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孔令俏
不仅是北大、清华,高校成为旅游热点似乎正在成为一种趋势。
对于诸多高校而言,应该如何应对高校旅游热?《法制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业内专家。
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院长王敬波教授认为,高校暑期游客过多,这是一个新的社会问题。从本源上来说,校园是高校教学设施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目的是服务于教育教学活动。很多家长是本着教育孩子的目的来学校,这是一种教育的延伸活动,也是一种社会服务,本身不是教育教学活动。对高校校园的利用应该是以教育教学活动为主,这种延伸活动不应该影响到教育教学活动的进行,不应该对教育教学活动造成不正当的干扰。
“学校是公共设施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学校完全屏蔽这种活动也不现实,还是要加强管理。加强管理要本着两个基本原则:第一是不能影响教育教学活动,因为教育教学活动是高校的根本目的,不能本末倒置;第二是在可能的条件下,尽可能做好服务工作,比如定时开放校园。”王敬波说。
王敬波认为,高校可以开通网上预约,控制进校人数,减少游客对校园环境的干扰。同时,高校可以设立一些入校规则。这些规则应该通过协议的形式来实现,游客进入校园就应该遵守这样一些规则。比如,游客乱扔垃圾就要受到相应的处罚,这也是双方约定的。还有对于所谓的“黄牛”而言,则要看其与校内人员有没有关系,学校相关工作是否做到公开、透明、公正。
“当前高等院校管理应当做的主要是这样几个方面,首先是破除高高围墙,打开大门,允许免费参观。如果条件许可,还应当允许考生及家长到高等院校参观课堂。其次,高等院校应当加强治安管理,必要时可以采取排队入校或者限制人员名额的方式。再次,高等院校校园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把高等院校的资源充分利用,不要借口会扰乱教学科研秩序而禁止他人进入高等院校。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高等院校的主管部门应当对高等院校的校园规划作出整体的安排,推动高等院校打开大门,消除院墙,让高等院校变得更加公开透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乔新生说。(记者 杜晓 实习生 戴梦岚)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孔令俏
近日,记者从济宁市南张街道了解到,全市自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南张街道通过创城工作改变辖区内不文明陋习,让文明之风吹进辖区的每一个角落。[详细]
记者了解到,在喻屯镇有一处塌陷地生态园区,该园区是山东能源临矿集团王楼煤矿,矿区面临着治理采煤塌陷地的问题,尽管煤矿投产时间不长,但到2015年底的时候,仅王楼煤矿第二和第三采区就采煤塌陷地就达到了2200多亩。[详细]
日前,人社部公布了最新一期基本医疗保险跨省异地就医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地区和定点医疗机构名单。其中,济宁市地区定点医疗机构增至10家。[详细]
昨日,记者从市经信委了解到,目前,城区公共场所免费WIFI项目已按照电信级标准完成了数据中心机房建设,完成了68处公共区域的线路施工、设备安装、网络接入等工作,并接入管理平台开放服务。[详细]
记者从山东省人民检察院获悉,近日,济南、济宁、日照、德州、聊城、滨州等地14人涉嫌职务犯罪被依法追究。[详细]
8月18日晚,曲阜·姚村全民创业暨第五届蟋蟀文化节开幕式在曲阜市姚村镇文化广场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齐聚姚村,一起感受蟋蟀文化带来的无穷乐趣。[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