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马婧
原标题:学习古诗文要大力开发“课外元素”
从2017年9月份开始,全国中小学语文教材将统一采用全新的“部编本”。此次“部编本”教材,换掉了约40%的课文,文言文比例大幅提升。较之以前的人教版,小学6个年级古诗/文总数增加了55篇(一年级就有古诗),增幅高达80%;总计124篇,占到了全部课文的30%。初中3个年级,古诗/文总篇数也提升至124篇,占到了全部课文的51.7%。
一些年来,我国中小学大都奉行“考什么教什么”。让学生单纯背诵,不曾进行情操陶冶、理解能力培养等,致使我国中小学生利用古诗文体验审美、联想、创新等能力较差。
让学生多学习古诗文,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古代文化的理解,提高个人阅读能力、作文能力,促进个人智力发展。学生在学习古诗文时联想、补充、创造,会丰富自身想象力。也能让学生聪目明理,加快培育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读史书使人明智,读诗书使人灵秀。”学习古诗文,理解其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可以让学生情操得到陶冶和升华,让其变得更加文明和高雅。
让学生多学习古诗文,国外也有成功实践。在英国,莎士比亚作品是中小学生必读的内容。创作于16世纪的莎士比亚作品,使用的是古典英语,相当于我国的古诗文。
学生学习古诗文,教材只是一条渠道,文艺作品也是一条渠道,甚至文艺作品更可以“润物细无声”。所以,让中小学生学习古诗文,还要大力开发“课外元素”。比如,借鉴西方经验,开发以文化元素为主题的教育类游戏应用,同时,在儿童影视作品、儿童剧、音乐剧中,加入传统文化主题。
学生学习古诗文,别忘“改善生态”。现在,古典诗文阅读背景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绿杨枝外尽汀洲”“渌水荡漾清猿啼”,这样的自然美景越来越少,如此现状难能让学生理解古诗文中的美景。因此,让学生学习古诗文,也促进改善我们的生态与生活,让古诗文中的美景重返大地,以实现美、真、善的统一。
学生学习古诗文,还要有古诗文的良师,除了学校,家庭氛围也很重要,整个社会要形成尊重和弘扬古诗文的氛围。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马婧
近日,记者从济宁市南张街道了解到,全市自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南张街道通过创城工作改变辖区内不文明陋习,让文明之风吹进辖区的每一个角落。[详细]
记者了解到,在喻屯镇有一处塌陷地生态园区,该园区是山东能源临矿集团王楼煤矿,矿区面临着治理采煤塌陷地的问题,尽管煤矿投产时间不长,但到2015年底的时候,仅王楼煤矿第二和第三采区就采煤塌陷地就达到了2200多亩。[详细]
日前,人社部公布了最新一期基本医疗保险跨省异地就医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地区和定点医疗机构名单。其中,济宁市地区定点医疗机构增至10家。[详细]
昨日,记者从市经信委了解到,目前,城区公共场所免费WIFI项目已按照电信级标准完成了数据中心机房建设,完成了68处公共区域的线路施工、设备安装、网络接入等工作,并接入管理平台开放服务。[详细]
记者从山东省人民检察院获悉,近日,济南、济宁、日照、德州、聊城、滨州等地14人涉嫌职务犯罪被依法追究。[详细]
8月18日晚,曲阜·姚村全民创业暨第五届蟋蟀文化节开幕式在曲阜市姚村镇文化广场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齐聚姚村,一起感受蟋蟀文化带来的无穷乐趣。[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