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7-3161789

通讯员QQ群:242839438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新闻热线:0537-3161789   新闻邮箱:jndzwww@163.com   QQ:948367398

当前位置:首页 > 济宁新闻

济宁市委召开常委会议 听取大气污染防治汇报

2013-12-11 08:35 作者: 来源:新华网
济宁市委召开常委会议,传达学习省委十届七次全体会议精神,听取全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汇报,研究贯彻落实《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的意见。

    9日下午,济宁市委召开常委会议,传达学习省委十届七次全体会议精神,听取全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汇报,研究贯彻落实《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的意见。
  济宁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马平昌主持会议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梅永红,市委副书记傅明先和市委常委出席会议。市政协主席赵树国,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第一副主任陈民,市人大常委会有关副主任,市政府副市长,市法院院长,市检察院检察长,市委特邀咨询,市公安局局长及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列席会议。
  会议强调,要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强大动力,深化优化思路布局,围绕打造“鲁西科学发展高地”,切实抓住用好“五大战略机遇”,通过实施系列“三年行动计划”,更大力度突破重点领域,确保与全省同步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进一步增强转型发展的自觉性和紧迫感,以国家和省支持济宁转型为契机,以惠普基地项目为牵动,提速转型全力攻坚,打好转方式调结构攻坚战,走好“依靠资源起步、凭借转型跨越”的路子。要紧紧扭住增加农民收入这个中心任务、健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这个基本保障、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这个治本之策,统筹城乡强化“三农”,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全面提升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充分发挥独特优势,加快建设文化强市,着力打造首善之区。要持续深入改进作风,围绕提高思想政治能力、动员组织能力、驾驭复杂矛盾能力这“三个能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搞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解决“四风”问题上不断取得新成效。
  会议听取了全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情况汇报,对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会议指出,当前,济宁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任务十分艰巨。要坚持远近结合、标本兼治的原则治理大气污染,既要积极采取措施应对当前雾霾天气,尽最大努力维护群众呼吸安全和交通安全;又要立足长远,打好转方式调结构这场攻坚战,从根本上解决大气污染问题。要按照“三个体系”建设的要求抓好责任细化分解,建立目标责任制,完善联防联控机制,加大督查力度。要抓紧研究制定缓解当前雾霾天气的应急措施,加大施工工地洒水降尘和道路保洁频次,严格控制渣土车上路数量和时段,督促排污单位控制污染,倡导市民尽量乘坐公交出行,引导群众正确应对雾霾天气。要加大环境执法监督和城市管理力度,对各种恶意违法违规行为严肃问责。要强力推进“五城同创”和生态济宁建设,将目标任务一项一项落实到重点部门、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要加快推进清洁能源应用和集中供热,大力搞好煤烟、工业废气、城市道路扬尘、机动车尾气集中治理。要加快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全面提升发展质量,扎实推进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和生态市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会议传达了《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及《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
    会议指出,中央出台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建章立制的重要成果,是一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综合性、基础性党内法规,是党政机关做好节约工作、防止浪费行为的总依据和总遵循;《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 对规范党政机关国内接待管理、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等作出了具体规定,这对于推进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从源头上狠刹奢侈浪费之风,具有重要意义。全市各级领导干部要从关系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高度,从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兴衰成败的高度,充分认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切实把贯彻执行条例、规定摆在突出位置,以优良的作风为济宁全面深化改革、打造鲁西科学发展高地营造风清气正、心齐劲足的良好环境。要强力推进条例、规定的学习贯彻,抓紧研究制定济宁市的实施细则和配套措施,构筑起立体式、全方位的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制度体系。要切实加强对贯彻落实条例、规定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工作体制机制,确保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作落到实处。广大党员干部要切实强化艰苦奋斗意识,各级党政机关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当好表率,带头严格执行条例、规定。要加大宣传力度,深入报道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好做法好经验,努力营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良好社会风尚。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李邦田)

来源:http://www.sd.xinhuanet.com/sd/jin/2013-12/10/c_118492298.htm

初审编辑:李龙   责任编辑:高杨

手机快拍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分享此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 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 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 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