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国家科技评估中心与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原汤森路透知识产权与科技事业部)合作,在京首度发布《中国国际科研合作现状报告》。
该报告基于中国国际科研合作的论文数据,依托文献计量学的方法,结合科研与管理专家的观点,深入剖析与解读了2006至2015年间中国科研国际合作,在国别、区域与国际组织、学科、国内国际机构间合作,以及大规模国际科研合作等方面的现状与趋势。
“量变”中的中国国际科研合作10年
2006-2015年中国的国际科研合作整体步伐的加快,显著带动了中国各学科的国际科研合作水平,获得了大量的科研学术成果。报告聚焦中国国际科研合作规模及范围的“量变”,对科研成果进行了量化解读与详尽的展现。
“十二五”时期最引人瞩目的“量变”当属合作规模的新高, 7.1万的合作发文量,同比2006年扩充了4.4倍,使中国跃升为第三大国际科研合作学术产出国。与此同时,随着中国在“科研朋友圈”内的合作不断深化,中国同科技发达地区及“一带一路”参与国家的合作关系得到全面巩固。“十二五”时期,中国的科研合作伙伴已遍及188个国家和地区,全球性覆盖基本达成。中国国际科研合作中心度从“十一五”全球第10位,提升到“十二五”的第7位。中国逐步成为国际科研合作网络中各国重要的合作伙伴。
10年间国际科研合作的日趋频繁,标志着中国正在积极融入全球的科研合作网络。无论从合作规模,还是从构建的国际科研合作网络范围来看,中国的科研国际合作地位都因“量变”而得到了明显提升。
学术影响力见证国际科研合作“质”的飞跃
中国国际合作论文的引文影响力10年间普遍提升,各学科国际合作论文的引文影响力均明显高于全球同学科论文的平均水平,而且远高于中国各学科的平均引文影响力,其中不乏高居学术塔尖的高被引论文, 为国际科技界创造了可观的学术财富。同时,高被引论文的中国通讯作者比例显示,在与澳大利亚、新加坡、美国开展的高质量国际科研合作中,中国科研人员发挥了较高的主导作用;并且中国科研人员在与主要国家的科研合作中,均不同程度地实现了平等的对话合作。同时,国际合作也带动中国更加深入地融入全球科技合作网络,提升中国科研在全球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