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7-2372789

通讯员QQ群:124771586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新闻热线:0537-2372789   新闻邮箱:jndzwww@163.com   QQ:124771586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中国文学如何屹立于世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

2015-11-23 15:25 作者:饶翔 来源:光明日报
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首届中国文学博鳌论坛日前在海南琼海举行。评论家南帆认为当前中国作家面临的挑战是能否将话题从“中国如何走向世界文学”转换为“世界如何走向中国文学”,这样的时代挑战要求中国文学保持自己的主体性,需要关注中国经验,给予符合文学规律的表现。

  原标题:中国文学如何屹立于世界文学之林

  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首届中国文学博鳌论坛日前在海南琼海举行。本次论坛主题为“世界文学视野中的中国文学与中国精神”。60余位与会者一半是学者和批评家,一半是活跃的中青年作家。用中国作协主席铁凝的话说,推动作家和评论家的“围炉夜话”,形成创作和批评的良性互动,这是此次论坛举办的根本目的。“交流对话能让作家和评论家回到中国思想的前沿,共同推进文学观念的更新。”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说。

  思考和表达中国经验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文学如何立足本土,认识中国和表达中国?与会者认为,中国的社会变革、人们寻梦追梦的奋斗过程,正在成为作家们关注和描写的主要对象。创作与评论不能脱离中国国情,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

  作家邓一光以自己居住的深圳为例,谈到居住地对写作者的意义。“深圳最初只有很少的原住民,改革开放之后,外来人口大量涌入。置身于其中写作,有一种‘陌生化’的效果,为此我对这座城市的历史和现实做了大量的调研。”邓一光认为,深圳有其特殊性,但它只是巨变中的中国的一个缩影,作家们需要重新思考个人经验与中国经验。

  作家东西谈道,中国几十年经历了西方几百年的变化,这对于作家来说是一座富矿,但现在不少人是在富矿上进行贫瘠的写作,只相信技巧拯救文学,而对现实保持沉默。“我们需要直面现实的写作,需要像托尔斯泰、福楼拜、海明威那样,在新闻背后挖掘文学创作的素材。”东西说。

  评论家何向阳谈道,改革开放为作家提供了丰富的中国经验。这种丰富的中国经验不仅要求当代作家作出判断并通过艺术的形式加以呈现,同时也急需当代评论家做出深入的思考和梳理总结加以学术的表达。

  保持中国文学的主体性

  在全球化背景下,在世界文学格局中,中国文学如何保持自己的主体性,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与会者谈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在经济、政治和文化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我们更要自觉树立文学创作的本土意识,把中国文学的根深深扎进中华文化的丰沃土壤之中。

  评论家南帆认为当前中国作家面临的挑战是能否将话题从“中国如何走向世界文学”转换为“世界如何走向中国文学”,这样的时代挑战要求中国文学保持自己的主体性,需要关注中国经验,给予符合文学规律的表现。

  青年作家张楚关注的问题是,在把中国故事讲好的同时如何保持自己的语言风格。“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身边最普通的人是真实的,如何艺术地、技术地去表达,不能满足于生活的表现,而应该激发独特的审美活力,继承和扬弃本土文学传统。”

  诗人欧阳江河认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问题,对于诗人来说既是“怎么写”的问题,又是“怎么活”的问题:“‘怎么写’与‘怎么活’交织在一起,作家与诗人只有从生命的处境出发,才能做出原创性的探索。”

  弘扬中华美学精神

  文学创作如何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如何回应和激活传统资源?与会者普遍认为,中华美学讲求托物言志、寓理于情,讲求言简意赅、凝练节制,讲求形神兼备、意境深远,强调知、情、意、行相统一。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续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是中国当代文学创作者神圣的文化责任。

  作家彭程认为,要有效地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首先需要准确认识什么是中华美学精神的核心内涵,“讴歌真善美,斥责假恶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一道源远流长的精神血脉,同样也是中华美学精神的最为坚实的构成”。彭程认为,对中华美学精神的传承和弘扬,应当成为多样化的当代文学创作中的一个重要方向。

  评论家梁鸿鹰谈道,弘扬中国精神说到底是要凸显中国气质、中国价值,让诸如“乡愁”“思无邪”“各美其美”等凝聚于民族血脉之中的具体可感的文化品格得到传承光大,中国文学对中国梦的表达和中国精神的张扬,只有深入到中国人的灵魂深处才能做到,只有尊重文学规律才能获得生命,这需要作家们共同努力,需要立足现实融汇传统的再造。

  “我们很多青年作家只知有西方文学,不知有中国文学。”青年作家阿乙说:“作为中国文学的‘接班人’,我们需要开掘古代的宝藏,重新学习中文之美。”

  (本报记者 饶翔)

初审编辑:王振   责任编辑:史欣欣

手机快拍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分享此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 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 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 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