;而学生“自杀”频发现象,不过是因学校体育未获应有地位而间接导致的又一个可怕恶果。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马婧
3月4日,2017年中国汶上宝相寺太子灵踪文化节旅游推介暨新闻发布会在汶上举行。来自郑州、徐州、济南、泰安等地各大旅行社300余人参加活动,拉开了2017年中国汶上宝相寺太子灵踪文化节的大幕。[详细]
3日,记者从全市旅游工作会议上获悉,2017年,济宁将创新旅游市场运作机制,建设乡村旅游产业集群,扶持36个旅游扶贫点投入10亿文旅基金提升旅游基础设施,设计便民旅游BRT通道,围绕“2017旅游项目建设年”,实施“全景济宁、全域旅游”战略,争创国家旅游业改革创...[详细]
3日,济宁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在邹城召开。记者从会议上获悉,2016年全市系统完成食品、药品监督抽检共7214批次,其中食品抽检5607批次,合格率93.6%,药品抽检共完成1517批次,评价性抽检合格率99.5%。全市共查处案源总数4347件,罚没款2...[详细]
济宁首届“圣地智谷”科技车展是济宁地区新常态车市下的开年销售大戏,也是济宁市民首选的主流公信力购车平台。自启动以来,活动就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追捧。众所周知,济宁首届“圣地智谷”科技车展是利用大数据精准分析锁定目标客户的车展。活动结合大数据精准营销...[详细]
去年,济宁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56亿元,其中,民生支出达438亿元,占总支出的79%,增长8.6%。近八成财政收入投向了民生领域,有力地推动了民生保障十大体系建设。[详细]
公共交通,除了方便市民出行,也最为节能环保。构建以城市公共交通为主的城市机动化出行系统是今年公共交通发展的目标,除了完善公交网络,增加线路和车辆外,6月份还将开通3条夜间公交线路,方便“都市夜归人”。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