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慕清:让《诗经》学习从“庙堂”走向“江湖”

2017-05-08 11:42:00 来源: 人民网-社会频道 作者:

  最近,河北一位退休干部很想加入一个《诗经》读书微信群,但因该微信群已近200人,腾讯公司规定,当微信群超过100人后,新入群者的微信需要绑定银行卡,而这位老干部只有存折,所以只能焦急地等待新读书群开启再加入。

  这个很受《诗经》爱好者喜爱和追捧的微信读书群,就是“慕清书院”,它的组织者是新华诗叶副总编辑、“晨起温书·和慕清一起读《诗经》”活动发起人、慕清悦读微信公号的创始人郭慕清。

  在现代社会,如何更有效地传承学习传统经典,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郭慕清以微信社群为纽带,运用新媒体的手段传播《诗经》,将“私塾”教育网络化,实现了传统文化学习与现代技术紧密结合,值得借鉴。

  “谢谢你,你让我有了上大学的机会”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想读《诗经》,想读懂《诗经》,但是《诗经》学习需要一定的环境和氛围,如果没有一定的古典文学基础,又没有师友陪伴切磋,很容易半途而废。

  据了解,“慕清书院”的《诗经》读书群已有近200人,当问及为何要组织这么多人在线读《诗经》时,郭慕清介绍道,“想为《诗经》爱好者创造一个读书微环境,现在很多读者想读《诗经》,却没有深入了解经典的途径。”

  一名来自山东烟台的群成员介绍,自己没有读过大学,但热爱《诗经》,很想精读学习,可是无论是在网络上,还是纸质书中,适合她的学习资料太少了,而郭慕清的《诗经》解读文章给予她很大的帮助。

  “谢谢你,让我有了上大学的机会。”这句简单的读者留言,深深感动了郭慕清。她说,“现在很多《诗经》研究,专业性太强,不够通俗易懂,读者多是大学中文系的学生或者学者,偏重于专业教育,缺乏《诗经》的通识教育,所以很多普通人觉得艰涩难懂,欲读无‘门’。”

  据了解,目前《诗经》的研究书籍,大致分为两类,一种收录《诗经》的全部篇目,但多是对其简单的题解、注解、译文,属于“全却不精”;第二种是专家学者对《诗经》的精读,多是择其几十个篇目进行研究,属于“精却不全”,这让普通人想要研读《诗经》、读懂《诗经》变得困难。

  郭慕清打了一个比喻,“如果说《诗经》专业教育是‘庙堂’,民间普通百姓的学习就是‘江湖’,我希望有一天有更多的人一起传播《诗经》文化,让《诗经》从‘庙堂’走向‘江湖’,让每一个热爱《诗经》的人都能够读懂《诗经》。”

  移动互联时代的《诗经》学习新体验

  现在,很多人已经适应了无纸化阅读、碎片化学习,而《诗经》的学习,是需要反复研读文本的。能否实现《诗经》掌上阅读?怎样用现代理念对《诗经》进行再认识,用现代方式对传统文化进行再表现?这些都是《诗经》在传承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郭慕清以“慕清悦读”微信公众号为载体,在每次的推送文章包含着所读篇目的原文、注解、译文,以及自己撰写的解读文章,内容详实丰富,与此同时,慕清书院办了《诗经》微信读书群,方便书友们实时交流和沟通。

  “慕清悦读”微信公众号犹如《诗经》读诵誊抄课本,读书群就像是课堂一样,而郭慕清则是老师,实时书友解疑答惑,用新兴媒体的方式传播传统文化,降低了《诗经》的学习门槛,将古代私塾教育搬上了手机。

  据悉,这个《诗经》学习的微课堂中倡导的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主张手抄经典。在读书群中,书友们虽然来自天南海北,所从事的职业也都不同,有公务员、大学老师,也有普通职员,但他们每天都认认真真地誊抄所学篇目。

  有书友说,有时候工作忙,但是晚上会学习到11点;还有的书友说每天清晨要誊抄完今天所学的《诗经》篇目才去上班。郭慕清介绍说,有几天她调整了《诗经》学习频率,有书友给她留言,用“望穿秋水”四个字来形容自己的阅读期待,还有书友说,每篇文章都一字不落地看了,连标点符号都认真看了。

  郭慕清说,“特别让我感动的事,有些书友每次都会全文誊抄我撰写的解读文章,字迹工工整整,认认真真,然后拍照分享到读书微信群中,我每次看到总会觉得心头一热,也觉得自己做的还不够多,还不够好。”

  “每一部经典的字里行间都有我们挑灯夜读的身影”

  目前,郭慕清撰写的《诗经》解读文章,如《我们为什么要读<诗经>》《入骨相思知不知》《千古辞赋咏美人之祖》《一生最爱是天然》等,经《新华每日电讯》登载、新华社新闻客户端转载后,受到广泛好评,其中很多文章仅新华社客户端上阅读量就已过百万。

  任何文化只有根植于人民之中,才会迸发出蓬勃的生命力。《诗经》是我国古典文化的源头,是三千年前先民的歌谣,本来就来源于人民,郭慕清所组织的《诗经》学习,也从侧面反映出,在当代《诗经》仍然有广泛的阅读群体。

  普通百姓读书热情高了,社会上也有越来越多人正在努力做《诗经》通识教育推广,我们有理由相信,《诗经》会慢慢从“庙堂”走向了“江湖”,走进来寻常百姓的书房。

  但是这还不够,郭慕清说,要想让《诗经》切切实实扎根民间,还需要每一个普通读者持之以恒的努力,需要下大气力研读文本。《诗经》学习并不轻松,但一旦读通了,会发现再读其他传统经典,会容易很多。因为单就书籍而言,总有一些书是绝大部分书的基础,离开了他们,其他书就无所依附,而《诗经》就是这样一本不依附于其他,而被其他所依附的书籍,是我们必备的知识基础。

  “我们阅读《诗经》不会产生立竿见影的经济效益,所能影响的人也非常有限,可是这是我们能做的,对抗粗鄙文化的方式,这也是我们能做的文化传承的方式。如果坚持学习且传播,在今后的山河岁月里,我们的后代能看到每一部经典,字里行间,都会有你我每一次挑灯夜读的身影。”郭慕清如是说。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孟艳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 济宁市公布在职教师有偿补课投诉电话信箱

    timg.jpg

    4日,山东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开展“树师德、正师风”治理教师有偿补课专项活动的通知》。《通知》中提到,山东省教育厅决定于2017年5月至8月在全省中小学校组织开展“树师德、正师风”治理有偿补课专项活动。建立长效机制,对于从事有偿补课的中小学校,视情节轻重...[详细]

    05-08 07-05东方圣城网
  • 为济宁创城助力 把文明种子种在孩子心里

    W020170507328623719451.jpg

    5月6日,济宁市任城实验幼儿园积极响应“共创文明城市,共建和谐济宁”的倡议,组织教职工、小朋友和家长一同在文化广场举行创城助力活动。 [详细]

    05-08 07-05大众网济宁频道
  • 济宁: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52cfd04e-eb47-4d62-9a31-3bd40ab9cc71_size62_w549_h280.jpg

    全市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工作座谈会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全省工作座谈会精神,总结全市2016年“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情况,对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详细]

    05-07 17-05大众网济宁频道
  • “海姆立克舞”跳上济宁街头 市民锻炼中学会急救方法

    W020170506578716868076.jpg

    近日,一支简单易学的广场舞在济宁多个广场社区着实火了一把。这支“广场舞”之所以能博得市民关注,是因为这是一支由“海姆立克急救法”改编成的舞蹈,适合在家中照看孩童的市民学习。[详细]

    05-07 09-05大众网济宁频道
  • 第一季度济宁市GDP解读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u=2964438613,3556774044&fm=23&gp=0.jpg

    “一季度济宁经济总体运行平稳,结构调整稳步推进,供给侧改革成效显著,为经济上行持续蓄力。”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全市上下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稳增长措施,加大招商投资力度,着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好经济转型升级...[详细]

    05-06 09-05东方圣城网
  • 山东将严查有偿补课 济宁投诉电话公布

    timg.jpg

    4日,山东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开展“树师德、正师风”治理教师有偿补课专项活动的通知》(以下简称为“《通知》”)。 [详细]

    05-06 09-05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