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我县城乡供水一体化、羊山景区三十六计兵法智慧园两个项目成功入选省级第二批PPP示范项目后,国家财政部又联合20个国家部委开展第三批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示范项目的申报筛选工作。我县财政部门借助省级、国家级示范项目申报的东风,对已推介的9个项目进行全面梳理,进一步优化完善,精心筛选出一批创新性强,具有推广示范价值的优质PPP项目,以此作为申报省级、国家级示范的备选项目。
一是强化班子,建全机制。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PPP工作,先后成立了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PPP工作领导小组、推进领导小组及竞争性磋商谈判领导小组。多次下发文件,建立了周例会制度,专门督促汇报PPP工作开展情况。每个项目还明确了一名县级领导包保,包保领导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多次带领项目实施机构及相关部门远赴各地招引社会资本;成立了专门机构—“金乡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中心”,机构设在县财政局,负责PPP项目具体实施工作。
二是高点定位,从严要求。在PPP项目推进过程中,县财政部门充分发挥牵头协调作用,克服等待观望、被动保守的思想,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以财政部操作指南规定的5个阶段19个步骤为标准,以创建国家级、省级示范项目为工作目标,以严的要求、实的作风,高点定位,扎扎实实推进PPP工作。从项目的立项、申报、批复以及物有所值、财政承受能力报告、实施方案、政府采购资格预审,组建专家、磋商谈判等各个环节都严格按照程序,做到依法推进。对磋商文件、PPP合同、公司章程都聘请法律、财务、工程、价格等相关专家,会同项目实施单位召开论证会,力求文件、合同等有关资料完善合理。截止目前,已有4个项目成功落地,项目落地率达到45%,下半年这四个项目有望全部开工建设。
三是财政牵头,部门联动。由于PPP工作是全新领域,政策规定标准高、专业性强,工作头绪众多、业务量巨大,不是三两个部门就能完成的工作。特别是项目实施单位第一次接触PPP工作,人员配备不专业,对PPP政策知之甚少,普遍存在着畏难发愁、对财政部门严重依赖的思想。针对这种情况,我县从北京聘请高资质的专家、教授在全县范围内开展PPP业务培训,县领导亲自带领项目实施单位及相关部门参加高层论坛会、培训会。定期组织参与人员开展业务研讨,切实提高各级对PPP模式的理解和认识。从项目准备阶段开始,财政部门就全程跟进。多次组织项目实施机构及发改、国土、环保、住建、规划等部门对项目的可研、立项、环评、土地、规划等进行督导参与,联合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对委托咨询机构编制的物有所值、财政承受能力论证、实施方案等进行审核把关。
四是全面梳理,突出重点。接到申报省级、国家级示范项目申报通知后,财政部门高度重视,在征得县分管领导的同意后,先后两次组织所有项目实施机构及相关对口科局召开了联席会议,重点学习了财政部等部委、省财政厅等厅局关于申报国家级、省级示范项目的通知及要求,并发放至各部门单位。会上把各个部门的任务目标进行了层层分解,要求部门各负其责,各司其职。按照申报示范项目的条件要求,部门领导作了表态发言,表示将按照上级文件要求,该联合行文的将不折不扣的联合行文,该审核批复的依法进行审核批复。会上还对已实施的9个PPP项目逐一进行筛选把关,先后推出羊山景区三十六计兵法智慧园、城乡供水一体化、蒜都水城旅游开发、城区雨污分流等四个优质项目申报省级、国家级示范项目。
五是落实措施,加快推进。尽管在PPP工作推进过程中严格按照财政部有关规定进行操作,但与申报省级、国家级示范项目材料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财政部门在积极宣传申报示范项目的重大意义后,也清楚的认识到开展项目示范是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为保证项目质量,推动项目落地的重大举措,因此财政部门借助申报示范项目的这一东风,全面摸查整改,采取了切实有力的措施,制定详细的方案,组织相关部门,联评联审。一是对已通过政府采购选定社会资本方的项目,积极督促项目实施单位与社会资本方签订PPP项目合同,在此期间,了解到个别项目社会资本方因某些合同条款还未与项目实施机构达成一致意见,或因某些条款需要县级领导拍板,针对这种情况,县财政局多次组织社会资本、项目实施单位就合同中的可变细节进行商讨谈判,重大事项及时向县PPP工作领导小组汇报,通过集体讨论后再做决定,进一步加快合同签订的步伐;二是对已签订合同准备成立SPV项目公司的,积极协调工商部门,在手续齐全的情况下尽早成立SPV项目公司。还积极督促项目实施机构与社会资本对接开工前的准备工作;三是为社会资本、银行、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牵线搭桥,让社会资本与更多的金融机构就融资事宜洽谈对接,降低融资成本。
六是有的放矢,查缺补漏。按照示范项目申报材料要求,全面查缺补漏,确保材料合理合规、数据准确科学。特别是对财政支出责任,更是以对政府、对社会资本方高度负责的精神进行严格把关。我们在审核申报材料的过程中发现有的咨询机构提供的资料较为空洞或者数据不准确。通过分析发现,由于咨询机构之间沟通不充分或者认识不足,导致项目测算不够准确。比如雨污分流项目中全生命周期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测算缺少依据;财政支出责任—财政补贴支出,可研与财政承受能力两个报告之间相差很大,如果不及时调整,势必为今后的财政预算列支造成影响,有损政府或社会资本的利益。再比如城乡供水一体化、羊山景区三十六计兵法智慧园两项目在做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时,把以前年度投资的固定资产作价入股的股权投资再次列入预算,导致PPP项目支出占比加大,如不及时调整,后期的PPP项目很难通过财政承受能力论证,对此,我们积极联系相关咨询机构,找到症结所在,及时作了修改弥补,保证了项目材料的优质高效。
七是完善平台,精准推荐。信息平台资料直接关系到示范项目的成败,针对这种情况,PPP中心同志全力以赴,明确两人专门负责平台信息上传工作,PPP中心负责人、分管局长跟进审核,发现问题,及时更改。针对平台中的风险分配框架、融资结构、回报机制、合同核心内容、财政承受能力报告等内容的描述,我们逐字逐句对照实施方案、两项报告、合同等进行总结归纳,力求语句即言简意赅,又能达到内容全覆盖。(奚文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