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高杨
中山大学日前对本科专业进行调整“瘦身”,包括开办16年之久的社会工作专业在内的18个本科专业被调整或暂停招生,加上去年已调整或暂停的21个专业,两年内中山大学减少39个专业,幅度之大,数量之多,在国内高校罕见。
专业,是大学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是学科建设的基础。一个合理的专业由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专业人员等构成。其中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各级各类专门人才。长期以来,在社会公众的印象中,一所大学的学科与专业,往往以多取胜,多多益善。中山大学逆向而行的用意何在?校长罗俊称,是为了完善人才培养体系,解决专业总量过大,调整专业设置是当务之急,必须“大幅的缩减,相近的专业一定要整合”,争取从现有的125个,减到80个以内。
专业的设立应有理有据。2012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显示,“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和调整,应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遵循教育规律,正确处理需要与可能,数量与质量,近期与长远,局部与整体,特殊与一般的关系……”这些要求看似具体而明确,但实施起来可能不易把握。
在操作层面,随着大学扩招,我们一度出现过“大干快上”的局面。一些高校眼高手低,没有客观准确地考量自己是否具备开设某一专业的条件,仅仅为了招生规模和经济效益,“拍脑袋”设置的专业,带来的后遗症很多;有的高校看到某行业和领域热门,高估其市场前景和社会发展,设置了看似热门而前景黯淡的专业,学生毕业即失业。正如罗俊校长坦言,有的专业不是为学生而设,因教授而设,有的专业缺乏学科支撑,这显然与通识教育、大类培养的理念南辕北辙。
专业取舍应审时度势。专业设置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根据变化了的实际及时调整甚至撤销,是必须的。专业调整在国外大学非常普遍,尤其是应用技术型大学,他们的自主权很大,专业调整非常灵活。高校根据社会需求,可能新开设牙齿矫正、农作物培育等实用专业。另外,他们非常注重培养复合型人才。比如财务专业,他们不仅教财务、经济、统计方面的课程,还可能加入互联网、智能制造方面的课程,有助于学生和企业设置的岗位的无缝对接。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专业的指挥棒作用,有利于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和多样化。
专业设置“关停并转”,应该不算小账算大账,一心向着学生的成长成才,体现对高教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的高度尊重。另一方面,这也用足了被赋予的办学自主权,更彰显了一种办学的理性自觉和高水平大学恪守的社会责任,将有利于实现真正的向教育回归,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朝着内涵发展和特色化发展,避免千校一面和求大求全。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高杨
五月的邹城看庄春和景明,生机盎然,5月20日,“邹城农商银行”杯第六届看庄土豆文化节在杜家村拉开帷幕。[详细]
为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校办学行为和教师从教行为,济宁市从2017年5月至8月底开展“树师德、正师风”治理教师有偿补课专项行动。[详细]
5月17日上午,济宁市组织收看全省全面实行河长制工作动员部署电视会议。市委书记王艺华,市委副书记、市长傅明先,市委常委、济宁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白山,副市长张胜明在济宁分会场收看会议实况。 [详细]
进入5月,我市的新蒜逐渐上市,据了解,今年鲜蒜市场总体价格低迷,田间收购价格从4月底的每斤2.6元左右下降到现在的1.5元左右。“由于去年大蒜市场火爆,很多蒜农今年扩大了种植规模,但是产量增加直接导致了供过于求,所以今年新蒜的价格才上不去。”一位有着多年...[详细]
留守儿童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成长、教育已成为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济宁市金乡县卜集镇邢庄村的大学生村官李烁自2015年到村任职以来,通过一次次上门走访,成为了邢庄村留守儿童口中的“大哥哥”,最终他也规整出一套本村的“留守儿童档案”。[详细]
走在曲阜街头,一辆辆红白相间、新颖时尚的共享单车在这座文化古城里散发着光彩,不少市民体验着刚刚亮相的首批共享单车在街道上穿梭。在刚刚结束的首批共享单车亮相曲阜的新闻发布会上,记者也亲身体验了一把时尚单车的绿色出行魅力。[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