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孔令俏
近日,一篇题为《高校办智库是否“过热”?被指与国家需求和问题脱节》的报道,再次将高校智库推至舆论旋涡。如果说,针对其他类别智库的讨论多关注方法论,聚焦于“怎样建设,如何实施”;对高校智库的叩问则显然更进一层,屡屡回溯至“该不该建,边界何在”。
高校智库是否真的“过热”?仅从其可见数量及总体占比来看,正如上述报道承认的那样,“还算正常”。若论其建设完善程度、实际发展环境、已有优质产能,更是难言“过热”,甚至离国家期待差距甚大。
高校人才资源富集,谋政资治似是顺理成章之事。从国家决策需求、智库总体格局、大学自身职能来看,高校智库跻身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主力部队也是时代之选、发展大势。然而,是什么引发了“高校智库过热”的隐忧,争论背后潜藏着哪些问题,这是我们必须正视的。
首先是对大学、智库两者职能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偏差。一方面,高校的多重使命——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社会服务间的有机联系在某些讨论中被忽视、异化。大学被抽象为“与世俗社会保持距离”的超脱之地,社会服务被视为“功利化、实用化”体现与可有可无的部分;另一方面,与“社会服务”直接相关的智库被窄化,智库研究被与短平快的对策研究画上等号。
实际上,智库功能也应分级分类全面认识。仅就咨政研究而言,智库提供的思想产品便有理念、战略之分,既能制定技术性对策,亦能提供战略性方案,还可提出根本性理念,而后两者便是适合高校智库的最佳发力点。与之相应,高校智库人才也绝非简单的“方案制定者”,而当是以深厚理论为根基的战略科学家。更深层考虑,智库研究特有的问题导向、现实观照,对高校的学科融合、知识体系转换大有裨益。如果明确了上述概念,对“高校智库”的误读当能有效化解。
其次,是对高校智库建设方向与方式的两种误读:或把“高校建设智库”等同于“高校变成智库”,或将“高校智库机构”与高校中教学科研等其他部分割裂看待。前者将智库母体与智库机构混为一谈,夸大了智库功能在高校整体使命中所占比重;后者为智库机构设置了“孤岛化生存”的语境,所以生出“一小批人拼命干,其他人袖手看”的尴尬与隔阂。实际上,智库既不可能“吞没”大学的其他属性,也无法脱离高校教学科研与整体环境而健康生存。由此出发,报道中所引某些高校“举全校之力建好某某智库”的言论,也只是一种号召跨学科集聚资源、打通体制机制障碍、为某智库建设提供全方位支撑的动员性表述,不可机械化解读。
当然,也必须承认,现阶段高校智库建设中的确存在很多问题与不足,强化了外界的误解与成见。如一哄而上的逐利化倾向,原有研究机构“新瓶装旧酒”的浅表化转型,脱离国情实际与决策需求的低效能研究,等政策、靠投入、要资源的被动依赖心理,整体规划缺失造成的碎片化研究、重复性建设……对这些问题,既要勇于直面、切实改进,又不必因之丧失长远信心。毕竟,中国智库尚处在起步阶段,“成长中的烦恼”无法阻挡成长的脚步。
“道虽迩,不行不至。”推动协同机制改革,提升智库实力;革新评价激励制度,激发人才活力;突破原有管理体制束缚,释放智库更大潜能……一面去除虚热,另一面做足实功,高校智库以“有为”换“有位”的真正春天,必将到来。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孔令俏
5月是金乡蒜农最忙碌的季节,田间地头到处是一片繁忙的景象。都说“世界大蒜看中国,中国大蒜看金乡”,金乡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盛产大蒜,无论从大蒜产量、品质还是贮藏量、出口量来看,金乡在全国的地位都是首屈一指,这里也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全国大蒜市场的“风...[详细]
为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校办学行为和教师从教行为,济宁市从2017年5月至8月底开展“树师德、正师风”治理教师有偿补课专项行动。[详细]
五月的邹城看庄春和景明,生机盎然,5月20日,“邹城农商银行”杯第六届看庄土豆文化节在杜家村拉开帷幕。[详细]
5月17日上午,济宁市组织收看全省全面实行河长制工作动员部署电视会议。市委书记王艺华,市委副书记、市长傅明先,市委常委、济宁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白山,副市长张胜明在济宁分会场收看会议实况。 [详细]
进入5月,我市的新蒜逐渐上市,据了解,今年鲜蒜市场总体价格低迷,田间收购价格从4月底的每斤2.6元左右下降到现在的1.5元左右。“由于去年大蒜市场火爆,很多蒜农今年扩大了种植规模,但是产量增加直接导致了供过于求,所以今年新蒜的价格才上不去。”一位有着多年...[详细]
留守儿童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成长、教育已成为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济宁市金乡县卜集镇邢庄村的大学生村官李烁自2015年到村任职以来,通过一次次上门走访,成为了邢庄村留守儿童口中的“大哥哥”,最终他也规整出一套本村的“留守儿童档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