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山街道探索建立农村“孝心基金”,倡导“村民自治、家庭为主,子女首孝、社会互助”的农村养老新模式。
“筹”基金。按照“自愿缴纳、村级管理、政府监管”的原则,老人子女每年缴纳一定比例养老资金,作为“孝心基金”本金。各行政村依据村集体资产实际情况,将部分集体资产列为“孝心基金”专项补贴资金,按照“个人每出资筹集100元,村集体资产相应补贴10-20元”的原则,作为缴纳资金的增值补贴,实现“争孝比顺”的以奖代补。
“晒”榜单。利用村级公开栏建立“孝心基金排行榜”,并利用村广播对子女自愿出资情况进行排名公示。同时,每季度对赡养老人较好、老人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的家庭张榜表扬。对赡养老人不积极、老人物质和精神生活没有明显改善的家庭张榜劝诫。村“孝心基金”理事会对“孝心基金”筹集、发放、结余及赡养协议等情况及时公示晾晒,对履行赡养义务不到位的及时批评指正,将孝心养老工作开展情况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
“正”思想。组织3—5名德高望众的村民代表成立“孝心基金”理事会,定期摸排调查子女赡养照顾老人情况,并及时进行劝说教育。对说教仍不履行赡养义务的子女,由街道司法所进行民事调解、劝诫,帮助老人运用法律手段保障合法权益。推动“孝心基金”进村庄、进家庭,并组织专门力量向群众讲道理、算细帐、教方法、细指导,进一步提升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思想认识,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和监督的良好氛围。
“树”榜样。对捐资1万元以上的企业授予“爱心企业”称号;对捐资2千元以上的个人授予“爱心使者”称号。结合善行义举“四德榜”,开展“十佳孝悌之星”和“十佳孝悌家庭”等评选活动,对孝心养老工作中的先进事迹、感人故事,及时宣传报道,培树正面典型,对敬老爱老、和谐家庭先进典型等公开表彰宣传,营造“争孝比顺”的良好氛围。(马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