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圣城网讯(记者 满广宇)收益高、风险低、品种丰富的银行理财产品素来是金融投资者的最爱。不过今年以来,多轮降准、降息导致市场利率下行,银行理财的平均收益率也是应声而落。近日,记者走访城区各金融机构了解到,大部分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已跌至4%至5%之间,而高收益的民间理财产品则是收益高、陷阱多,稳增、保收已成为投资者的首选。在目前降息通道下,投资者应摆正心态,认真鉴别,不要被高收益蒙蔽了双眼。
仅190款产品的预期收益率超过5%
近日,记者从城区多家银行了解到,大部分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已跌至4%至5%之间,高收益理财与普通产品的收益分界线也早已由过去的6%降为5%。“去年,市场上6%以上的理财产品还很常见,但今年央行接连降息,理财产品的收益一路下滑,现在5%以上的就已经算是高收益了。”红星西路某银行理财师说道,该行今年发行的某款理财产品投资期限50天,认购起点5万元,预期年化收益率5%,这在目前的银行理财市场上算是收益比较高的产品了。
记者随后在银率网数据库看到,11月份共有1300余款人民币非结构性产品发售,平均预期收益为4.4%。从平均预期收益来看,上月银行理财的平均预期收益小幅下跌0.02个百分点,跌势减缓。从银行类型来看,股份制银行的平均预期收益率小幅反弹,国有银行和城商行继续下跌。从收益区间来看,仅有190款产品的预期收益率超过5%。
银行业内人士表示,基于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利率持续下行等多种因素影响,银行理财产品已进入低收益区间,而未来这一情况或将持续,建议投资期限相对较长的理财产品,锁定一段时期的收益率水平。
投资者更倾向于购买中短期产品
虽然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不景气,但记者发现,还是有不少“抢购者”。“现在把钱放在银行要贬值,买房又不够,买股票还赔,民间借贷有可能有去无回。”市民张女士告诉记者,之前,她也曾把钱投到其他投资领域,但比来比去,还是觉得买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更有保障。
“虽然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不如以前,但目前股市深幅震荡,存款利率偏低,相比较之下,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仍然相对较高,而且稳健优势是显而易见的。现在大家都知道锁定高收益,收益稍高一点儿的产品很快就卖光。”红星路某银行理财说,目前可投资的渠道相对比较匮乏,之前很多人退出股市,银行理财成为这部分人的避险选择。而整个市场上固定收益类的产品比以前少很多,大家都在寻找投资渠道。因此,银行理财收益率就算再下滑,看到合适的产品,市民仍会大量购买。
目前比较受投资者欢迎的银行理财产品主要有两类,一是中小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尤其是部分城商行的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表现抢眼,因此受到市场青睐。另一类则是中短期理财产品,虽然长期理财产品收益更高,但流动性太差,不能提前赎回或转让,因此投资者更倾向于购买中短期产品。
投资者要摆正心态,警惕高息理财陷阱
除了银行理财,记者在网上发现进入今年10月以来,包括余额宝、招财宝、娱乐宝、理财通等互联网理财产品收益也相应出现了下滑。“从大环境看,所有投资品收益都在走低。在这种情况下,只能建议投资者选适合自己的产品。”火炬路某银行理财师说。“月息30%,1万元一年变20万元,这种类似的理财产品的宣传口号肯定是虚假的。”市银监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金融机构固定收益类的产品收益率越来越低,给了民间版高息产品“乘虚而入”的机会。对于这种虚假口号,市民一定要理性看待。目前各银行的资金面比较宽松,存贷款利率创了新低,在这种背景下,固定收益的产品依然想享受高息是不现实的。但是银行理财风险系数较低,对于普通市民来说,风险的控制是第一位的,毕竟投资的第一要务是保证本金的安全,这比获得高收益更为重要。
此外,在当前的市场背景下,投资者必须摆正心态:高投资回报率甚至暴利的时代或将一去不复返,更不要被一些民间的宣称高回报的理财产品蒙蔽了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