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孔令俏
穿越之类的小说,很多人误以为是近现代社会才有的题材,马克·吐温曾经写过,黄易的《寻秦记》更是家喻户晓,似乎不少人认为只有现代人才具有超越时光的视野和思维,才能有如此奇思异想。其实不然,早在唐朝中期,就有了穿越题材的小说,而且还有货真价实的“寻秦记”,其代入感丝毫不亚于后来的此类作品。
让我们来看看这部由老祖宗留下的神奇穿越小说,它的名字叫《秦梦记》,怎么样?《寻秦记》这个书名是不是有可能受了它的影响,虽不能定论,但其相似度确实挺大的。
比项少龙更传奇:为秦穆公立下赫赫战功
《秦梦记》的作者叫沈亚之,跟黄易不同,他笔下的穿越人物就是他自己。《寻秦记》里的项少龙是以特工的身份,经由先进的时光机器进入战国时期,少龙帅哥到了古代之后,还是干特工活,通过一系列不见于史载的秘密活动,帮助嬴政回到秦国,登上秦王的宝座,然后及时脱离;而沈亚之老师不然,他的志向比项少龙更大,事业比项少龙更宏伟,且看这部唐朝穿越小说的打开方式。
在科技落后的唐朝,当然没有什么时光机,其穿越模式很简单,就是做梦,做白日梦。且说大唐太和年间,也就是唐文宗时期,沈亚之将要到邠州当地方官,刚出了长安不久,在一家客舍住宿,正好是春天的时节,也是容易打瞌睡的时节,沈先生白昼入睡,以这种方式跨越一千多年的时光距离,往上到了春秋时期,“昼梦入秦”,这个比项少龙所到达的战国末期还要早几百年。
项少龙穿越得比较辛苦,先是跌落在民间,流落在街头,碰着一个牧马人家族,才慢慢接近赵国和秦国的高层,沈亚之老师则幸运多了,一踏进梦里就直接见到秦国的最高层,而且对答的都是高大上的话题,这画面简直是《史记》和《战国策》的再版,我们且看:“秦公召至殿,膝前席曰:‘寡人欲强国,愿知其方,先生何以教寡人?’”我想要知道如何使秦国强大的方法,请先生教我。
既然是穿越,就得有真实感、现场感,瞧瞧这对话的模式,以及“膝前席”的姿势,完全是先秦诸子的文风,一点也不违和,就这点而言,唐朝版《寻秦记》比后来的作品要严谨一点,当然,黄易的《寻秦记》也有细节交代,项少龙听战国人的话很吃力,时隔两千多年,完全没有了母语的优势,而且在酒店吃饭,根本看不懂先秦的文字。沈亚之应该没有这个障碍,因为他作为唐朝的进士,应该识得先秦的文字,例如篆书之类。
接下来,在唐朝混得不咋样的沈老师,在春秋时期的秦国大显身手。秦穆公任命他为中涓,这个中涓其实是相当于近臣,不是军政要员,不过既然要重用,应该先有个过渡。唐朝的沈亚之在春秋时期的秦国当起了军事参谋,辅佐大将西乞术,攻打晋国的河西,沈老师亲自率领将士战斗在前线,连连取胜,夺去了晋国的五座城池,“亚之帅将卒前攻,下五城”,真所谓军功赫赫,比项少龙教嬴政剑术之类的小玩意高大多了,也更有说服力。当然,身份不同,干的活也不同,成绩更不一样。项少龙是特工,还是擅长潜伏、破坏、暗杀,而沈亚之是进士,学的是安邦定国的专业,到了秦朝也不能委屈他吧。
沈亚之干得比项少龙漂亮,职位当然也更高,秦穆公很感激这位“来自唐朝的你”,于是拜他为左庶长。沈老师很有历史常识,他空降到秦国是在商鞅变法之前,那时候左庶长还是有实权的,而且由非王公贵族的人担任,商鞅变法之后,左庶长就只是一个爵位,而没有实权了。从这一点看,秦穆公是真心提拔这位年龄比他小一千四百多岁的小鲜肉才俊。
接下来,不免又提到爱情,提到美人,古今“寻秦记”,套路都不免有点相似。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孔令俏
5月是金乡蒜农最忙碌的季节,田间地头到处是一片繁忙的景象。都说“世界大蒜看中国,中国大蒜看金乡”,金乡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盛产大蒜,无论从大蒜产量、品质还是贮藏量、出口量来看,金乡在全国的地位都是首屈一指,这里也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全国大蒜市场的“风...[详细]
2017年5月20日,济宁市质监局在田军副局长的带领下组织眼镜配置单位走进金乡县第一中学开展“光明计量进校园”活动。[详细]
为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校办学行为和教师从教行为,济宁市从2017年5月至8月底开展“树师德、正师风”治理教师有偿补课专项行动。[详细]
五月的邹城看庄春和景明,生机盎然,5月20日,“邹城农商银行”杯第六届看庄土豆文化节在杜家村拉开帷幕。[详细]
5月17日上午,济宁市组织收看全省全面实行河长制工作动员部署电视会议。市委书记王艺华,市委副书记、市长傅明先,市委常委、济宁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白山,副市长张胜明在济宁分会场收看会议实况。 [详细]
进入5月,我市的新蒜逐渐上市,据了解,今年鲜蒜市场总体价格低迷,田间收购价格从4月底的每斤2.6元左右下降到现在的1.5元左右。“由于去年大蒜市场火爆,很多蒜农今年扩大了种植规模,但是产量增加直接导致了供过于求,所以今年新蒜的价格才上不去。”一位有着多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