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朱仙娉
恢复高考不仅是许多人命运的转折点,而且成为一个国家与时代的拐点。它是历久弥新的记忆,是值得珍藏的历史。今年是恢复高考40周年,古语说“四十不惑”,于不惑之年回望当年的恢复高考,更有沉郁厚重之感。
高考的正面功能与积极作用是以考促学,即促进学生努力向学、提高民族文化水平。考试制度的好处有不少,其中之一是求己而不求人。采用其他选才方式往往需要求人,要看别人脸色,且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他人。考试则提供一个反求诸己的机会,能否成功主要靠自己的努力,因此考试选才能够促人向学、催人奋进。
1977年恢复高考以后,每年都有数百万青年学生参加高考,全社会的读书学习热情在高考制度的促进下持续发展。恢复高考的最初两年,尽管试题不难,但许多考生连最基本的题目都不会答。可是几年之后,试卷难度提高不少,从答卷反映出考生文化水平已大大提高,可见高考极大地调动了千百万青年的学习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国民文化素质的迅速恢复和提高,被“文革”摧残的文化教育很快得到复兴。
在恢复高考的1977年,选拔了27万人,却调动了几千万人。尽管当年高考录取率只有4.8%,570万考生中绝大多数没能考上大学,但高考恢复使每一个人可以有做大学梦的权利和希望。1997年,多家中央报刊开展恢复高考20周年征文活动,从应征文章看出,无论是当时考上的,还是落榜的,都对恢复高考唱出发自肺腑的赞歌。不少人虽然高考落榜,但由于受过高考总复习的煎熬,养成了坚毅的个性,得到了一笔精神财富。
在高考恢复40周年后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评价高考制度?笔者认为,尽管高考有其局限,但总体而言,恢复高考40年来,通过高考的公平竞争,为高等学校选拔了千百万合格的学生,经过培养造就,许多人已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力量。中国这些年的经济腾飞,与高考制度的恢复和不断改革密不可分。
而且,高考制度还具有以考促学的功能,它在促进民族文化和教育发展,包括维护社会公平、社会稳定等方面,也起着巨大作用。我们在看到高考弊端的同时,应充分肯定高考的积极作用。
作为一种测量工具,考试让所有应试者接受相同的挑战,将个人的才学和能力放在首位,因而历来被视为可以客观公正地选取优秀人才的公平尺度,或称“量才尺”。高考作为公平选拔人才的手段,具有公平性和客观性,它摒弃了权力、出身和人际关系对选才的干扰,保证了个人凭才学平等地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
经过11年的中断,高考1977年恢复,成了拨乱反正的风向标,表明一个可以通过公平竞争改变自己命运的时代来临。高考制度的恢复使教育恢复了正常秩序,更带动了整个国家由乱而治。人心向学、人心思治,整个社会才有可能稳定下来,走上正轨。因此,恢复高考成为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发展的助推器。
恢复高考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随着高考选拔出来的人才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其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将会在未来的岁月中更加显现。
(作者:刘海峰 系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主任)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朱仙娉
记者从济宁市公共汽车公司了解到,因八里庙大桥封闭施工,自2017年6月3日起,25路、102路、103路、302路、303路公交线路临时调整,调整后线路走向为[详细]
“甲醇控制室胡云波发现甲醇灌区出现可燃气体报警,立即通知巡检工到现场排查。”“甲醇突然发生大量泄露,杨森中毒晕倒,请求救援!”……随着兖矿国际焦化化工园区救援广播的响起,济宁市安全生产月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演练在兖州区拉开序幕。[详细]
今年起,我省将在高职院校组织开展退役士兵单独招生试点,招生对象为符合山东省2017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含春季高考、夏季高考)报名资格,且2011年(含)以后入伍并自主就业的山东户籍退役士兵,今年安排招生计划2000人。参与试点的20所高职院校均为国家示范(...[详细]
经过一年多的紧张施工,火头湾运河大桥维修改造工程全部完工,6月1日将正式通车。[详细]
5月29日, 《山东曲阜一环卫工趴地上捡垃圾, 感动众人》 的报道在央视 《新闻直播间》 播出。 视频中, 一位环卫工人趴在车下用手扒出垃圾的照片更是感动了万千网友。 [详细]
当前,小麦收获即将陆续开展,济宁市政府今天发布麦收期间防火工作紧急通知,要求扎实落实麦田防火措施,确保夏粮丰产丰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