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慧
在山东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全国大局多做贡献的关键时期,省内经济大市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
运河,是济宁文明的标识,也成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牵引。11月5日,凤凰网山东跟随“通江达海 运‘济’天下”网络集中宣传活动暨2024年全国网络媒体济宁行,近距离了解“运河之都”如何“再塑繁华”的奋斗故事。
不沿江、不靠海的济宁,依托京杭运河“黄金水道”,上联晋陕蒙能源基地,下联长三角、珠三角等的物流大通道,如今每年可通行各类船舶上万艘,货物吞吐量正加速奔向亿吨,成为内河航运的“绝对主力”。
随着济宁主动融入和服务交通强国、航运强国等国家重大战略,紧抓内河航运黄金水道优势,推进“航道网、港口网、物流网、产业网”四网合一,全力构建港产城融合发展新格局,历史悠久的济宁,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中,从文化自信迈向产业自信、发展自信——
一条运河,提振了济宁跨越发展的信心,增强了争先进位的后劲。
“黄金水道”再塑繁华
霜降过后秋色尽,草木摇落露凝霜,济宁港航龙拱港仍是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自动化轨道吊升降腾挪装卸集装箱,无人集卡满载集装箱来回穿梭在港口和堆场之间,货船、进港的火车和无人驾驶汽车往来不断。
处于“瓦日铁路-新兖铁路-长江-京杭运河”三横一纵的丰字型物流通道的中心点位置,龙拱港具备建设公铁水多式联运的天然地理条件。
济宁在这里,整体规划建设18个2000吨级泊位,2023年9月底已高标准建成10个泊位,可具备年吞吐量集装箱80万TEU,件杂货100万吨的能力。
在此前的9月9日,随着中欧班列驶入龙拱港铁路专用线集装箱装卸作业区,标志着龙拱港铁路专用线开通运行,龙拱港公铁水多式联运正式启动。
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催生了济宁数百年的繁荣,并将济宁的商业文明推向巅峰,“百物聚处,客商往来,南北通衢,不分昼夜”。
当辉煌与高光成为过往。新时代,这条千年之河将如何“再塑繁华”?
济宁用行动给出了答案——保护、利用、开发,要让这条“黄金水道”再现昔日荣光。
例如,济宁依托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运河重要组成部分的河道总督署遗址,建设集保护、展示、研究、休闲、旅游于一体的河道总督署遗址公园;再比如,在古运河沿岸,济宁通过对“一河两岸、三街六巷、四馆五点”的精心布局和建设,把“运河记忆”文化街区打造成展现“济宁运河之都”的文化会客厅。
特别是,近年来,济宁聚力持续优化顶层设计,持续放大“黄金水道”优势,全力打造全国一流内河航运体系,“一体化”港航建设布局不断完善,努力建设成为中国北方内河航运中心。
数据便是最好的行动说明——2020年5月,济宁港航发展集团挂牌成立,拉开了济宁港航产业大发展的序幕。2021年前三季度,济宁港成为山东吞吐量最大的内河航运港,超越省内多个海港。
其后,济宁港货物吞吐量连年攀升,已由2022年的全省港口第5位升至第4位、三年稳居内河港口第1位,持续高于省内的潍坊、威海等沿海港口,并超越徐州等省外港口,港航经济保持稳步快速发展。
2024年前三季度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7417.2万吨,同比增长43.3%;集装箱吞吐量29.83万标箱,同比增长105.7%,均提前超额完成任务。
以龙拱港为代表,内河航运的探索实践,给济宁发展带来新机遇。
“内河航运是济宁经济发展的突出优势”,正式履新济宁市委书记不足2天,温金荣就奔赴龙拱港调研现代港航物流产业工作,提到要加力提速内河航运和多式联运发展,尽快实现“亿吨大港、百万标箱”目标。
事实上,对于运河的开发利用,济宁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按照“以港聚产、以产兴城、以港聚产、以产兴城”的发展理念,济宁大力推进重要港口建设、航道升级改造、公铁水联运发展,全力打造大运河上“黄金坐标”,推动济宁港由装卸港向贸易港、物流港转型,构建“港贸船产建融”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如今,随着龙拱港公铁水多式联运启动、大运河“济苏绿色穿巴”实现首航,梁山煤钢物流园区、邹城新能源船舶制造基地等6个临港百亿园区已进入规划建设,千年运河“再塑繁华”的步伐势必进一步加快。
完善流通“济宁实践”
全面跨入全省第一方阵、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市,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没有捷径,唯有实干。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流通体制建设成果丰硕,国家骨干流通网络日益健全,流通领域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步伐加快,商品和要素流通制度环境进一步完善。
历史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济宁因运河而兴,因运河而兴,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商贸城市,史籍称济宁为“南控江淮,北接京畿”。
当前,借助内河航运的发展,京杭运河这条“黄金水道”进一步完善了济宁的商品和要素流通,为畅通国内统一大市场、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贡献了济宁力量。
粮食是每个人生活的必需物,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作为山东经济大市、农业大市,济宁助力山东建设高水平“齐鲁粮仓”,从守好“大国粮仓”做起。
“粮堆内布设了200多个测温探头,可以感知粮温变化”,作为山东省重点项目,济宁江北现代粮食物流园承担着国家“科技储粮”的重任。
该园对库区全面实施智能化管理,推行仓房24小时温度监测、“内环流+智能通风”控温、仓房薄膜密闭隔热改造等绿色储粮技术,减少因温度变化而导致的粮食品质劣变带来的损耗,储备粮科技储粮覆盖率100%,粮食宜存率达到100%,综合损耗率全面控制在1%以内。
“守好”才能“走好”。在做好科学储粮的同时,江北现代粮食物流园借助区位优势积极融入“北粮南运”大通道,构建全产业链粮食产业体系,推动形成“大粮食”“大产业”“大流通”“大市场”的新发展格局。
“黄金水道”的价值不只是商品流通。得益于近年来数字强市建设,济宁内河航运为区域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典型成果即济宁能源融汇物产在今年初整合“港贸船产建融”优质资源,打造集大宗商品交易、综合物流承运、港口生产作业、供应链金融于一体的一体化产业互联网平台——“融汇数易”平台。
该平台可为客户24小时免费开放,客户通过APP一键下单,即可在线上实现买货卖货、找车找船,让数据多“跑路”,客户“零”跑腿,“喝着茶,做贸易”成为现实。
目前,融汇数易平台已经在济宁能源集团贸易、物流和港口企业全面上线,实现港口周度吞吐量达到100万吨,周度发运量160万吨,汇聚船舶资源4200多艘。
“从漕运兴盛,到复兴运河”,正如济宁能源发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广宇所述,“历史上的济宁并不是一座与生俱来的资源型城市,而是一座因运河而兴的商贸城市,如果我们依托大运河发展港航物流,就是要通过‘强港航、畅物流、兴产业’,发展亿吨大港口,发展亿吨大物流,打造千亿大产业,最终的落脚地,还是千亿大产业”。
“产业自信”行稳致远
由河而兴,向河而行。一条河,加码了济宁发展的深度,让这座城市在高质量的航道中奋力起航。
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当前,济宁正加快培育现代航运综合服务体系,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
8月22日,随着滑道慢慢地推送,京杭运河首批新能源智能商品船在山东新能船业有限公司顺利下水,正式开启了内河新能源船舶批量化生产的序幕。
发展港航产业,离不开核心“动力”——行驶在运河上的船。
济宁位于京杭运河通航的最北端,内河常年运行船舶达1万多艘。但是传统的内河船舶大都以柴油为燃料,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为推进船舶制造业向绿色智能化转型,济宁加快布局“气化运河”“电化运河”的新赛道,在邹城白马河畔建设数字化车间、智能化工厂,将其打造成全国首个集研发设计、智能制造于一体的内河新能源船舶示范基地。
随着新能源智能商品船下水,济宁内河航运的发展也将进入更绿色、更智能的阶段。
跳出内河航运看济宁,从港口贸易到新能源船舶制造再到后续的港产城融合,内河航运的持续突破,形成了一批竞争力强、辐射带动作用大的产业集群,为济宁“制造强市”、新质生产力等高质量发展做出了贡献。
作为内陆城市,特别是在省内城市加速赶超的当下,济宁如何争先进位,“争一流”?考验着济宁决策者的智慧和胆识。
历史悠久的济宁,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中,从文化自信迈向产业自信、发展自信——济宁结合自身实际,将制造强市列为“首位战略”,发力工业经济头号工程,强力推动新型工业化建设,努力推进资源型城市新型工业化的济宁实践。
于是,外界看到,济宁相继实施新一轮工业技改三年行动、健全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体系、创新实行驻企服务专员机制、深入推进数实融合等行动,建立了攀登目标、实施项目、创新创优、企业上市、共链协作和问题诉求“六个清单”推进机制,在制造强市上不断发力。
如今,济宁制造强市积厚成势,高端装备、高端化工等产业优势产业不断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能源产业等新兴产业强力突破,并超前布局未来健康、未来材料等未来产业,全面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新局面。
制造强市战略的稳步向前,让济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掌握了有利条件,在推动相关产业、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时更加从容,这才有后面“重塑荣光”的高光时刻。
可以这样理解,在做大做强制造业思路的推动下,济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得到培养,竞争优势得到进一步锻造,这为济宁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时因为这些产业突破,让济宁在内河航运绿色、智慧发展领域走在前列,内河航运的突破又助力济宁有更广阔的发展未来。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
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发展态势,干劲十足的济宁,并没有坐等政策红利,而是耐下性子主动转型,全心全意谋发展,大运河济宁段变得“美起来”“活起来”便是最直接的说明。
如今,在济宁各个港口,一艘艘绿色新能源船舶沿河而下,满载的集装箱货船络绎不绝,智慧化港口不断释放出新的活力,运河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精神纽带,也成为中华文明的传承之河、生机勃勃的生态之河、造福人民的幸福之河。
(作者:凤凰网山东 刘培省 图片来源:济宁市委网信办、济宁能源发展集团)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慧
11月6日,济宁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发布通告,根据客流通行规律,11月7日起,济宁公交集团将优化调整521路、523路、526路、527路的运营班次。[详细]
强港航、畅物流、兴产业。近年来,“运河之都”济宁正持续释放“黄金水道”的航运红利,充分发挥内河航运优势,全力建设港航物流新高地。[详细]
11月5日,济宁市农业农村局发布济宁蔬菜批发市场价格一览表。[详细]
“通江达海 运‘济’天下”网络集中宣传活动暨2024年全国网络媒体济宁行于11月5日至11月7日举办。11月5日下午,全国各地主流网络媒体记者走进运河记忆历史文化街。[详细]
全市各中小学积极组织广大教师参加创课、晒课、赛课,通过个人申报、学校审核、县级推荐、市级专家评审,共评选出市级“优课”课例293个。[详细]
11月4日,济宁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将10月份已完成首次登记的新增楼盘项目公示如下,相关业主可携带相关手续办理不动产权证书,详情请咨询各项目开发企业。[详细]