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第五!邹城市人民医院防治卒中中心规范建设成绩显著

2021-08-28 11:14:08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段正浩 孙静 陈伟

  大众网·海报新闻见习记者 段正浩 通讯员 孙静 陈伟 济宁报道

  8月2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脑防委办公室公布了今年7月份全国防治卒中中心、综合防治卒中中心、综合防治卒中中心静脉溶栓技术及综合防治卒中中心AIS介入再通技术100强的排名,邹城市人民医院在全国防治卒中中心综合排名中名列第五,标志着邹城市人民医院的卒中防治中心建设水平走在全国前列。

防治卒中中心排名

  邹城市人民医院2017年开展卒中中心建设,中心整合了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院前急救科、急诊科、康复医学科、影像科、介入放射科、超声诊疗科、检验科等多个学科。2018年通过了济宁市卫健委卒中防治中心现场评审,2019年通过山东省卒中学会评审,成为山东省卒中专科联盟单位,同时加入济宁市卒中急救地图,与邹城市20家镇街医疗卫生机构签约建立协作关系,打造“区域黄金时间救治圈”,建立了区域协同救治机制,为卒中患者抢救打通“绿色通道”,赢取抢救时间。中心配有双源螺旋CT、3.0T 磁共振、1.5T核磁共振、64排螺旋CT、DSA、TCD、血管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先进诊疗设备。

神经内科医师会诊

  “时间就是大脑”。为确保卒中患者在黄金时间内接受到规范治疗,享受到多学科联合诊治的一站式整体化服务,中心成立了以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急诊科等卒中诊疗学科骨干医师为主体和依托的救治小组,建立了完善的规章制度,持续优化救治流程,明确了各环节救治目标和时间节点,实行“绿色通道”管理,最大限度达到缩短救治时间、降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致残率、致死率,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目的。中心建立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和血管内治疗的标准流程,能够开展急性缺血性卒中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桥接治疗,急诊动脉内机械取栓术、颈动脉内膜切除成形术(CEA)、颈动脉血管成形和支架置入术(CAS)等。针对脑血管病的康复治疗,包括偏瘫肢体综合训练、关节松动训练、手功能训练、言语训练、吞咽功能障碍训练等,以及传统康复治疗如小针刀治疗、普通针刺、灸法、拔罐、推拿等,建立脑卒中患者信息数据库,与国家卒中数据中心实现数据互联互通。

手术现场

  脑血管病治疗病区共设有床位190张。医疗团队建立了完善的脑卒中医疗服务体系,有医护人员100人,其中主任医师4人,副主任医师13人,医学硕士12人,多人在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宣武医院、南京脑科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山东省立医院进修学习,具有规范化处理幕上大面积脑梗死,烟雾病等少见急性脑血管病的能力;在抢救院内卒中患者的同时,还接受全市乡镇卫生院转诊的复杂、疑难、危重的脑血管病患者,定期以学术讲座和业务指导等方式对区域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进行卒中防治相关技术指导、培训,稳步推动卒中防治中心建设。

  目前,邹城市人民医院防治卒中中心已成功开展阿替普酶静脉溶栓550余例,急诊介入取栓50余例,开展脑血管造影术1000余例,脑血管支架植入术200余例,颈动脉内膜剥脱术、TCD介入术中监测及发泡试验等均取得了良好的预后效果。

初审编辑:尹荣耀

责任编辑:马震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