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苑医院济宁医院健康知识科普|如何科学管理体重

2025-03-13 22:07:01 来源: 西苑医院济宁医院 作者: 王碧辉

  在当今社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与日俱增,从饮食、锻炼、情志、中医预防以及健康生活习惯等多方面,深入探寻体重管理的奥秘。

  饮食:控制热量摄入,均衡营养搭配

  饮食在体重管理中占据着核心地位。合理控制热量摄入是关键。要遵循平衡膳食原则,合理分配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摄入比例。碳水化合物应占每日总能量的50% - 60%,选择全麦面包、燕麦片、糙米等全谷物,它们富含膳食纤维,消化吸收缓慢,能提供持久的饱腹感,有效防止血糖快速上升导致的脂肪囤积。脂肪占20% - 30%,优先选择橄榄油、鱼油、坚果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减少动物油脂和油炸食品的摄入,降低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带来的健康风险。蛋白质占15% - 20%,瘦肉、鱼虾、豆类、蛋类、牛奶等优质蛋白来源不可或缺,既能满足身体对氨基酸的需求,又能在消化过程中消耗更多能量,提高基础代谢率 。

  良好的饮食习惯同样重要。一日三餐定时定量,早餐要丰盛,为新一天的新陈代谢提供充足能量;午餐适当饱腹,维持下午工作学习精力;晚餐宜清淡且适量,避免夜间能量堆积转化为脂肪。同时,严格控制油、盐、添加糖的使用量,少吃高糖饮料、糖果、糕点以及腌制食品,这些食物热量高,还可能引发炎症反应,影响体重控制和身体健康。

  锻炼:动静结合,激活代谢引擎

  锻炼是体重管理的有力助推器。有氧运动与抗阻运动相结合是科学的锻炼模式。

  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游泳、慢跑、骑自行车等,建议每周至少锻炼5天,每次运动30分钟以上。有氧运动能持续提升心率,加速血液循环,促使身体大量消耗氧气,进而燃烧脂肪供能,对减少体脂效果显著。例如,慢跑半小时就能消耗约300400千卡的热量,同时锻炼心肺功能。

  抗阻运动是增加肌肉量的关键,常见的抗阻运动包括哑铃推举、俯卧撑、卷腹、深蹲等,每周进行23次,每次1020分钟。随着肌肉量的增加,基础代谢率提高,身体在日常状态下也能消耗更多热量。

  中医传统运动如八段锦、太极拳,也能助力体重管理。它们以意导气、以气运身,动作舒缓柔和,能调节呼吸、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帮助脂肪分解与消耗。运动前后要做好热身和拉伸,预防运动损伤,促进身体恢复。

  情绪:舒缓压力,保持心理平衡

  情绪对体重管理的影响不容忽视。长期处于压力、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中,身体会分泌皮质醇,刺激食欲,使人对高糖、高脂肪食物产生强烈渴望,导致热量摄入过多,引发体重增加。同时,不良情绪还会干扰身体的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影响新陈代谢的正常节律,阻碍脂肪分解和能量消耗 。

  学会情绪管理至关重要。当感到压力大时,尝试深呼吸,将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每次练习5—10分钟,能有效放松身心;听舒缓的音乐,沉浸在优美的旋律中忘却烦恼与压力;冥想也是一种强大的情绪调节工具,每天花1520分钟进行冥想,专注于当下的感受,清理杂念,平和内心,提升心理韧性。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正视生活中的挑战,多与家人、朋友交流沟通,获得情感支持,为体重管理创造有利的心理环境。

  中医预防:巧用传统智慧,助力体重管理

  中医在体重管理方面独具特色。中医体质辨识是个性化体重管理的基础,不同体质的人在体重管理上有不同侧重点。例如,痰湿体质者体型多肥胖,肢体困重,舌苔厚腻,可采用化痰祛湿之法,饮食上多吃薏仁、冬瓜、荷叶等食物,也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二陈汤等中药方剂调理体质 。

  艾灸、针灸、穴位埋线、推拿等中医疗法也能为体重管理助力。艾灸关元、气海等穴位,温通经络、健脾益胃;针灸、穴位埋线等刺激特定穴位,调节内分泌和新陈代谢,抑制食欲,促进脂肪分解;推拿按摩通过手法刺激经络和穴位,促进胃肠蠕动,增强消化吸收功能,改善身体的气血循环,达到减重和塑形的效果,此外,遵循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顺应季节变化调整生活方式,也有利于体重管理。

  健康生活习惯:小习惯,大助力

  一些日常健康生活习惯对体重管理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保持充足、规律的作息习惯,每晚11点之前上床睡觉,保证7 - 9小时高质量睡眠,能让身体得到充分休息和恢复,维持激素平衡,促进新陈代谢。戒烟限酒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正常代谢,为体重管理创造良好条件。定期体检能及时了解身体的健康状况,根据体重、体脂率等指标调整体重管理计划,确保体重管理在健康的轨道上进行 。

  体重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从多个方面综合施策,行动起来,将科学方法融入日常生活,持之以恒,以健康的体重拥抱美好的生活,开启健康人生新篇章。(通讯员 王碧辉)

返回首页>>

初审编辑:何鑫

责任编辑:朱仙娉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